謝付亮:急需向福建茶人學習三種精神

謝付亮:急需向福建茶人學習三種精神


謝付亮:急需向福建茶人學習三種精神

福建茶,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一定有著深層次原因。

十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尤其是思考福建茶人的獨特精神。

這幾年印象最深的觸發點是2018年年初,一位身在新疆阿克蘇的90後福建茶人,不遠萬里來到工作室參加《國學智慧與茶葉品牌營銷實戰》諮詢式培訓。

我被他的學習精神感動,後來又有一位阿克蘇茶人來學習,更讓我看到茶葉界90後茶人的學習精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茶產業的衝擊,福建茶人的三種精神值得弘揚,更值得茶商學習。

第一,先舍後得,更包容。

大家不要誤會,並非其它地方的茶人不懂得先舍後得,而是鑑於我的實際接觸,福建茶人更懂得先舍後得。

例如,我做過粗略的統計,全國市場調研過程中,我會先告知老闆我在走市場,瞭解瞭解茶葉銷售的終端實情,這個時候,福建茶人更願意招呼我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而不計較我走市場的目的。

其它地方的茶商,在這一點上比不上福建茶商。也許是碰巧了,但我覺得這不是偶然。若有錯誤,還請大家海涵。

第二,喝茶就是一種生活。

每次去福建,都能感覺到濃濃的喝茶氛圍,幾乎是家家戶戶有茶具,坐下來就喝茶,邊喝邊聊,不知不覺就沉浸在茶香之中。

你要問泡茶姿勢多優美,我還真沒什麼印象,反正就是很自然,不問姿勢,不問茶具哪裡產的,倒是他們用沸水把茶具反覆燙洗,叫人很放心。

可以說,福建茶葉的大市場,是一杯杯泡出來的,是地地道道的“功夫茶”!


謝付亮:急需向福建茶人學習三種精神


第三,敢闖敢拼,構建福建茶的“心網絡”。

走得哪裡,幾乎都能遇到賣茶的福建人。

這一點不要小看。

其一,至少可以看出他們是真的重視茶,把茶葉當作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

他們必須把茶葉賣好,自然就要思考很多。這是在實幹中思考的,和養尊處優的思考,完全不是一回事。

生意做不好,就沒飯吃,自然就會想方設法去做好,我們可以細細體會。

其二,遍地福建人,就是遍地的茶葉銷售渠道,聯起網來,這個比電腦、手機裡的網絡更實在,也更有凝聚力。

我們現在看到很多虛擬鏈接的網絡快速發展,但往往會忽略心與心的鏈接。

我說過,心在哪裡,渠道就在哪裡,沒有心與心的鏈接,渠道不可能真正鏈接起來,尤其是企業發展或產業發展的初期。

發展到一定程度,都能看到“錢好掙”了,這個時候用錢就能鏈接渠道了,但做任何事都有初創時候、興旺時候和衰敗時候,畢竟花無白日紅。

眼下疫情衝擊著茶產業,除了錢,還是要談談感情的。

所以,我認為茶商要在大家一起掙錢的同時,不能眼裡只有錢,要盡力建立情感上的鏈接,這樣,大家更容易一起渡過難關。

如何建立情感?

自然不是靠喝喝酒就能解決的,而是靠真誠,尤其是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上,日積月累,就是不折不扣的大事,就能輕輕鬆鬆地看出一個人。

一點粗淺思考,希望大家多學習福建茶人的優點,至於缺點,自然要竭力避免。

福建茶人自己呢,那就強化自己的優點吧!

堅持下去,一定能贏!

祝福大家走出困境!

祝福大家平安!(資料來源:世界茶業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