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檢察院“線上”辦案力促維護公正不斷檔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3月24日訊(記者 張宸 通訊員 張海青)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採取的各類‘線上’辦案方式,既提高了案件辦理效率,又切實保障了相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利津縣檢察院副檢察長蓋盛永說。

利津縣檢察院“線上”辦案力促維護公正不斷檔

  一場特殊的遠程連線庭審方式

  “現在開庭,首先宣讀法庭紀律……”2020年2月21日上午,由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東營市首例涉疫情尋釁滋事案,在利津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被告人魏永軍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當庭表示服判不上訴。

  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避免聚集性感染,這場特殊的庭審採取了遠程連線的方式。被告人在利津縣看守所遠程提訊室參加庭審,雙方“隔空”對話、示證,全體人員全程佩戴口罩,通過視頻鏡頭,完成了信息核對、權利告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們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網絡庭審模式的優勢尤其明顯。”談起這次線上庭審,公訴人張海青說,“整個庭審過程畫面清晰流暢,沒有出現卡頓或者延遲,並未因為‘隔空’進行而受到影響,達到了保障當事人生命安全的目的,做到維護公平正義不缺席,效果很不錯!”

利津縣檢察院“線上”辦案力促維護公正不斷檔

  一場特殊的認罪認罰從寬具結書籤署

  3月11日,值班律師王新忠來到利津縣檢察院陽光檢務中心,見證了一場特殊的認罪認罰從寬具結書籤署。

  “為確保你的訴訟權利,我們將全案證據以清單方式載明名稱、頁碼、證明內容向你出示,請仔細閱讀……”與以往檢察人員、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在認罪認罰協商具結室進行簽署的方式不同,本次簽署採取了視頻連線的方式。案件承辦檢察官和值班律師在陽光檢務中心通過遠程提訊系統與在押人員實時連線,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檢察官遠程操控看守所電腦打印相關文書,方便嫌疑人簽字確認;值班律師遠程對具結書籤署進行“全過程見證”,最大限度保障見證親歷性和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自願性、真實性。

  不一樣的簽署過程,為王新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檢察機關在疫情防控期間靈活辦案,既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又有效防止了因人員聚集增加感染風險,做法值得肯定。”

  利津縣檢察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智慧’辦案,破解認罪認罰從寬現場見證難題,確保該項工作不因為疫情影響而停擺。“雖然具結書籤署的方式變了,但是告知訴訟權利和相關制度規定、出示認罪認罰具結書以及證據開示清單等該有的流程一項也不能少,權益保障要切切實實地放在心上。”利津縣檢察院檢察官王磊如是說。

  線上調查的方式,通過語音收集反饋信息

  3月2日,三份《社會調查報告》送到了利津縣檢察院檢察官助理王培的桌上。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對涉案未成年人開展社會調查時,會走訪當事人的近親屬、鄰居、老師等等。”王培說,“但是疫情當前,學校沒有開學,也不宜到處走動,所以經過多方考量,我們最終選取了線上調查的方式。”

  該院委託東營市齊家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服務與研究中心,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將與3名涉案未成年人相關的人員分入3個微信群中,在群內通過語音收集反饋信息,最終形成社會調查報告,綜合可幫教性等因素,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教措施和意見。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可行範圍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用‘智慧模式’推動工作開展,確保疫情防控和司法辦案兩不誤。”利津縣檢察院副檢察長蓋盛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