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白牡丹》

唐·韋莊

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須慚傅粉郎。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暮春日長,閨中少婦起床,胭脂花黃,梳洗新妝。羅衫綺裙,著意打扮的少婦喲,可別妒忌人家啦;路上傅粉的何五郎喲,也要自慚形穢呢!可是,現在不管是這美婦人還是那美男子,碰上如此奇葩異華的白牡丹,便相形見絀,遠為遜色減姿了。

想昨晚,月色溶溶,花陰寂寂。那潔淨無瑕、天真無邪的白牡丹竟跟淡水般的素光融化為一體了。朗月輕瀉,清風微拂,入得門來,什麼都未感覺,卻獨獨發覺了瀰漫一庭的這玉質冰心的白牡丹的芬芳天香。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全詩用虛寫的手法描寫白牡丹。詩人用“新妝婦”“傅粉郎”等詞語,比喻白牡丹的潔白,第三句明寫明月,暗襯白牡丹,讓月光與牡丹的顏色融為一體,難以辨別,所以入院後只聞其香。該詩不從正面描寫白牡丹,而是用側面描寫的手法,寫白牡丹的色、香,很巧妙地利用了虛寫的手法。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精心裝扮的閨中新婦是何等美麗,路上傅粉的少年又是何等迷人,然而白牡丹的素妝淡雅使濃妝豔抹的新婦立起忌妒之心,它的天然姿容使刻意修飾的少年郎頓感慚愧。詩人連用兩個倒裝句式,以新妝婦的忌妒、傅粉郎的羞慚襯出白牡丹的絕世風采。最後兩句妙語驚人,從視覺和嗅覺兩方面完成了對白牡丹形象的完美塑造。月明如水,清澄透徹,潔白的白牡丹完全融化在月色之中,但一旦踏入庭院,飄浮在月光中的花香便會告訴人們:花兒正在承露開放!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該詩寫白牡丹,終篇不見“白”字,然非白牡丹莫敢當。詩人這種造化之筆,達到了詩家所追求的“清空一氣,攪之不碎,揮之不開”的境界。

  紅牡丹自有它的妖豔,白牡丹呢?純潔、清麗、無瑕,在詩人的眼裡,白牡丹雖不夠鮮豔,但也有它的韻味所在。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除了寫花白之天下無雙,詩人還寫了花香之濃郁:夜色如水,萬籟俱寂,此時只有白牡丹的花香悄悄地瀰漫開來,花兒香了,樹木香了,庭院香了,房屋香了,人也香了,心兒醉了。如果說,熱烈的紅牡丹屬於熱鬧的白天的話,那麼,嫻靜的白牡丹則屬於沉寂的夜晚,屬於沉靜的愛花惜花之人。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韋莊是晚唐著名詩人、詞人,寫詩善用虛寫,比喻貼切,情致深婉,含蘊不盡,此詩即體現了這一特點。

《北江詩話》:白牡丹詩,以唐韋端己“入門惟覺一庭香”,及開元明公“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向月中看”為最。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韋莊簡介

韋莊(約836年—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早年屢試不第,直到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時方考取進士,任校書郎。李詢為兩川宣瑜和協使時,召韋莊為判官,奉使入蜀,歸朝後升任左補闕。天覆元年(901年),韋莊入蜀為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韋莊勸王建稱帝,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舉薦張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諡“文靖”。宋代張唐英撰《蜀檮杌》曾高度評價:“不恃權,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遊享樂生活及離情別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後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