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符構築愛的長城

老一輩音樂家孫慎曾說過: “音樂是我們戰鬥的武器。 ”庚子年的開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都放慢了腳步,對“生”與“活”有了更多思考。在全民戰“疫”的過程中,國內外音樂創作者以“音”戰“疫” ,共克時艱。

樂為心之聲。 “新冠”疫情發生後,專業音樂家協會、音樂出版機構、廣播電視臺、新媒體平臺等紛紛發聲。中國音樂家協會率先推出“全國優秀戰‘疫’公益歌曲展播系列” ,用愛發聲致敬醫務人員。由華語音樂家協會等共同發起的“以愛的名義——我們攜手抗疫”音樂作品徵集活動,攜手全國170家廣播電臺及各大網絡音頻平臺聯播“抗疫公益”音頻節目,為中國加油鼓勁。中國唱片集團聯合中國網等,集結來自19個國家的50位“國樂復興計劃”全球合作音樂人共同翻唱公益歌曲,並推出抗疫優秀歌曲系列全媒體公益出版專題項目。人民音樂出版社與廣州市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共建“方艙之聲” ,徵集以謳歌抗疫一線感人事蹟為主題的原創音樂作品,並在“方艙之聲”網絡平臺專題推出系列音樂助力抗疫前線,以溫暖人心的歌聲匯聚戰勝疫情的正能量。河南音樂廣播、重慶音樂廣播、福建音樂廣播、山西音樂廣播、新疆音樂廣播等全國十家廣播電臺聯合策劃全國首張抗擊疫情公益歌曲電子專輯,用音符構築抗疫長城。

通過微信朋友圈,筆者也時常關注到諸多音樂界人士積極投身創作公益歌曲的熱情。如作曲家舒楠提前結束休假回國並創作了《堅信愛會贏》 ,聲援戰鬥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作曲家付林自費租場地錄製合唱《祈福》 ,完成醞釀已久的心之所願,希望能夠在疫情期間安慰每一個心靈;作曲家葉小鋼聯手多位音樂家,創作了歌曲《大愛蒼生》 ,以此獻給醫務人員、解放軍、志願者等所有在一線努力抗疫的人們……

除了名家創作,校園師生音樂公益歌曲創作亦是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國教育電視臺依託由中宣部文藝局、教育部思政司指導的“全國校園歌曲創作推廣活動” ,面向全國大中小學校和社會熱心人士發起“抗擊疫情,眾志成城,為中國加油! ”主題公益歌曲MV徵集活動,得到大中小學校師生員工和社會熱心人士的積極響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各地中學生積極參與了多首公益歌曲的編排與錄製,如廈門六中合唱團推出的“雲合唱”歌曲《微光》 ,如餘音繞樑,溫暖人心。各地高校也相繼推出原創歌曲,如北京大學的學生原創歌曲《春天不會太遠》 ,中國傳媒大學的師生原創歌曲《傳媒人,用自己的方式參戰》 《沁園春·戰“疫” 》 ,浙江傳媒學院的原創歌曲《戰疫》 ,南京師範大學的原創歌曲《天使》等,用歌聲講述萬眾一心戰勝疫情的信心,禮讚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的醫務人員和各行各業抗疫工作者。

作為高校教師,筆者時常能聽到同行新創作的抗疫歌曲,也時常被那些在抗疫第一線的工作者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深深感動,於是也有了參與創作的迫切想法。在經過初步構思,並與作詞、編曲、演唱者進行高效溝通之後,我們很快達成一致的想法:歌詞創作採用《沁園春》詞牌,表達萬眾一心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歌曲旋律創作運用中國傳統作曲“魚咬尾”的手法,旋律層層遞進抒情達意。歌曲演唱者因為身處寧夏,於是選擇在當地進行錄製。在得知我們的創作初衷後,當地錄音棚免費提供歌曲錄製場地,並協助“雲”傳輸。創作完成的歌曲《沁園春·戰“疫” 》以古風之美抒心聲,在中國傳媒大學官網首發,受到好評。作為歌曲創作者,筆者切身感受到高校師生樂由心生的創作熱情,以及大家同心勠力、渡過難關的信心。

在各個時代,在不同時期,音樂總是能夠凝聚群眾力量,用音符溫暖人們的心靈。此次國內外音樂界愛國人士投身創作公益歌曲的熱情,不僅是歌詩合為事而作,還有發自內心的關懷與情感表達。當前疫情尚未結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以音戰“疫” ,音樂人繼續在行動。

(作者李小瑩系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系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