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歷史有其偶然性,可是在不同時期,歷史重現了其相似性。清朝末年,形成了軍閥割據,和唐朝末年節度使權傾一方非常相似。形成清朝末年亂局的因素非常多,有人口增長,西方文化的衝擊,還有軍制上留下的隱患。綠營兵,曾經作為清廷的主力部隊,在清朝的前中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隨著綠營的衰落,卻讓地方督撫逐漸崛起,成為清朝的掘墓人。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綠營兵由來

綠營兵,是清朝正規軍八旗之外的一個兵種,清軍入關之時,包括滿八旗、蒙古八旗還有漢八旗,但是總兵力不及18萬,再扣除掉留守東北的部分兵力,入關的數量更是要打上折扣。當時南民政權以及李自成的殘部,還有各地方的武裝力量等,都需要足夠的兵力去解決。清朝於是收編了投降的明朝部隊,用綠色的旗幟作為他們的標誌,這也是綠營兵的由來。

在清軍征服全國的過程中,八旗起初還是絕對的主力,但是由於他們人數過少,而且面對南方複雜地形,八旗軍時常分身乏術。針對這種情況,皇太極制定出了“得一省必鎮定一省”的策略,也就是說攻下一個省,就有一部分部隊鎮守此處。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當然這種差事不可能讓八旗去做,於是在此過程中有80多萬明軍被編入了綠營,是當時明朝總兵力的2/3,全國18個省建立了54個綠營的鎮。當然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鎮的數量也不一樣,比如廣東當時就設立了8個鎮。

在清朝,八旗有著居功至偉的作用。在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西北經常打仗,主要是和準噶爾部落以及他們支持者作戰。歷史上允禵、延信、年羹堯、嶽鍾琪,允禵和年羹堯等,都曾經在此建功立業。西北的戰事當中,綠營兵力超過10萬人,而八旗不到1萬,所以戰事結束之後,清廷也非常忌憚,一直打壓10萬陝甘綠營兵。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有如雞肋的綠營

裁減綠營兵的問題在各朝都被提及,在到了道光、咸豐、同治還有光緒年間,綠營兵屢遭裁減。1901年1月29日,西太后在西安頒佈了預約變法,要求各督撫等提出興國的意見,當時影響力最大的是湖廣總督張之洞,還有兩江的劉坤,他們在《江楚會奏三折》當提出了裁減綠營兵的建議。

他們認為從嘉慶朝開始,綠營兵已經失去了當初的意義,每年高達1000多萬兩的白銀,已經成為清廷的巨大負擔。當時嘉慶朝爆發了白蓮教起義,起義軍集中在陝西、四川、湖北三省,這三個省份,佔全國綠營兵力的20%,湖廣重鎮才有7%的兵力。但是如此多的綠營兵,卻沒有任何的戰鬥力,還需要從其他地方調兵。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在綠營兵不堪用的時候,為了對付白蓮教,於是各地招募了鄉勇。鄉勇和綠營的差別在哪兒呢?

首先鄉勇的兵餉比較低,很多人是義務兵,他們在家鄉附近作戰,要保護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所以即使清廷不撥款,他們依然會戰鬥。其次綠營兵是清廷的兵力,招募一個,就需要到兵部核報兵籍檔案,還要申請補缺手續等,審批流程非常麻煩,估計仗打完了,手續還沒有得到批准。

因為鄉勇花錢少,見效快,所以各地把兵餉都挪用給了鄉勇。綠營因為得不到軍餉,戰鬥力就低,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白蓮教只是一個導火索,加劇綠營被淘汰,是一系列歷史因素促成的。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那麼清廷有沒有想過重建綠營呢?不是不想,是真的沒有錢,當時各省都出現了拖欠綠營軍餉的情況,很多省份甚至拖欠長達5年的時間。

要裁減綠營,必須妥善處理好官兵的安置問題,為此張之洞和劉坤想出了安置綠營兵的方案,對那些優秀的將領,讓他們繼續被錄用;對那些年事已高,不堪任用的,可以讓他們照舊領一些俸祿,獎賞一些榮譽,讓他們“開缺”。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有些省份於是乘此機會,把那些打散的,或者經常開小差的綠營,不再編入編制內,而那些養傷後想回來的,也拒不接收。這種辦法要比張之洞、劉坤提出的建議更加容易實施,“開缺”所涉及的費用巨大,地方上是如何也拿不出的任何補償金的。

當時清廷在各地成立了各類巡警,巡防隊等,於是綠營很多官兵通過安置的方式,補充到這些新式兵營當中去。但是當時各地財政非常困難,需要的軍官數量有限,而且當時各地需要由學堂出身,而這些綠營兵難有合格者。有些地方上甚至直接把綠營改為巡警軍,由於擔心綠營當中很多惡習,各地改制過程中差異非常大。綠營裁減如此之艱難,他們真的是雞肋嗎?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綠營的戰鬥力

早期八旗兵主要是由騎兵組成的,他們野戰能力突出,善於攻城拔寨,可是當他們守城池的時候,就凸顯了人少的劣勢,進攻的時候可以單兵突進,可是防守的時候,就需要廣撒網。明軍擁有120萬的兵力,之所以沒有能夠打贏清軍,就是因為清軍擁有局部戰場的優勢。

隨著戰場的擴大,八旗兵進入江南地區的時候,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善於騎射的八旗,只擅長在東北平原地區野戰,但是進入西南的山區,馬爬不上山,叢林當中又無法射箭,八旗的優勢就凸顯不出來。南明很多殘部逃到山洞,甚至密林當中,北方的八旗無法適應南方的瘴氣,甚至只能放棄。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順治十六年,鄭成功攻打南京,八旗無法應對這種游擊戰的打法,之後還是依靠綠營成功打退了鄭成功,從此也讓鄭成功斷了推翻清朝的念想。在西南戰場上,綠營軍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康熙十三年,在平定三藩的岳陽之戰中,讓八旗兵去切斷吳三桂的水路糧道,可是這些八旗兵,任指揮官如何調遣,總是百般推諉,康熙只能讓綠營前去。在攻打岳陽城的時候,八旗兵也是不敢去衝鋒,康熙換了三位將軍,也沒有能夠拿下岳陽。最後摸索出一套打法,讓綠營衝鋒,八旗殿後。平定三藩的過程中,完全可以看到綠營的作用,對清廷至關重要。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入關之後,這些八旗逐漸腐化墮落,特別是順治康熙朝,綠營成了絕對的主力。這也是為什麼在攻打準噶爾部落的時候,八旗完全成了點綴。最極端的例子是,乾隆五十二年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當時清廷只派了100多人的八旗,類似於監軍的職責。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綠營為何沒落?

綠營的衰落,和清廷制度設計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對綠營產生路徑依賴,在康乾三朝,綠營數量一度達到60萬,數量是八旗的3倍之多。這不得不讓清廷十分忌憚,必須在制度上限制綠營的發展。

限制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上述打散的方式,把綠營打散為鎮,每個鎮的兵力不超過2萬人,甚至部分鎮只有幾千人。讓這些分拆後的兵力,不足以形成威脅。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第二招就是職能上進行區別對待,比如京師重地,只能由八旗來防守,綠營只能擔任巡捕房等職責,而且人數上還有限制。而且為了弱化綠營的戰鬥屬性,讓這些綠營去做關押犯人,押送漕運,看守黃陵等工作。

甚至很多基建工程也是由這些綠營來完成,比如清理河道,維修河堤等,甚至道路的巡防等,都是由這些綠營來完成。用現在意義上來講,綠營充當了工程兵,差役,還有雜工的職責。由於缺乏長時間的訓練,看上去有60多萬的綠營,但是真正能打仗的卻沒有多少。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隨著準格爾各部落的平定,清廷採取了“天下太平以後就封起刀槍”的政策,限制綠營的武器。比如在火器的配備上,綠營壓根就沒有火器營的配置,甚至大炮都沒有。而且清廷限制也非常嚴格,這些火槍、大炮鎖在倉庫當中,實彈演習的機會非常少。

上一篇 中詳細介紹了,在明清時期就引入了西方的火炮技術,可是鴉片戰爭時期,我們的火炮技術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倒退了。

當時給這些綠營兵配備的是鳥槍,這種在戰場上只能用來嚇唬戰馬的火槍,點著之後會發生巨響,還有冒出的火光,確實能夠驚嚇到動物,但是這種射程不及50米的鳥槍,殺傷力甚至不如弓箭。因此在綠營當中大家還是習慣用藤牌、弓箭、長矛等冷兵器。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在晉升機制上,清廷也傾向於八旗,當時清廷規定,綠營的軍官不允許從鳥槍兵種篩選,也不給他們漲工資,通過這種方式限制綠營的發展。

所以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完全沒有戰鬥力,整個軍中充斥著吃空餉的老兵,那麼地方上為何不裁了這些綠營兵呢?很簡單,保留著空架子,應付朝廷,偷偷把綠營的費用,挪用到鄉勇的建設上。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所以看上去毫無用處的綠營,成為地方上的吃糧餉的由頭。在早期,綠營的兵權歸清廷,無論糧草、軍餉、管理上,都掌握在清廷的手中,即使每個綠營兵的檔案都掌握在兵部的手中,任何將領調任之後,這些綠營兵是不能隨意調離的。

可是到了清朝末年,這些鄉勇成了個人的武裝力量,兵隨將走,這些士兵只對自己將領負責。這樣就形成了湘軍、淮軍等地方上的總督、巡撫專政的局面。這種“督撫專政”對晚清影響非常大,這些是軍閥誕生的前奏。


為清朝做出突出貢獻的綠營,為何最終成了“雞肋”


結束語

清朝早年由於八旗兵力的限制,還有對南方地形作戰的不熟悉,逐漸培養了綠營。乾隆後期,隨著戰事的減少,這些綠營兵逐漸淪為工程兵,喪失了作戰的能力。同時清政府為了限制綠營,出臺了很多不利於綠營發展的政策,比如兵力部署、裝備、晉升、薪水等都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可是經過白蓮教和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發現綠營已經失去了當年的戰鬥力,逐漸成為地方吃空餉,養活地方鄉勇的工具。也由於地方兵力的真空,讓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鄉勇逐漸崛起,成為地方上的“督撫專政”,和唐朝末年一樣,這些政治新貴,成為清朝末年的“節度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