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綠皮書》拿下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76屆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電影、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三項大獎。


這是我心中少有的值得二刷三刷的電影,豆瓣打出8.9的高分。影片講的是黑人和白人的種族隔閡,對這種具有年代感的劇不是很感幸福。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看了之後很慶幸沒有錯過一部好電影,年代感可以拍的這麼文藝?種族歧視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種族歧視就沒停過,希特勒對猶太人,美國白人對黑人。


這是一個很嚴肅、壓抑的話題,有很多悲傷的故事和壓迫,但電影敘述流暢,一個觸及靈魂的故事就這樣輕鬆的講完了。


該片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1962年基層白人司機"託尼",護送著名音樂人唐納德·謝爾利(Donald Shirley)去南方巡演的故事;取名綠皮書,也是因為1936年維克多·雨果·格林所出的一本幫黑人旅客安全出行的書。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Don和Tony,一個孤獨,一個喧囂,兩個不同世界的靈魂在一場旅途中發生了碰撞:一個禁慾式的孤獨天才遇到一個享樂式的俗人。


故事發生在60年代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初露端倪,肯尼迪當選總統,美國即將陷入越戰,貓王退伍,黑人音樂開始在白人中流行。


Tony是會把拜訪的黑人用過的杯子扔掉的人,一個屋簷下的兄弟把黑人叫做黑gui也覺得沒什麼的人。


Tony很缺錢,為了掙錢去參加吃熱狗比賽,一口氣吃了26個。即使他討厭黑人,但不得不向現實妥協。他一直生活在底層社會,為了生計疲於奔命,典型的吊兒郎當的白人老炮。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而風光無限的黑人音樂家Don雖然受人尊重,但他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在黑人同伴面前,穿的西裝革履的他顯得格格不入,不被同胞接受;在白人面前,感覺自己低人一等。富人付錢讓他演奏,是因為這讓他們感覺自己有文化。一旦從舞臺上走下來,對他們來說他只是一個普通的黑gui。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這樣性格迥異,處在不同階層的兩個人,踏上這場不得不共進退的旅途,從相識相知到相互瞭解。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講述故事的方式選擇了公路影片,兩人一車為衝突雙方構建了一個無法逃脫的場景,想走下去必須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必須加深瞭解,加深瞭解必然會升華兩人的情感。


從北向南從和平到險惡,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也讓兩個人逐漸走近,相互瞭解,相互影響。


Don是一位愛乾淨,有修養的音樂家,在Tony的"威逼利誘"下,在車上用他那彈鋼琴的手吃油膩的炸雞。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愛貪小便宜的Tony在Don的教育下,把偷來的石頭還回去。


神經大條的Tony在Don的指導下,學會給妻子寫浪漫的情書。


這些碰撞都是小打小鬧,增進了兩人的瞭解,但真正讓兩人理解彼此的是,Tony一路上看到Don受到的冷眼與排擠了。

作為白人的Tony知道黑人被白人歧視,但他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社會現象,從沒想過這樣的歧視會給黑人帶來多大的創傷和困擾?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就像那句話說的:"知道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明白道理的我們很難感同身受,只有切實經歷過才能真正懂得他人的痛楚。在影片中,亦是同樣。


當對歧視黑人沒什麼概念的Tony看到巡演的Don不能用公共衛生間,被要求去野地解決;白人表面尊敬他,卻給他一間狹窄侷促的儲藏室做休息室;演出前餓肚子的他被禁止進入餐廳用餐。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不是通過講道理可以實現的。Tony理解了Don的痛楚後,發自內心的幫他: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就這樣,他們迎來了最後一站巡演,這裡也是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地方。Don為了維護黑人的尊嚴,拒絕演出。音樂廳的經理想買通Tony勸Don完成演出,但Tony選擇了有尊嚴的活著。


離開音樂廳後,兩人一起去黑人酒吧喝酒,還在那裡演奏了。回來的路上Don看到警察注視他,不再逃避會淡定自若的問:"有什麼事?"Tony也會對隔壁車盯著Don看的人豎起中指。

豆瓣評分8.9的《綠皮書》:你負責施展才華,我負責護你周全


這是兩個人互相救贖的故事:Tony不再是種族歧視,粗鄙不堪,愛講髒話,隨便扔垃圾的白人混混。Don也不再是那個時刻擔心自己不夠黑也不夠白甚至不夠男人的,唯恐自己拒絕有錢人的演出就會被視為與其他黑gui無異的鋼琴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