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劉濞要是勝利了,對於中國的歷史來說,會有什麼樣的貢獻?

大馬哈魚12


大概是會勝利退出演藝圈吧。

開個玩笑,書歸正傳。

劉濞其人

大概很多人對劉濞這個人的名字還比較陌生,不過提起漢景帝時期爆發的“七國之亂”,應該都有所耳聞。劉濞便是這場“七國之亂”中的頭號主力和名義上的領導者。

劉濞的父親劉喜是漢高祖劉邦的親二哥,曾經被封為代王,不過在匈奴人打過來的時候,放棄自己的國家,直接跑回了劉邦的身邊,被劉邦一怒之下廢掉了王爵。而劉濞最初的封號只是個沛侯,在劉邦平定英布的戰爭中表現出色,加上荊王劉賈在對抗英布的戰爭中不幸戰死,位置出現了空缺。權衡之下,劉邦將劉濞封為了吳王,其管轄的地盤便是劉賈原來的荊國。

劉濞為啥會反呢?

劉濞的兒子劉賢,曾經在一次進京的時候,跟太子劉啟下棋,絲毫不退讓,害得劉啟很沒面子,結果被劉啟一棋盤給砸死了。這也是劉濞與劉啟結怨的開始。

後來,劉啟成為了皇帝,即為漢景帝,又大搞削藩,一次性削去了劉濞的會稽、豫章兩郡。會稽也就罷了,豫章可是吳國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漢文帝時起,劉濞就開始私自鑄幣,憑藉的就是豫章的銅礦。

所以,新仇加舊恨,年逾六十的劉濞決定謀反,他聯合了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一起,搞出來個“七國之亂”。

結果,僅僅幾個月後,便因為遲遲拿不下樑國,又被周亞夫斷了糧道,而兵敗被殺了。

假如“七國”勝利

“七國”勝利,並非是不可能的。

當時的“七國”兵力甚至遠遠優於西漢的政府軍,如果當時劉濞手裡有一個優秀的指揮官,是完全有能力佔據關東地區的,至於能不能拿下長安,就很難說了。

既然是假設,我們就假設得徹底一些。長安也被叛軍攻破了。

由於勝利是屬於“七國”的,雖然作為頭號領導者的劉濞是皇帝的頭號人選,但是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也不是省油的燈,再加上齊地混戰的那哥幾個,還有坐山觀虎鬥的其他諸侯王,一旦劉濞處理不好,隨便可能使漢朝再度陷入分裂,中原大地面臨著重新的洗牌。

更重要的是,即便劉濞有能力處理好諸侯之間的關係,他的年紀也不小了,再加上連年的征戰、以及一眾諸侯王所給予的壓力,撒手人寰也並不是很遙遠的事。一旦他一死,西漢還是很容易陷入分裂。

所以,假如說“七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那就是中原地區的又一次混戰、重新洗牌,至於誰勝誰負,就很難預料了。只能說,最大的可能,勝利者還是姓劉,國號也還是“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