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鄒城鳳凰山石窟造像

鳳凰山石窟造像,位於山東省鄒城市張莊鎮鳳凰山南麓,鳳凰山古名巨嶽,山前有石窟,名大王窩,佛造像開鑿于山崖之上。據史籍載系唐代石刻。 1975年,被公佈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東鄒城鳳凰山石窟造像


鳳凰山石窟造像前原有1處佛教寺院,名為''距樾山開元禪寺'',亦稱''朗公禪寺'',規模宏大,據傳香火煞是旺盛,遠近香客紛至沓來,後來,由於戰火頻仍,土匪嘯聚,民生凋敝,亭臺庵觀破壞殆盡,碑刻有十幾通,已圯毀於建國初期。慈眉善目、閱盡滄桑的大佛,漸漸被世人冷落和遺忘,寂寞地矗立於冷日寒風中。這尊佛造像高4.2米,面如滿月,雙耳垂肩,線條流暢,雕刻精細,是唐代石刻藝術珍品。

山東鄒城鳳凰山石窟造像


據說很久以前,這裡大旱,一連幾個月不下雨,地裡的莊稼眼看就要枯死,人們都準備背井離鄉去逃荒,就在人心惶惶之時,鳳凰山下有個叫婆婆石窩的村子裡有一個老婆婆做了個夢。夢中她被一隻鳳凰馱著到飛了好久才到了東海(其實根本不是東海,是我們這兒的人對黃海的誤稱},懇請東海龍王開恩救救這兒的百姓,龍王看著可憐兮兮的老婆婆,就答應了三天後送雨來。老婆子很高興,便要求鳳凰儘快將她送回來。鳳凰稍一猶豫就將老婆婆馱上背,向回飛來。天剛剛亮老婆婆是回來啦,可是,因鳳凰長途奔襲累死在山頭。老婆婆顧不得安葬鳳凰,便奔走向告不要再走啦三天後就下雨。

山東鄒城鳳凰山石窟造像


果真,三天後下起了一場大雨。人們便在鳳凰死的地方建了一個大大的墓穴,以示感謝!正當老婆婆帶領大家行大禮之時,天空中映出一隻大鳳凰,慢慢飛走啦......老婆婆醒來將夢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啦,老婆婆還說她的夢很準的,一輩子都很靈驗,大家都想走也不在這一兩天就都留了下來。還沒等到第三天就下雨啦。雨雖不是很大,但卻救了莊稼的命,同樣也救了當地百姓的命。老婆婆百年之後,人們還給她在一個山崖處,也就是鳳凰累死的地方雕刻了一個石像(這個石像據考證是唐代的石像)。從此以後,每遇到大旱之時,百姓便到婆婆像前求雨,十分的靈驗。據說時任株國(就是鄒縣的前身)的縣令就曾親自去求過雨,一步一頭,結果,從早到晚,還未出東門哪,無奈他便一里一頭,那也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到婆婆石窩的。當然求雨也成功啦。人們為了紀念鳳凰的偉大功績,便把這座山叫鳳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