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前言

梵蒂冈是目前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是建设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一个城国,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公元8世纪中叶,法兰克国王将罗马城及周边地区送给教皇,建立起了教皇国。到了19世纪中叶,意大利掀起了统一运动,教皇国的绝大部分领土并入了撒丁王国。1867年11月,意大利统一战争中加里波第率领的志愿军进军罗马,意图赶走教皇彻底统一意大利。教皇国面临被灭亡的危机,时任教皇庇护九世请求法国拿破仑三世皇帝派兵支援,双方在罗马附近的门塔纳展开了会战。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笔者摄于梵蒂冈的城国展示模型


· 意大利统一运动 ·



1814年9月到1815年6月,欧洲列强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外交会议,除土耳其外,欧洲所有国家都派了代表,会议的目的就是重新划分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维也纳会议

·

会议恢复了拿破仑统治前的意大利各王国政府,这些王国有的是独立的,有的仍在欧洲其他列强的统治之下。意大利国内民族主义的呼声空前高涨,人民有着强烈的统一意愿,而统一面临最大的敌人就是占据意大利北部大片领土的奥地利帝国。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意大利统一进程图


1848年起的20余年间,意大利同奥地利帝国展开了三次战争,逐步收复了奥地利帝国占领的包括威尼斯地区在内的意大利领土,此时的教皇国就成为了意大利完全统一的另一个目标。


· 朱塞佩·加里波第 ·



提到意大利统一战争,就不能不提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朱塞佩·加里波第,他在整个意大利统一战争中领导了众多战役,也成为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朱塞佩·加里波第


1847年4月身在乌拉圭的加里波第率63名志愿军乘坐“希望号”轮船回到阔别12年的祖国意大利(其余部分志愿军乘坐其他船只陆续回国),在登陆尼斯时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加里波第招募志愿者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统一战争中。

至1861年,依靠加里波第的军队解放了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意大利基本实现了统一,建立了意大利王国,宣布罗马为首都,但是迫于法国军队的驻守,意大利无法收复。

随着解放威尼斯、奥意战争结束后,加里波第开始为解放罗马而奔走呼号。但此时的意大利王国政府在法国的压力下,逮捕了加里波第,将其送至卡普雷拉岛以阻止其进攻罗马。


· 教皇庇护九世 ·



1846年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逝世,马斯塔伊·费雷提被推举为教皇,是为庇护九世。

从时间上看庇护九世无疑赶上了教皇国最危急的时刻,上任伊始欧洲即爆发了自由主义革命,意大利也开始走上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

1848年11月15日,教皇国的司法大臣遭到暗杀,次日罗马市民走上街头游行,要求教皇国实施改革、指定民主政府,以及对奥地利宣战。24日晚,教皇庇护九世化装为普通教士逃离罗马,前往两西西里王国避难。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教皇庇护九世


在庇护九世拒绝回到罗马的情况下,罗马市民在1849年1月21日举行自由选举,组成制宪会议。2月8日,制宪会议宣布成立罗马共和国,以三人执政委员会为元首,教皇仅保留宗教领袖地位。加里波第组织了一支名为“意大利军团”的志愿军,成为罗马共和国的武装部队。

于是教皇向天主教国家求救,法国遂联合奥地利帝国出兵干涉,6月29日法军进入罗马城,次年,庇护九世重返罗马。

伴随意大利的独立进程,至1861年绝大部分的教皇国领土已经并入了意大利王国。


· 夏塞波步枪 ·



1857年,年仅24岁的法国兵工厂工程师安东尼·阿方索·夏塞波设计出了一款后拉枪机击锤的卡宾枪,后来参考德雷斯击针枪的设计,将击锤改为击针,并将底火安置在子弹底部,同时在步枪上配置了长达72厘米的刺刀,夏塞波步枪从此诞生。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夏塞波步枪


1866年8月30日,夏塞波步枪被批准列装法国军队。同年,夏塞波本人被授予骑士级荣誉军团勋章,并获得了高达三万法郎的奖励。

可以说夏塞波步枪的第一滴血就来自意大利人,来自门塔纳战役。


· 门塔纳战役 ·



1867年10月,被送往卡普雷拉岛的加里波第躲过警戒,在托斯卡纳登陆,率领志愿军进攻罗马。期间打败了一支教皇军队,占领了蒙特罗顿多要塞。法国拿破仑三世随即派出一支装备了夏塞波步枪的远征军,于10月26日进驻罗马,与教皇的部队组成联军。

11月3日,加里波第率部队进至罗马附近的门塔纳,法国-教皇联军从罗马出发于当天下午抵达此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教皇部队打头阵,法国部队紧随其后一英里。加里波第志愿军中的三个营部署在道路两边、树林及高地上,成功地阻断了教皇部队的前进,并展开反攻。此时,法国部队赶到,阻止了加里波第志愿军的反击。装备了夏塞波步枪的法国军队,火力十分密集,重创了加里波第志愿军,加里波第本人也负了伤,在撤退时被捕获。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门塔纳战役图


这场战役法国-教皇部队共投入约5,000人,其中法国部队2,000人,教皇部队约3,000人。关于加里波第的志愿军数量说法不一,一些资料显示约为4,000人,但根据加里波第的受欢迎程度及志愿军的参与热情推测,应该远不止这个人数,综合各种材料,约10,000人的说法较为可信。

由于配备了新式步枪,战役中法军仅伤亡38人,教皇部队伤亡144人。加里波第部队的伤亡人数不详。


· 门塔纳十字奖章 ·



门塔纳战役后仅十天的11月14日,教皇庇护九世创立了门塔纳十字奖章,用于奖励参与门塔纳战役的法国-教皇部队人员。

奖章采用镍银材质,整体外观为十字架,中心圆形。奖章正面十字架的四臂刻有“教皇庇护九世1867”,中心为教皇纹章——两把交叉的钥匙顶起教皇的皇冠,纹章两边文字含义为“忠诚且值得称赞”;背面中心刻有十字架,底部为两条交叉的枝叶,上部沿边缘刻有文字“因此而胜利”。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门塔纳十字奖章


· 教皇国的灭亡 ·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撤回驻罗马的军队。9月2日,法军在色当之战中大败,拿破仑三世成为阶下囚。意大利王国政府不再担心法国干涉,派出6万大军日夜兼程,要赶在加里波第之前夺取罗马。

9月20日,政府军和加里波第的部队同时开进罗马城,教皇庇护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冈,罗马城并入了意大利的国土,意大利实现了完全统一,这也使得庇护九世成为了最后一个兼任世俗君主的教皇。

直到1929年教皇庇护十一世期间,时任意大利总理的墨索里尼与教廷签订《拉特兰条约》,罗马教廷才正式承认教皇国灭亡,建立了梵蒂冈城国。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拉特兰条约》签订现场


· 后记 ·



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一面墙壁上刻有历任教皇的名录,笔者发现唯独缺少了教皇庇护九世,从任期至1846年的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第3列尾行),接续任期至1914年的庇护十世(第4列首行),究竟是因为在其任内实质灭亡了教皇国,还是另有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教皇国的灭亡危机——门塔纳战役

· 笔者摄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历任教皇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