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否意味著羅馬帝國的消亡?

1234822987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但事實上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公元1204年,歐洲人(天主教)發動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本來是要打穆斯林的,但這些人由於覬覦東羅馬帝國的繁華,便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之後又建立了拉丁帝國。

所謂拉丁帝國,就是拉丁人建立的帝國,希臘人稱西歐人為拉丁人。

從這一刻開始,東羅馬帝國其實便不復存在了。半個世紀之後,公元1261年,東羅馬復國,但從此只剩下苟延殘喘,國土也侷限於君士坦丁堡一隅之地,早就撐不起“帝國”的稱謂了。

公元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從此,東羅馬帝國正式終結。

不過,關於羅馬帝國的消亡說法很多,各種說法也不盡相同。

1,一般以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為標誌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廢除了西羅馬帝國最後一任皇帝。

從此,西歐進入日耳曼時代,古典時代的羅馬不復存在。同時,以這一年為標誌,歐洲進入了中世紀。

但事實上羅馬帝國在這一刻並沒有真的滅亡,因為東羅馬又存在了一千年。

以西羅馬滅亡為標準,其實只是日耳曼人的看法,今日的西歐便源於日耳曼與羅馬的結合。

2,吉本的《羅馬帝國消亡史》

這是關於羅馬帝國的名著,其主要的筆墨便放在了從希拉剋略大帝開始的東羅馬帝國(公元610-1453年)

顯然,在這本書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著羅馬帝國的正式消亡。

東羅馬的滅亡,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但東羅馬滅亡後,羅馬就真的消失了嗎?也不盡然。

3,神聖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都自認繼承了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其環地中海的巨大版圖一分為三:

南岸是伊斯蘭世界;北岸分為東西兩半:西為天主教、東為東正教。

天主教的代表是神聖羅馬帝國;

東正教的代表是俄羅斯帝國;

伊斯蘭教的代表是奧斯曼帝國。

神羅由羅馬教皇親自加冕“羅馬人的皇帝”;俄羅斯迎娶東羅馬末代公主,號稱“第三羅馬”;奧斯曼帝國佔領了東羅馬的全部領土,除了哈里發外,也自稱“凱撒”,自認同時繼承了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

所以,羅馬帝國徹底亡了嗎?並沒有,歐洲人都有羅馬情結,都願意跟羅馬攀上親戚,美國不也自稱新羅馬帝國嗎?


心向青山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東羅馬帝國只剩首都和周邊一些村鎮。還有名義上尊其為宗主的,位於希臘和黑海沿岸的幾個同源的獨立國家。行將就木,稱其為帝國真的很勉強。被奧斯曼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但作為古羅馬帝國巔峰期的像徵,君士坦丁堡陷落後,給歐洲各過國以強烈震撼!奧斯曼帝國宣佈繼承羅馬法統,作為異教徒,歐洲各國不承認。不久,東羅末代皇帝的侄女嫁給了羅斯大公,羅斯大公改國名俄羅斯,自稱沙皇(凱撒),也宣佈繼承羅馬法統。作為野蠻人,歐洲各國也不承認。君士坦丁堡陷落四年後,奧斯曼征服希臘,六年後滅亡特拉布宗帝國(東羅馬科穆寧王朝後裔),這時東羅馬帝國才算徹底終結。


炎焱海風


476年9月,西羅馬帝國滅亡。但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還存在了近千年之久。中世紀的君士坦丁堡,作為千年的帝王之都和東西商路上最大的經濟中心,不僅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充滿了富庶繁華,而且收集了大量的古希臘、羅馬的藝術珍品,建造了圖書館,薈萃著許多學者,積澱著豐厚的文化,是中世紀東西文化的匯合之處。但拜占庭帝國的國勢早已衰落,四周的敵人不斷地侵擾。特別是東方的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興起之後,拜占庭就更是難以應付。面對土耳其人的步步進逼,拜占庭軍隊節節敗退,國土也一天天縮小,最後只剩下君士坦丁堡這一座孤城了。土耳其人要吞併拜占庭蓄謀已久。在幾次進攻未能得手之後,1453年4月,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調集了20 萬大軍、300艘戰船以及攻城的重炮,又對君士坦丁堡發動了一次規模更大的圍攻。

4月5日,戰爭爆發了。最初土耳其人想從西面強攻,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14門大炮轟城。但是,在滾滾炮聲中,君士坦丁堡的高牆巋然不動,土耳其軍隊被阻在護城壕外。接著,土耳其人又把許多大木桶推人壕內,想借以填平深壕。不料,他們遭到了城中炮火的猛轟,不得不退了下來。後來,土耳其人打算挖地道,穿過護城壕和城牆,鑽進城內。但又被守城軍人發現,用火藥炸燬了未完工的地道,土耳其方面死傷了很多人。此後,土耳其人又使用了攻城塔車。他們在車上築起塔堡,外面包著三層厚厚的牛皮;車上有炮火和弓箭手,還有一架用滑輪升降的雲梯。他們把這種攻城塔車推到城門邊,以為可以突擊制勝。但城內炮火猛烈,塔車上的士兵無法攀上城牆,攻城仍然沒有成功。從西面強攻的計劃失敗了,穆罕默德二世不得不重新思考破城之策。他發現,北面的金角灣水面不寬,拜占庭人的防備主要依靠橫江鐵索。如果能繞過鐵索,從水路偷襲登陸,就可能打開-一個缺口。可是,怎樣才能使艦隊繞過鐵索到達城下呢?穆罕默德二世想了許久,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

在金角灣對面,有一個加拉太鎮,當時由熱那亞的商人據守著。穆罕默德二世派人去買通了這些商人,在加拉太北面鋪設了一條6公里長的陸上船道。這條船道是用堅厚的木板鋪成的,由高到低,上面又塗了很厚的一層牛羊油脂,可以滑行。然後他們把80艘戰船一艘一艘地用人力沿著船道拖到金角灣的側面,繞開了鐵索,來到了北城牆外。3天之後,當土耳其艦隊突然出現在金角灣時,守城的拜占庭軍人極為震驚。80艘土耳其艦船一齊用炮火猛烈轟擊城北的薄弱防線,使拜占庭守軍難以招架。他們急忙從西線調兵增援,但西面的防守力量又被削弱了。將近兩個月的苦戰,已經使孤城中的軍民疲憊不堪。土耳 其人卻一再增加援軍,就連蘇丹的侍衛隊也投入了戰鬥。在兩次攻擊遇阻之後,穆罕默德二世親自指揮軍隊,發動了第三次猛攻。又用許多大炮猛轟城牆,在炸燬一段城牆和相連的四座碉堡以後,打開了一個缺口。土耳其大軍趁機蜂擁而人,君士坦丁堡終於被攻破了。

穆罕默德二世得意地向他的士兵們說:“我給你們一-座宏偉而富庶的名城,羅馬的國都,世界的中心。你們快去做這座世界名城的征服者吧!”土耳其軍隊發瘋似的向城裡衝去。指揮守城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看到土耳其的旗幟在城市上空飄揚,就跳下馬來,從容地脫去皇帝的勳章和服飾。當他遇到幾個土耳其士兵正在殘暴地屠殺自己的士兵,一時怒上心頭,拔劍投入戰鬥。他刺殺了幾個土耳其兵,但終於被亂軍砍倒,成了路邊的戰死者。不久,皇帝的屍體被人認出,穆罕默德二世把他的頭割下,到征服後的各處去展示,以證明自己是勝利者。

土耳其人破城以後,大肆掠奪3天。東羅馬帝國的王宮、教堂和許多珍貴文物遭到嚴重破壞,殘存的居民有6萬人被賣為奴隸。不過,土耳其人並不打算徹底毀滅這個城市。他們把它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意思是伊斯蘭之城),作為自己的國都,又把東正教的索非亞大教堂改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滅亡,也使那裡的許多著名學者紛紛流亡到歐洲的意大利等地,拜占庭收藏的眾多希臘、羅馬古籍也隨之流傳到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已經產生了的歐洲,從而使歐洲的文化得到了一個極大的發展,迎來了“文藝復興時代”,對人類歷史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文藝復興時代來臨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