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廠家如何轉型C端市場?3分鐘教你玩轉跨境獨立站

獨立站的玩法:

獨立站的玩法比較多,獨立站只是一個屬於自己掌控的終端店鋪而已,有通過FB ,Ins youtube 等進行引流賣貨的,還有一種是通過谷歌進行賣貨,谷歌因為搜索的特性,比較適合賣一些品牌或者是高客單價的產品。比如:機械類,充氣娃娃 等等,高客單價的東西

獨立站的發展方向或者說是運營的思路:雜貨鋪-垂直站-品牌獨立站。

目前我們做的垂直,但是現在獨立站是做雜貨鋪都能做的時期。

B端廠家如何轉型C端市場?3分鐘教你玩轉跨境獨立站


做獨立站需要多少成本啟動?獨立站前期基本上是0成本,因為建站是不花什麼錢的,以shopify為例。一個月二百塊人民幣的月租費用,市面上不懂行的人會花幾千上萬讓別人幫你建站,其實建站不難,但是建一個符合歐美審美的高轉化率的購物站這個必須是實操的人才懂這個。對接支付也沒什麼費用,申請廣告戶也沒費用。所以基本的東西完善其實也就是幾百塊錢的事情。門檻不高,獨立站最大的門檻是不懂的門檻。

風險大麼?

獨立站因為高度自由,不產流量,所以運營的核心在站外廣告,站外廣告的投放分為選品-測品-起量,社交電商的魅力在測品上,一個品的好壞在5-20美金就能測出效果如何,品不行,10-20美金就出效果了,不行的品果斷關掉,盈利的品放量去跑。

產品溢價空間一般多大

獨立站非平臺,所以不存在比價,同時又有一點,前期沒什麼自身流量,所以全部需要站外廣告進行推廣。通過在fb和Ins進行視頻投放,所以屬於社交電商。廣告費會佔用你的運營資金。品類不同,廣告費佔比是不同的,目前彩妝15-30美金的客單價,出單基本在6-10美金一單的廣告費,有個朋友做鞋,150-200美金的客單價,廣告費在50-70美金出一單。所以這本身就是一種商業模式,並不能讓人暴富。

B端廠家如何轉型C端市場?3分鐘教你玩轉跨境獨立站


站外廣告的投放不懂?

因為國內有限制,現在還有很多人連FB,Ins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要說使用FB了,但是FB 有超高的用戶,月活躍十幾個億,總量30個億用戶,覆蓋全球,Ins10個億的體量。當然,還有火遍半邊天的tiktok 所以基數足夠大。競爭就適當弱化了。而國內的物流和供應鏈足夠成熟。說是全球第一都不為過。

其次,FB的廣告投放體系。其實是國內在模仿FB ,它的整個生態非常的健康和成熟,FB 擁有世界上最細緻的廣告投放體系和最成熟的商業廣告投放模式,不同於國內的競價信息流。因此 在這個情況下,我們連使用都很少使用,更不用說國內懂FB投放人才了

什麼東西不適合獨立站?

吃喝,違禁品,各國的風土人情不適宜賣的東西,功效型產品也是高風險類等等

目前傳統B2B端的國內情況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全世界的低端產品的製造百分之80來自於中國,但是傳統的內需市場基本已經飽和,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家一直在提倡產能升級,也在大力提倡跨境電商,但是目前比較尷尬的是什麼呢?

B端廠家如何轉型C端市場?3分鐘教你玩轉跨境獨立站


一方面,這些傳統的B端廠家很想去做C端,因為,C端的貿易公司掌握了大量的C端用戶,而用戶為王,因為同質產品太多,貿易公司有非常好的選擇,壓價成了常態,所以B端的生產廠家日子也不好過。

第二:B端廠家很明白一點,現在也是趨勢,這些C端的賣家在量有了優勢後,會拐回頭去做B端開工廠,所以這是目前B端廠家非常擔心而又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這也就造成了現在很多的B2B想轉去做C端的原因。

我需不需要有非常好的供應鏈?

國內1688基本匯聚了大量的B端廠家。進貨拿貨很方便,其實也很便宜。對於一天銷量幾百單的小賣家而言,不是非常有必要掌控強有力的廠家資源,或者叫供應鏈資源。但是供應鏈一定是賣家的內功,所謂內功,就是如果你的銷量很大,就需要有優質和能量強的供應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