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強區富民看漢濱

茶業:強區富民看漢濱

記者 王擁 通訊員 龔甲慶

綠水青山藏不住,無邊美景入畫來。

三月以來,行走在漢濱區流水、大竹園、牛蹄、瀛湖、雙龍、晏壩等鎮,目光所到之處,碧連天的茶海衝擊著視覺神經,滿山坡的翠綠震撼到心靈深處。

"史料記載,漢濱茶葉發展始於商周,是我國最早栽培茶樹,最早生產貢茶的地方之一。這幾年來,茶產業作為漢濱農業五大特色支柱之一,為整區脫貧摘帽注入了新動力。"

說起茶葉情況,區蠶茶果技術中心主任陳恆信心十足,"漢濱現有茶葉加工企業65家、茶葉園區39個、陝茶1號良種繁育基地1000畝。2019年,茶園面積達19.7萬畝,年產量6600餘噸,茶葉總產值達13.4億元,富硒綠茶、紅茶、白茶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茶葉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脫貧產業、長效產業、支柱產業。"

拔窮根:因地制宜興茶業

茶樹行行接藍天,農民採茶笑聲甜。

3月21日,在流水鎮碾坪村漢天埡茶園,城市的喧囂褪盡,遍野的桃花怒放。滿山的採茶人將新茶嫩芽採下放進腰間竹簍,好一幅生態美、百姓富的壯麗畫卷!

"近期每天來摘茶的有200來人。茶園滿共有2000畝,新茶樹都是陝茶1號。2015年投資2000餘萬元建的這個茶園,幸虧政府的大力扶持。"漢天埡茶葉公司董事長鬍仁義介紹,碾坪村家家戶戶都有茶園,加入合作社務工的67戶已全部脫貧,2019年支付村民勞務費40多萬元。

採茶的鄒加雲在交談中說:"我家能在2017年脫貧,多虧了茶葉合作社。陝茶1號茶葉賽口好,今年摘了12天,我和媳婦掙有12000多塊,活葉子當天賣當天給錢。茶葉季過後,我們倆人幹些挖草、上肥、剪枝的活,一年能掙個3萬多塊錢。生活有了固定收入,日子過得好多了。"

同樣已經脫貧的大竹園鎮糧茶村也是種茶大村,村支書張成立介紹,自林江茶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連片建了茶園以來,貧困戶通過到茶園打零工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

"質量好了,能賣好價錢;品質好了,就能賺大錢。"在大竹園鎮周林富硒茶生態園,20餘位茶企管理人員及茶農正在聆聽培訓,"採摘標準和生長標準要配套,要採一芽一葉就都是一芽一葉,不夠標準的先不採摘;用網子裝茶葉芽尖容易受傷;嫩茶葉運送的工具也要注意;加工環節是關鍵中的關鍵......"

從採摘到殺青,從茶園到車間,區林業局總工龔忠凱的專業培訓讓人受益匪淺。今年這樣的培訓,龔忠凱從3月6日開始,已參與了30多場次。

漢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貴峰介紹:"生態、優質、乾淨、安全的富硒茶是種出來的、管出來的、加工出來的。2019年,全區開展茶葉技術培訓210餘場次,受訓人數11000餘人。"

近年來,漢濱區緊盯脫貧攻堅、追趕超越目標任務,以推進鄉村振興為主線,堅持把園區建設作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抓手,對區級園區扶持獎補30萬、市級園區扶持獎補50萬、省級園區扶持獎補500萬,區級航母型園區扶持獎補100萬,建園享受退耕還林政策,種苗無償扶持。通過加大扶持力度、創新技術服務、強化質量監管等措施,一批規模大、效益好、質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現代農業園區已經建成,"一湖五河九鎮十園"的茶產業區域化佈局已形成。

品質好:陝茶1號銷路暢

2016年10月28日,漢濱"陝茶1號"新產品推介會走進武漢,成功簽約9.8億元。

2017年7月6日,漢濱"陝茶1號"新產品推介會走進蘭州,成功簽約3.2億元。同年11月5日,該推介會又走進楊凌,成功簽約3.6億元。

2019年11月5日,安康市鈺豐生態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與日本川崎機工株式會社成功簽訂茶葉精加工生產線設備927.2萬元的採購合同。

種子是品牌的基礎,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背後,是一個人22年的痴心不改,更是10餘萬貧困群眾的盼頭。

"陝茶1號"母樹源自雙龍鎮龍泉村21組,是漢水韻茶業有限公司高級農藝師王衍成,從1992年開始,歷經22年精心選育而成。這是陝西第一個無性系茶樹新品種、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級茶樹新品種。

茶種來之不易,成果倍加珍惜。漢濱區委區政府借"種"發力、乘勢而上,迅速制定了《漢濱區十三五茶葉產業發展規劃》《漢濱區富硒茶產業創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陝茶1號"示範推廣為載體, 以"堅持良種化、標準化、園區化、產業化、品牌化"為發展理念,以做大基地、做強園區、做優品牌、做寬市場為抓手,實行一面山一條溝連片栽植,整條流域、整面山坡、整村整鎮板塊推進,初步形成了茶產業發展"5413"模式。

目前,"陝茶1號"示範推廣以大竹園、雙龍、瀛湖、流水、晏壩、牛蹄等鎮為核心,輻射陝南三市、全國六省示範推廣種植,累計推廣面積10萬畝,2019年繁育種苗突破5000多萬株。

政府政策撐腰、多方扶持的同時,企業主動加壓,與時俱進,品牌效應不斷提升。

2016年10月,漢濱京康、漢水韻、漢嵐青、金正四家茶企產品成功亮相人民大會堂,受到業內專家的一致好評。2019年4月29日,第四屆亞太茶茗大獎頒獎儀式在第十一屆中國茶博會舉辦,東旭公司生產加工的"陝茶一號"毛尖、"陝茶一號"銀針分別獲得特別金獎;綠景公司生產加工的秦萃安康香毫獲得金獎;剛子毛尖、天銘銀針等7個富硒茶飲品獲得銀獎,為本屆大賽獲獎最多的縣區,極大地提升了漢濱茶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品牌推動下,農戶採摘的鮮葉和茶企的產品售價明顯提升。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茶香也怕巷子深。

漢濱區藉助各類媒體,用多種宣傳方式,大力開展"中國好茶.陝茶1號"和"不傷胃的綠茶和好睡眠的紅茶"文化宣傳推介活動8場次,支持鼓勵21家茶企申請使用"安康富硒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9年新增北京、西安等品牌店6個、營銷點10個、電子商務網店11個,實現"共享共贏,抱團發展",使以"陝茶1號"為代表的漢濱生態富硒茶快步走出了安康,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茶旅融:鄉村振興綻活力

春風十里,不如茶香一縷。

3月19日,走進大竹園鎮,看到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連。良好的生態旅遊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蘊相結合,以特色茶莊為點、沿蒿坪河兩岸硬化路為線,串起萬畝茶園、萬畝果園,大竹園鎮這顆瀛湖之濱的璀璨明珠,正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突出茶文化的內涵,讓茶旅融合煥發出勃勃生機。

作為漢濱區茶旅新鎮的一個典型,大竹園鎮通過深度融合,還大力發展水稻、蓮藕輪作倒茬,泥鰍養殖、核桃種植等產業,把"曇花一現"的春季採茶遊,延續到了秋冬季節。

毗鄰大竹園的流水鎮,有著"中國最美小鎮"稱號,近幾年來,茶旅融合的路子在該鎮也趟開了。該鎮河心村農民旅遊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李永策說:"根據時令的不同組織開展的相關項目使旅客有一種"來了不想走的感覺。"

與此同時,作為"陝茶1號"繁育基地的雙龍鎮雙龍生態旅遊度假區遍山茶園生機勃勃,遊人如織。

3月20日上午,雙龍鎮新農高現代農業園區內處處洋溢著節日喜慶的氣氛,以"安康富硒茶.健康千萬家"為主題的"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二屆安康富硒茶春茶開園活動"在這裡隆重舉行,引人入勝的茶藝表演,大氣恢宏的茶賦吟誦,主題鮮明的文藝節目帶來春天的氣息,傳遞豐收的喜悅,給遊客呈上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

春到瀛湖,硒茶飄香。新舊交融,茶旅爭鳴。3月22日,2020陝西安康"春來早"旅遊推介活動在瀛湖啟動之際,建在瀛湖鎮沙溝村的綠景茶業萬畝生態有機茶園也隆重舉行了開園儀式及蠶茶果產業扶貧技術培訓會,區政府副區長王誠帶領宣傳、農業、林業、人社等部門有關同志參加了相關活動。一壟壟茶樹一壟壟綠,百餘人採茶百餘人遊,雲霧繚繞中的秦萃香豪富硒茶園成為瀛湖腹地別樣的風景。

"漢濱的早茶很有特色,很有優勢。早就是競爭力,早可以出效益。"漢濱區委書記王孝成說,"要加快現有品牌的整合,發揮整體優勢,進一步提高陝茶1號的知名度、美譽度,握指成拳、重拳出擊,合力拓展市場,使富硒產品真正成為農民山上的"聚寶盆、地裡的"金飯碗 。"

茶亦醉人何須酒,生活富裕自醉人。如今,漢濱區各大茶園都已開始採摘,清明節前後將進入高峰,預計今年春茶產量約為5000噸,種茶、採茶、製茶這一產業鏈條可輻射農民20餘萬人,總產值將達到15億。以"中國好茶.陝茶1號"為代表的安康富硒茶成了漢濱農民名副其實的增收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