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20世纪20年代,随着美国工业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新事物令人们耳目一新。由于当时美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促进了美国经济大爆发。富有的人们开始盛行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因此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这个时代也被称成为“咆哮的二十年代”。

红学家李希凡说过,《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同样也是反映美国 20世纪20年代这段历史的小说,因此他被称为这个时代的“桂冠诗人”。

这部作品用盖茨比破灭的美国梦来暗指这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下的种种隐患,作品1925年发表,1929年美国就迎来经济大萧条,它成功预言了这个“泡沫时代”是走不远的,因此这个成功的预言又为这部小说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后来这部小说被翻拍成电影,于2013年上映。这部作品反映了当时在工业浪潮下的人们过度享乐,并过度看重物质财富的扭曲价值观。

1、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一个道德败坏、价值观扭曲和精神匮乏的时代。

没有约束的女性呈现道德败坏的一面

华尔街的股市屡创新高,一次次地创造金融奇迹,在华尔街的诱惑下,尼克带着致富的梦想来到了纽约,成为了一名操盘手。尼克住在距离纽约20公里的西岛廉价租房。每当尼克想静心看书时,却总被外面沙滩年轻女子的嬉笑声打扰。性感的比基尼、火辣的身材,让尼克一刻也无法静下心来。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尼克表妹的丈夫汤姆假借进城之名,带着尼克偷偷约会情人梅朵,在一个秘密公寓,即将开始一场纵情欢乐的派对。打扮浓艳的梅朵与汤姆肆意狂欢,苗条的凯瑟琳挑逗着英俊的尼克,男男女女在酒精和药物的刺激下,沦陷在这短暂而兴奋的精神刺激中。尼克既陶醉又厌恶,这不像他自己,另一个尼克仿佛在街上看着屋里的尼克,他好像在里面又好像在外面。

即便在盖茨比的派对上,也会有不少衣着裸露的女子在舞台中央纵情歌舞。

这是一部反映时代历史的作品,回顾美国历史,1920年女性获得选举权,更多女性从家庭走向了工作。她们为获得平等权利开始狂欢,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普通百姓也过上富裕的生活,她们在狂欢背后却失去了道德的约束,她们思想前卫、性开放、纵情歌舞,成为这个时代道德沦丧的重要部分。

盛行消费主义的人们不计后果地享乐,并视物质财富为高贵的象征。

观看这部电影的视觉冲击是非常大的,导演对豪华场面的渲染不亚于人。刚开始是汤姆的豪宅,仙境般的客厅,金子般的姑娘。影片里的豪车也有很多镜头,汤姆和盖茨比都是豪华跑车,来参加盖茨比派对的也有很多豪车。另一个就是消费,遍地都是的酒好像比白菜还便宜,盖茨比随手就把一瓶酒扔到了泳池。每逢周末盖茨比都会举行大型派对,场面豪华,人数众多。所有的消费品,酒、食物、饮料、烟花、灯泡等,以及聘请的乐队、舞女,这一切似乎都不用钱,肆意挥霍。作者菲兹杰拉德对这个时代曾有过一段经典的描写:

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美国20世纪二十年代,禁酒令的颁布,地下酒交易盛行,酒反而变得更廉价。由于工业蓬勃发展,工业产品批量生产,汽车及很多工业产品越来越廉价。有很多人也像盖茨比一样迅速致富,因此促使了这个时代成了挥金如土的时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盖茨比出身贫寒,致富之后不是应该保留节俭的习惯吗?盖茨比为了摆脱底层社会的身份,努力挣钱、购买豪车豪宅、疯狂地消费,以此证明自己高贵的身份。这个时代,财富、物质和消费主义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

一部作品总会留下作者现实生活的痕迹。菲兹杰拉德出身贫寒,在1918年认识了出身不凡的泽尔达并展开追求,泽尔达开出了条件:“如果他能挣到钱让自己过上习惯的优裕生活,两人就结婚。”1920年菲兹杰拉德出版了《人间天堂》,收入大增,同年他们举办了婚礼。婚后他们纵情享乐,挥金如土。

作者在写《了不起的盖茨比》就用盖茨比破灭的美国梦预言这样的状态不会持久。他们因为挥霍无度,又遇上经济大萧条,家里一贫如洗,后来的生活并不如意。作者曾经是这个时代随波逐流的一员,他们曾经是这样扭曲价值观的受害者。

在享乐中变得麻木,人与人冲突不断,华而不实背后是精神上的匮乏

作品在每次的纵情欢乐背后都会穿插一些不和谐的元素。比如汤姆和尼克在秘密公寓举行派对的末尾是汤姆和梅朵在吵架,小说原文如此描写:

然后许多血红的毛巾出现在浴室的地板上,阵阵女人的指责声在房间里回荡,盖过这片混乱的,是一长串时断时续的、痛苦的哀嚎。

来参加盖茨比派对的人群中,有很多人的生活也不是很和谐。作者在原文中如此描写:

西维特医生,……在缅州淹死的那位。

埃德加·毕弗……他的头发毫无原因变得像棉花那样白。

恩迪维……在花园里和某个混混打了一架。

斯奈尔……入狱前还在这里……后来右手被轿车碾了。

艾尔·穆尔东——那个后来杀死自己妻子的穆尔东就是他兄弟。

恩尼斯特·莱利……这些人是来赌钱的

年轻的...夫妇……他们已经离婚。

亨利·帕尔默拖……跳到火车前被撞死了。

还有黛西来参加盖茨比的派对的那次,就有人在派对中打架。

工业的发展,女性获得选举权,人们口袋富有了,也更自由了。在时代浪潮的阵阵欢呼声中,他们在追求短暂的精神刺激和物质刺激,因为这样的刺激又快又强烈。他们滥情、疯狂消费、把财富和财产视为身份的象征。而在每次短暂的刺激背后总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他们争吵、打架、杀人、自杀……

我们都知道人才是思想的载体,这个时代人与物质的关系已经胜过人与人的关系,因而在阵阵狂欢后换来的是精神上的空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友谊的冷淡,成为了这个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元素。

2、守着财富的贵族,甘愿做一只困在宫殿里让人羡慕和向往的孔雀,也不做一只幸福而自由的小鸟。

汤姆:财富中的巨人,精神上的矮子

富人有必要追求梦想吗?

像汤姆是有钱家族的继承人,典型的上流社会。他就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梦想,如果他也去追求梦想,那岂不是和普通人一样?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汤姆年轻时曾是知名的运动员,后来的汤姆在小说如此描述:

他年仅二十一岁便在某个领域登登上最高峰,随后只能走下坡路了。

他们先前漫无目的地在法国住了一年,然后东游西逛,到处找其他有钱人打马球。

汤姆也会讽刺黑人和像盖茨比这样底层出身的人。

汤姆有明显的优越感,追求梦想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它可能会失败,可能会降低身份、可能会影响名誉、可能会影响财富,也许概率很低,但他也不会去做。对他们而言,梦想和财富地位相比,不值一提。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上流社会的精神荒芜。

在爱情方面,汤姆爱黛西吗?

我相信他是爱的,但他为什么经常和无论外貌和地位远不如黛西的梅朵偷情?而且梅朵要离开纽约时他也很难过,很明显,在感情上汤姆和梅朵更加情投意合。

但汤姆仍然不许梅朵喊黛西的名字,为什么?

在汤姆眼里,上流社会的黛西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就算很爱梅朵,也不能失去黛西,他觉得身份地位远比爱情重要。

黛西:被现实社会世俗化的女人

黛西也曾经是勇敢追求爱情的人,后来也变得和汤姆一样,被世俗化了。

《三字经》的第一句为: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之初本性就是善良的。

年轻的黛西曾经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少女,她愿意等待盖茨比打仗归来,她不在乎盖茨比的出身和财富,她相信爱情,只要两情相悦,便会与他长相厮守。

已经等待盖茨比一年的黛西有点心灰意冷,在父母的要求下与门当户对的汤姆成婚,而婚前盖茨比的一封信又燃起了黛西对爱情的希望,她把汤姆赠送价值35万美元的项链退了回去。可在家人的“作用”下,黛西像是被抽走灵魂的躯体,没有哭声、没有表情,接受了父母的安排。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后来盖茨比荣耀归来,黛西也想过要一起远走高飞。但在盖茨比和汤姆做选择时,她总是犹豫徘徊,直到汤姆说到盖茨比出身贫苦和生意的骗局时,黛西心中的天平开始倾向了汤姆。

再后来,黛西开车撞死人后,盖茨比因为爱愿意为黛西背黑锅。而汤姆正在教唆黛西如何嫁祸于盖茨比,后来的黛西终于成为了冷漠无情的人,盖茨比为她而死,她却没有一点愧意,葬礼都没来。

再看《三字经》第二句:性相近,习相远。人的天性都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巨大的差别。

上流社会对底层的偏见是黛西改变的主要原因。黛西在父母和汤姆所处所处上流社会的环境的潜移默化下,从一个相信爱情的人变成一个害死爱人的人;从一个善良的少女变成一个冷漠无情的女人。

汤姆本可以继续追求运动员的梦想;汤姆也可以和情投意合的梅朵在一起;黛西也可以和挚爱的盖茨比在一起;黛西和汤姆的婚姻也并不幸福;他们都没有勇气跨出世俗的观念去勇敢追求心中想要的精神雨露。他们甘愿躲在光鲜亮丽的宫殿中,过着精神荒芜的生活。

他们是财富和地位的勇者,却是精神追求的缩头乌龟。他们很富有,但也很贫穷,因为他们穷的只剩下钱了


3、盖茨比是个真诚善良的人,他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又不得不随波逐流,他的珍贵品质反而让他成为这个社会的弱者。

盖茨比出身贫寒,年轻时和黛西自由恋爱,两情相悦,那么盖茨比为什么会不守约回来找黛西,而是一个人去挣大钱呢?

作者菲茨杰拉德年轻时也喜欢一位富家千金,但他父亲告诉他:穷小伙休想娶富家千金。因为父亲的这番话,让他对金钱特别敏感。

盖茨比这么爱黛西,但他却要着急着去挣钱,等待荣耀加身后再回来娶黛西。我相信盖茨比身边也会有这样的声音:穷小伙休想娶富家千金!底层小伙休想娶贵族小姐。极有可能是外界陈旧的观念让他着急地去改变这一切。

盖茨比致富之后,他购买豪车豪宅,疯狂地消费和扩大知名度。他做的这些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然后配得上上流社会的黛西。

如果没有这样世俗的阶级眼光,盖茨比就不会着急地去挣钱,他们就可以是一对相爱的鸳鸯。是阶级的观念阻止了他们的自由爱情。

盖茨比会用挣钱、消费和谎称身份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在人们眼中的地位,身处一个功利的社会中,盖茨比也无法独善其身,但是他最真诚的内心从没改变过。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在派对上,没有一个献媚的女孩会倒在盖茨比的怀里;沃山姆说:盖茨比从不会惦记别人的老婆;盖茨比请求尼克帮忙时还会不好意思;盖茨比对黛西的爱从没改变过。盖茨比是这个功利和浮躁的社会中最真诚、最善良、最富有梦想的人,这也是盖茨比区别于汤姆和黛西以及大多数人的人,所以说盖茨比了不起。

也有人说盖茨比是个装睡而敲不醒的人,因为黛西已经变心了,他还要用真心去对黛西的无情。

黛西的变心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她就像一个摇摆的天平,在汤姆和黛西之间左右摇摆。盖茨比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他心中还有一丝希望和一丝期待,他希望在追求真诚和善良的道路上自己并不孤单。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会努力争取黛西摇向善良的那边。盖茨比是勇敢的,他与黛西和汤姆的懦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可惜的是盖茨比寡不敌众,最后连他这样最富有梦想的人也消失在这个时代里。因此反映了这个时代扭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个社会已经病入膏肓。

4、矛盾重重的人们都来自一个巨大的矛盾

矛盾的汤姆

美国著名律师英格索尔说:极少富人拥有他们的财产,是财产拥有他们。财富给汤姆带来不少荣耀和地位,同时他也要花时间为财富服务着。泰戈尔也有一句名言:鸟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财富同时也限制了汤姆的自由,让他在梦想的路上飞不起来。汤姆在财富面前是矛盾的。

汤姆说,白人和黑人,贵族和底层不能通婚,他眼里有严重的阶级观念。汤姆喜欢梅朵,但又要与黛西结婚,因为黛西门当户对而梅朵只是底层。汤姆爱而不得,只能偷情。在感情上汤姆也是矛盾的。

矛盾的黛西

黛西曾在盖茨比和汤姆之间摇摆不定,一边是真爱一边是名门贵族的后代。后来的撞人事件,她在陷害自己心爱的人的时候,要在良心和自我保全上做选择。黛西选择了后者,在往后的日子,是否能坦然地面对自己。黛西始终没有坚定的信仰,在矛盾和选择中已经变得麻木了。

矛盾的盖茨比

盖茨比追求与黛西的爱情,他要先挣钱,再搞消费主义,获得名声和地位后,再以此配得上黛西。可黛西并不喜欢他的派对,也不喜欢他做的生意,他兜了一大圈是否有真正的意义?

盖茨比一直幻想心中完美的黛西,时隔多年,黛西已经不是那个纯真的少女,如今的黛西是否还配得上真诚的盖茨比?

盖茨比每次打电话都极为愤怒,汤姆也说他的生意是欺骗,极有可能盖茨比做的是不正当生意。

盖茨比对理想总是很有信心和勇气,他一直坚持真诚和善良的做人原则。盖茨比在追求真和善心同时又不得不做些不正当生意、搞消费主义和谎称身份,那么他是真的善还是假的善?盖茨比也是矛盾重重的个体。

矛盾的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他们图的是快乐和刺激,而这样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所以他们得不停的消费,就好比吸毒,毒瘾一过又得吸,最后的结果是花掉了大量的钱,人也变得麻木了。

他们背离了什么?他们背离了那些花钱少,却是永恒的快乐,比如,爱情、友谊、梦想等。他们的矛盾在于是只在乎眼前的快乐还是追求永恒的快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矛盾,而且他们的矛盾都与另外一个大矛盾有些着密切关系,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毛泽东选集》里就有精辟的论述: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的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一个大矛盾——过于看重物质财富的意义。

因为过于看重物质财富,就会舍弃一些精神上的追求,比如梦想和爱情。

因为过于看重物质财富,穷人和富人就被划分了等级,形成了阶级观念。

因为过于看重物质财富,就会用一些不正当的手短去获取。

所以不要赋予物质财富超出它本身的意义,否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5、物质财富的意义是有限的,精神财富的意义是无限的。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全国,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是重要的病毒源头地。新闻报道,他们的价目单里就有上百种野生动物。科学界认为新冠病毒以及SARA病毒都与野生动物有关。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很多人吃野生动物无非就是图个新鲜和刺激,其实也反映一些人精神的空虚才会从物质上寻找快乐。

1971年,王小波下乡插队的时候,带了一本书《变形记》,当时书籍比较少,队里的人总是抢着看这本书,一个人看完又到另一个看,这本书就这样被翻烂了,最后被彻底看没了。

那时候的人们比较贫穷,但对精神的养料却如此饥渴,这才是对精神追求应有的态度。现在的人们要富裕多了,很多人却想到吃野味图刺激,大自然已经给了我们严重的惩罚,它警示人们:物质生活要适可而止。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把快乐视为人生最高价值,因此引来很多非议,并被冠以享乐主义的名称。其实这是误会,周国平就说明了他真正的哲学核心思想:

真正的快乐对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一定的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往往还导致痛苦。

物质财富的意义是有限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反映历史的作品,挥金如土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钟南山院士,抗击非典的功臣,今年的新型肺炎,钟院士再次前往重灾区武汉协助抗疫,并挽留了无数人的生命。国内疫情缓解后,他又向国外分享抗疫的经验和成果,帮助更多的人走出疫情。这才是我们的精神榜样。

伟人的思想、伟大的著作,它可以服务社会、流芳百世、光耀千秋,精神财富的意义是无限的。

最后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各种新事物不断浮现在人们眼前,这本该是个值得欢呼的时代,可贪图享乐的人们挥金如土,忘乎所以。物质财富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精神上的空洞,阶级观念不断加深,所以菲茨杰拉德说这是一个讽刺的时代。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时代必然矛盾重重,危机四伏。

生活的真谛不就是平凡吗?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那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孙少安承担起贫困家庭的生计责任,致富后帮助村民摆脱贫困,为村里翻修学校。孙少平不因贫穷而自卑,他努力读书,期望见识外面更大的世界。他敢爱敢恨,敢于地追求家境优越的田晓霞。

我们都是物质生活中平凡的人,是精神追求让我们变得不平凡。

参考:菲次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百科《咆哮的二十年代》《爵士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