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頒發讀書“年度最具影響力獎”,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育兒:頒發讀書“年度最具影響力獎”,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年度最具影響力獎

我今天突然萌生出一個想法:以後每年和孩子一起,挑選出自己在過去一年裡讀過的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書籍,並頒發一個“年度最具影響力獎”。嗯,當這個想法在腦中閃過,我就意識到,這真是太棒的一個IDEA了。


之前時不時在網上看到寶媽提出這樣的問題:“怎麼能培養孩子喜愛閱讀的習慣?”我覺得我今天的這個idea能滿足這個需求,但是這有個前提,父母自己也要閱讀,在家裡塑造一個良好的共同閱讀的環境。


通過這樣的一個年度回顧及頒獎活動,可以預見成人和孩子能獲得以下益處:

1、父母從成人的角度和孩子分享,這樣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吸收到【評價好書的標尺以及父母的所感所得】,進而能激發孩子對父母所讀的書籍的興趣;

2、孩子通過這樣的活動,學會了從書籍中吸取智慧和橫向對比的能力;

3、父母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以及心智發育進展;

4、全家參與營造讀書環境,既能有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又能實現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5、可以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6、年復一年的的書籍清單積累,見證了孩子、父母的成長路程。這些書單,在未來可以解答“我為何會成為今天的我?”

總之好處很多,如果讓你來想,可能還能補充一堆。(如果你想到更多的益處,不妨在留言跟我分享)


這個活動大家還可以擴大些,比如如果你小孩喜歡攝影,那你們不妨每年挑出“最讓你感動的10張照片”然後頒發“年度最具影響力獎”。以此類推,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習慣或需求,制定貼合自己家庭的年度回顧活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育兒:頒發讀書“年度最具影響力獎”,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回顧2019年,我的年度“最具影響力獎”頒發給《富爸爸窮爸爸》

這本書其實在2017年就有看過一次,但是當時沒有很大感覺。2019年重看了一遍之後,感觸非常的深,所以當時又看了這個系列的《財務自由之路》。


很有意思的是,我之前看到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雞湯”,認為說得很好,但是沒有實踐意義。而我在17年看這本書的時候,心理並沒有產生很大的觸動。


那問題就來了,這究竟是不是一本好書呢?有時候我們為何對一本“被很多人推薦”的好書無感呢?


可以肯定的是,《富爸爸窮爸爸》絕對是本好書。從市場方面來看,出版幾十年在多國的銷售情況,檢驗了它的價值。

《富爸爸窮爸爸》 1999年4月,首次在美國出版,僅僅半年時間就創下了銷售100萬冊的佳績;2000年3月,韓語版面市,2個月內銷量就達到25萬冊;中文版於2000年9月面市後,連續18個月蟬聯全國圖書銷售排行榜第1名,連續兩年半名列暢銷書排行榜前10名。時至今日,這本書的銷售勢頭依然有增無減,仍穩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前10名。


育兒:頒發讀書“年度最具影響力獎”,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富爸爸窮爸爸》


那為何有些人覺得它是純粹的雞湯呢?我認為有3個原因:

一是讀者可能沒有處在人生或職場瓶頸期,所以對裡面的一些主張沒有感知;

二是讀者只是字面上去讀完了整本書,但對作者的提出的觀點沒有深入剖析和反觀(觀照自己);

三是讀者讀了作者的觀點,但是沒有“真信”。我認為第三點是最重要、影響最大的。


17年我讀這本書,上述一、二點兼有,所以基本無感。而19年初我再讀這本書,三點我都打通了,所以那時它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和認同感,我意識到,對於我來說這真是一本寶藏書籍。


那19年,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我真正能對書觀照自己,產生了“真信”的力量呢?


其實2018年我是升職,管理著8個人的一個部門。但是升職並沒有帶來更大的幸福感,生活反而過得日益緊繃,更高頻率的加班,每天重複著昨天的生活,我想“一眼能看到自己後半生的日子”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而我也觀察到公司裡的高層領導,顯然他們比我們這些下屬更繁忙疲憊。那段時間我對職場產生了質疑和厭倦,對未來自己何去何從也深感迷茫。


幸運的是,就在這時候,我又拿起了《富爸爸窮爸爸》。而這次閱讀,讓我深刻認識到了職場打工的本質和陷阱,並對書中傳達的理念和觀點產生了“真信”的力量。


這本書中以下幾點對我影響很大:

  • 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其工作;
  • 職場安全是陷阱,這種“偽安全”讓我們像倉籠裡的小白鼠,無法停止,越忙越無法自拔;
  • 認識負債和資產的本質區別;
  • 增加資產,減少負債;
  • 多象限獲得收入(僱員、自由職業者、投資家、企業家);


那讀一本書,怎樣才叫“真信”?


知行合一才能稱為真信,首先知道它是對的,其次按照它的主張去行動,唯有兩者都滿足,那才叫“真信”。


2019年,初步梳理自己的人生目標之後,我辭職換了份工作(多方權衡,為了實現計劃的權宜之計),同步著手啟動了計劃內的事務(未來自己計劃要做的事業)。同時,我發現自己購物慾望(尤其是買衣服)逐漸降低,學會了著眼於長期利益,短期慾望延遲滿足。並且,我和錢生認真客觀審視了2018年底的一次房產“投資”,雖然鬱悶的發現正如羅伯特清崎所講的“大多數人消費實際上是增加‘負債’,卻誤以為是在投資”,但我們已能平靜的接受現實,當花錢買了一個教訓。而以上這些行動,正是因為我對這本書的“真信”力量產生的效應。


所以,當我們閱讀一本書產生極大共鳴的時候,別忘了還差知行合一中的“行”這一步。




以上內容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idea和我2019年的“年度最具影響力獎”書單,歡迎您在留言中分享您的“最具影響力”書單以及你們之間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