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丨高中語文名句名篇情景默寫60題!

1. 《論語》中孔子所說的“ 見賢思齊

焉 ,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兩句用在黨員身上,就是要向先進典型學習,加強自身修養,而對於反面典型要對照反省,引以為戒。

2.李白在《蜀道難》中通過描寫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嘆息來襯托蜀道之高險的句子是“ 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

3.《逍遙遊》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句子是“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

4.《岳陽樓記》中能體現岳陽樓長聯上“範希文兩字關情”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5.蘇軾在《赤壁賦》中“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用比喻手法感嘆生命之短暫,個體之渺小。

6.莊子在《逍遙遊》結尾中列舉出三類人的“無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遙的句子是(任答一類人即可):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7.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兩句,表達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8.王維在《使至塞上》一詩中,描繪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9.《愛蓮說》中作者以菊花與蓮花作對比,指出蓮花是花中君子,描寫菊花的句子是:“

菊,花之隱逸者也。

10.為人處世很難做到兩全其美。《魚我所欲也》中,孟子認為在處理“生”和“義”兩者的關係時,我們應當做到“ 二者不可得兼  捨生而取義者也

1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痛惜後人不知汲取教訓,必將讓再後來的人為之扼腕嘆息的句子是: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12.《離騷》節選的開篇兩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表現了詩人極度苦悶、難以排解的心情,為下文情緒的抒發奠定了基調。它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樣,語文月刊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13.《師說》中強調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年齡大小無關的兩句是: 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14.《詩經·氓》當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後生活,認為錯不在己,於是用“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兩句譴責男子沒有準則,反覆無常,感情不專。

15.《論語》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的句子是: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16.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這兩句,寫出了琵琶女運用豐富多變的技法,演奏當時名曲的情形。

17.屈原《離騷》中“ 眾女嫉餘之蛾眉兮  謠諑謂餘以善淫 _”兩句,用一個美麗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讒毀,以致被君王棄用。

18.劉禹錫《陋室銘》中“ 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兩句,寫出了居室主人擺脫官場俗務後的輕鬆自在,兩耳清靜,又沒有繁瑣的政務勞累自己的身體。

19.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兩句,描寫白己任憑小船飄蕩而越過廣闊江面的情景。

20.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以灑酒祭奠江月的豪舉來抒發人生似夢,壯志難酬的感嘆的句子是:

 人生如夢 , 一尊還酹江月 。

2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了導致亡國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則無法家拂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

22.《次北固山下》中,王灣用擬人的手法,表現時間飛逝的句子是:“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23.《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採納了鄒忌的勸諫,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廣徵諫言,臣民們如果能做到“ 能謗譏於市朝  聞寡人之耳者”就可以受到下賞。

24.《小石潭記》中“ 俶爾遠逝 , 往來翕忽 ”兩句寫出游魚自由自在輕靈遊動的姿態。

2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江州司馬青衫溼 ”一句來含蓄表達聆聽琵琶女歌唱後的悲傷之前,它在後世成了表達悲傷悽切的代名詞。

26.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舳艫千里 , 旌旗蔽空 ”兩句概括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而下的軍容之盛。

27.白居易《琵琶行》中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繪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態,她調絃校音,信手彈來。

28、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表現老人孩子都悠閒快樂的句子是“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29、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麼才能得到千萬間高樓大廈,能夠“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30、屈原《離騷》中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兩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賢、願保持清白獻身正道的決心。

31、《逍遙遊》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指出順應天地萬物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3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自己被貶後,無論春天江花盛開還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獨自一人喝酒的兩句是: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33、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表現“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飽學之士,沒有無學之輩”的兩個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4、莊子《逍遙遊》通過舟對水的依賴來說明大鵬鳥的飛翔對風的依賴的句子是“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35、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精神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6、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描寫周瑜指揮赤壁之戰時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37、《琵琶行》中,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借動物的鳴叫聲表現環境氛圍的荒涼悽清的句子是“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38、《赤壁賦》中,寫蘇子扣舷而歌,抒發其嚮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悵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39、《行路難》中,以四個連續的動作,表現詩人面對美酒佳餚,內心依舊苦悶抑鬱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4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側面描寫和襯托了琵琶曲無窮的藝術魅力。

41、范仲淹在《漁家傲》中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兩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業未建的焦慮。

42、在《詩經·氓》中女子傾訴自己從早到晚、終日操勞的兩句詩是“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43、在杜甫《春望》中,寫用手撓發、頭髮稀疏,甚至連發簪都挽不起來的詩句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4、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詞人描繪歷史英雄人物征戰沙場、所向披靡的名句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4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岑參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表現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紛飛,一夜之間好像樹上開滿了潔白的梨花的景象。

46、李白在《行路難》中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象徵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47、蘇軾《赤壁賦》中的“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常被用來勉勵人們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48、李商隱的《錦瑟》一詩由思憶青春年華起筆,寫得如夢如幻,最後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表示追夢已醒,只是當時不甚分明。

49、歌德說:“善於捕捉機會者為俊傑。”語文月刊杜牧在《赤壁》中說周瑜的獲勝是機遇所致,其中表達這種看法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50、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且認為後天學習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勸學》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勸勉人們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勸人為“善”,文中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可見。

51、《琵琶行》中點明詩人秋夜送別友人這一事件並渲染出悲涼氣氛的詩句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52、《出師表》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53、《阿房宮賦》中作者潑墨寫意,粗筆勾勒。言阿房宮佔地之廣,狀其樓閣之高的句子是:“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5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登高》一詩對此有直接描述,這個句子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55、青年擔當著國家社會興盛的重責,應當以《論語·泰伯》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自勉。

56、《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常被用來表達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時而產生同病相憐的感慨。

57、陸游在《遊山西村》中,用“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兩句,描寫了慶典將近,音樂不斷的熱鬧景象,也反映了當時純樸的民風。

58、《詩經·氓》中表現女子對氓因婚事推遲而進行解釋的兩句是“匪我愆期,子無良媒”,表現了女子的溫柔善良。

59、《詩經·氓》中以比興手法暗示自己愁思無盡,且對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60、蘇軾在《赤壁賦》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高考丨高中語文名句名篇情景默寫60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