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陽縣教學研究室教研員楊曉峰:快速轉換思與行 精準銜接教與學

楊曉峰

楊曉峰,千陽縣教學研究室教研員,一級教師,陝西省教學新秀,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中國教師報》《陝西教育科研》等報刊發表,多次主持、參與市縣級課題研究。

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省陸續做出開學復課決策,讓家長、教師、學生期待已久的開學季終於來到了。開學準備按照教育部《幼兒園、中小學、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有關要求,“一校一策”制定開學方案和應急預案,紮實做好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同時在教學工作上要做好統籌兼顧。正式開學之後,學校必須理清各方面工作頭緒,迴歸到“以教學為中心”,做到疫情防控和教學工作“兩手抓兩手硬”。

首先是學校教學管理層面,應及時調整學校教學計劃,統籌本學期剩餘教學時間,系統安排教學任務。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利用網絡平臺召開教師會、學生會、家長會,明確本學期教學時間安排及教學任務,特別是週末、暑假的調整等,實現各方思想和角色轉化,達成迴歸教學的共識,形成心平氣靜搞教學的局面。雖然開學後教學時間緊,但在課程設置上要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要求,開齊開足課程,不能應上文化課而擠佔體音美課程,確保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可以增設心理輔導課,對疫情造成的學生心理傷害問題進行疏導和干預,充分發揮課堂“育人”“育心”功能,確保學生身心健康。

其次是教師層面,趕快從懈怠的假期狀態調整到日常教學狀態,按照學校教學計劃,制定和調整自己的學科教學計劃,整合本學期的學科知識點,合理取捨教學內容,合併單元或章節知識,力爭讓自己的本學期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精當,不因課時壓縮而造成知識的遺漏。開學前,可以利用網絡測試平臺對假期學生線上學習情況進行摸底測試,老師線上閱卷,通過閱卷系統彙總分析摸清學生學情。開學後,依據測試結果找準教學起點,照顧不同層次學生,不讓大部分學生在課堂重複性學習,根據課堂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進度,提高學生在校時間的有效利用,珍視學生學習的新鮮感和探究欲。畢業班面臨高考、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開學後,老師可以用思維導圖、知識樹圖等工具把假期學過的內容快速梳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建構知識整體框架,為全面復課打好基礎。面對壓縮的教學時間,不能只為趕進度而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多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課前吃透教材,研讀課標,精備知識點及重難點;課堂多發揮合作學習、小組學習、信息技術輔助等有效教學方式;課後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學優生與學困生結對幫扶等方法持續跟進,全時段關注學生學習,全方位服務學生學習,努力提高教學實效,合力提升教學質量。

最後是學生層面,提前調整作息時間,準備好開學學習、生活用品,儘快適應學校學習、生活,從思想上、行動上回到學習的軌道上來。開學前,線上教學因學生網絡學習硬件、家庭學習環境、個人學習自覺性等因素影響,勢必出現學習效果兩極分化、學習困難增多的現象。開學後,快速調整好學習狀態,主動向老師、同學請教,利用課餘給自己的學習開小灶,努力彌補,潛心學習,把失去的學習時間趕快彌補回來。

面對開學季,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們要快速轉換思與行,精準銜接教與學,趕快回歸“以教學為中心”,努力擔當起我們教與學的主業,確保開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