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千陽縣南寨鎮水泉小學教師李軍萍:向“災難”學習成長

李軍萍

李軍萍,陝西省2019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獎勵計劃培養對象,任教於寶雞市千陽縣南寨鎮水泉小學 。

庚子年初,一種叫做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在神州大地肆虐,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社會最“美逆行者”、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勇往直前,我們取得了防疫階段性勝利,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教育抗疫、在線教學”,教育人在踐行、在思考。教育不只發生在學校,學習也不限於課堂。教會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學生生命成長更重要!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疫情中線上教育教學,引導讓學生從生活、社會中汲取成長的養分,懂得向災難學習生活、學習做人,在逆境中學會擔當、健康成長。

懂得感恩。首先,要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我們創造了衣食無憂的生活。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不得不停下飛奔的腳步,放下躁動不安的心,陪父母聊聊家常,體會下為人父母的艱辛;陪孩子讀讀書,理解下孩子成長的不易。其次,要感恩國家。有國才有家,國是最大家。是我們的祖國母親為我們創造了今天幸福的生活,為我們提供了安全溫暖的生活環境。尤其是在這次疫情我們看到的中國精神、中國速度、中國模式。我們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是我們的幸運。最後,要感恩所有的逆行者。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從來沒有被災難打倒,反而更強大,這是因為我們永遠有一群向死而生的最美逆行者,他們不怕困難,不懼死亡,面對災難只知衝鋒。這就是中華民族的韌勁,這就是中華民族的魂。感恩,我們有這樣的一群人。

學會尊重。尊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說的簡單點就是學會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早晨,當父母催我們起床吃早餐時,雖然我們很累,此時不想吃,但我們可以給父母一句衷心的感謝,尊重他們的絮叨和付出,因為這都是愛。中午,當我們看到為了大家安全,義務在大門口值班的防疫工作人員時,請給他們一些理解和感謝,尊重他們的無私與付出,因為這都是奉獻。晚上,當我們靜思是什麼讓自然變得易怒、脆弱時,也請給自然一些尊重與理解,撿起一塊垃圾,清潔一滴水源,愛護一棵樹木,保護一條河流,因為這都是責任。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什麼是必然的,只不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罷了,請給他們理解,請給他們尊重,尊重他們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命。

敢於合作。合作是人類成長的捷徑。從遠古時代的圍獵,到中世紀的耕作,再到現代的生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合作,往往合作的程度越高就越反映著當時的時代越文明。因此,作為學生,更應該學習這種能力。首先,合作是自我發展的需要。我們每同學的進步、成長,它不會自然而然的進行,需要通過我們的主觀努力,讓成長更有價值。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和父母合作獲得溫馨的成長環境,需要和老師合作習得成長的知識,需要和同學人合作獲得成長的技能;其次,合作是社會進步的需要。社會作為一個大熔爐,它不僅在成就各種人才,更重要的是在進行自我革新和進步。社會為各種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而這些人才和人民一道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最後,合作是種群進化的需要。人類之所以能創造世界,創造文明,佔據食物鏈最頂端。很重要的一點是人類懂得合作,敢於向危機挑戰。在所有的生物裡面只有人類會主動的去面對危機,認識危機,進而戰勝危機,以此來贏得種群的延續和發展。其它生物只會被動接受叢林法則,進行優勝略汰,不會主動選擇。

學會成長。成長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快樂的事。有時候甚至要付出血和淚。然而成長不會因人們的意願停下來,但會因為人們的努力而改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堅持和努力。有心理學家做過研究,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堅持21天,到85天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伴隨你一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等待。居家學習在線教育已近兩個月,教師、家長共同為孩子的成長搭建平臺,營造環境,引領生命成長。成長需要等待,需要我們慢慢下來,等待靈魂蛻變。

泰戈爾說:“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新冠疫情,它有‘危’,也有‘機’,只要我們敢於向災難學習,就能最快成長。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