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冬天到春天 這裡始終火熱

從冬天到春天 這裡始終火熱

3月19日,本報十四運會新聞宣傳中心記者採訪西安奧體中心的建設者。本報記者 張江舟攝

作為西安奧體中心建設現場的總工程師,陳發從2017年西安奧體中心啟動建設至今,每年春節都是在工地上度過的,而今年的春節尤其讓他難忘。

“面對疫情,我們克服重重困難,以確保按時高質量完工。這份經歷值得我用一生時間去回味。”

今年30歲的陳發,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疫情肆虐那段時間,他既要面對進場工人大幅減少的困難,又要經受工地疫情嚴格防控帶來的精力透支。白天,他和工友們在工地上指導各工序作業、監督工人自身防護;晚上,他們討論施工進度、調整施工方案。他們制定了“三班倒”的詳細施工方案,努力克服疫情對工程進度帶來的影響。雖然家在西安,但整個春節和之後很長時間,陳發都沒能回家。

作為2021年十四運會開、閉幕式和大量重要賽事的舉辦地,西安奧體中心是十四運會最重要、關注度最高的場館,也是為數不多沒有因為春節和疫情停工的十四運會場館之一。目前,該場館的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

“全國運動會是我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盛會。能參與其中,為十四運會貢獻一份力量,我深感光榮。”陳發說。

在西安奧體中心建設現場,和陳發一起直面疫情、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一線建築者還有500多人。他們放棄了春節和家人團圓的機會,懷揣著對遠方親人安危的掛念和對十四運會場館建設的使命感,把汗水揮灑在這片火熱的建設工地上。

建築工人張文國的家人都在安康市。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對他來說特別難熬。“這次的疫情這麼厲害,我們沒回家的工人每天忙完工作最關心的就是疫情的發展,最擔心的就是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工地封閉施工的那些日子,張文國每天都要給家裡打幾次電話問平安。對他和工友來說,這個沒停工的工地就像一座被隔絕的島,外界的疫情消息時刻牽動著他們的心。“任何一個疫情防控中的好消息,都會讓我們歡欣雀躍、奔走相告。現在情況好起來了,我們懸著的心也都放下了。接下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是最緊要的事。”

楊巧麗今年43歲,在工地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後,她主動申請參加消殺工作。西安奧體中心建設現場的消殺工作可不是個輕鬆活兒。從室內到室外,楊巧麗每天要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揹著25公斤的消毒藥水,步行近10萬步,工作超過10個小時。含氯消毒劑的刺鼻味道也讓她吃足了苦頭。像楊巧麗這樣的消殺人員,在西安奧體中心建設現場還有20多位。

工人楊林,春節前本已安排休假,看到疫情嚴重了,主動放棄休假,投入大摸排、消殺防疫工作中,起早貪黑搶著幹活兒。工友們都對他的敬業精神很佩服。

工人王師傅,幹活時手指頭被石頭夾破了,血流如注。他在醫務室簡單包紮後又立刻回到工地,堅守崗位不休息。他說:“輕傷不下火線。想想那些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生護士們,我這算啥!”

……

在已經過去了的那個寂靜的冬天,西安奧體中心建設現場的機器轟鳴聲沒有停止過,是建設者們不斷用行動向外界傳遞著堅強、溫暖的音符。

在對希望的堅持中,春天來了。本報記者 張江舟 見習記者 侯倩 盧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