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与便秘也相关?看看中西医对“肺与大肠”的认识

中医学有一些“难以置信”的理论,确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医学理论将人体内脏器官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肺与大肠都属于同一系统,即“肺与大肠相表里”。

该理论始归于《黄帝内经》“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合”即相符合之意。肺与大肠相符合,可理解为肺与大肠生理功能相互作用。

很多人都能理解“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等内脏器官在功能上密切相关,但“肺与大肠”,一个在上——“胸部”、一个在下“腹部”,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内脏,功能上又是如何发生关系的呢?

咳嗽与便秘也相关?看看中西医对“肺与大肠”的认识


中医看肺与大肠的关系

中医认为而肺与大肠的关系可从3方面来理解:

1.从结构上看

肺与大肠在人体内的位置,肺居胸中在上,大肠居腹在下。

如《灵枢九针论》曰:“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灵枢官能》曰:“左右上下,阴阳表里”。所以中医在结构上认为肺为表,大肠为里。

2.从生理功能看

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肃降,行气于腑,腑气通降,可传导糟粕,实现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的功能。其次,大肠为六腑之一,腑气通降,则秽浊之气从大肠而出,保证肺气升降正常。

肺可以行气于大肠,使肠滑而传导有力,帮助大肠完成排便的生理功能;大肠也能使肺得精气通畅。肺肠俱属同一系统,其气机相通,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具有协同性。

咳嗽与便秘也相关?看看中西医对“肺与大肠”的认识

一般外感病邪,人发病顺序是先肺与后大肠。

外邪侵袭人体,皮毛最先受邪,内舍于肺,形成肺卫表证;若表邪不解,传入于里,可出现腹满燥实等胃肠里实证。也就是说,若表邪在肺与皮毛没有化解,可内传入里,出现腹满燥实等胃肠里实证,治疗多从通肠着手。

例如里热内实的咳喘病人,多日不大便,里实壅盛,导致膈肌上抬,也会压迫肺脏,引起咳喘,这时候用通下功能中药治疗,咳喘自然得到缓解。


现代医学证实肺与大肠关系

现代医学也印证了肺与大肠密切相关。

咳嗽与便秘也相关?看看中西医对“肺与大肠”的认识

《Science》在2018年1月5日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

“参与机体的稳态、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理过程的天然淋巴细胞,会从肠道迁移到肺部参与肺部免疫反应。”

简单的说,大肠有问题,肺肯定也会受影响;同样,肺功能恢复的话,在大肠功能上也会有体现。

这和《黄帝内经》讲到的“肺和大肠相表里”的说法不谋而合!

咳嗽与便秘也相关?看看中西医对“肺与大肠”的认识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成员、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是一位西医,他对“肺与大肠相表里”也有着深刻认识。

“我发现中医很多提法与现代医学有共通之处,比如重症胰腺炎的病人,肚子很胀,肺呼吸也不好。我们把腹胀解决了,结果发现肺功能也跟着改善了。其实从西医的角度看,腹胀物理因素对膈肌的影响加重了肺的功能障碍,腹胀时肠道大量堆积毒素也会加重肺损伤,所以把肠道问题解决了之后,肺功能也就跟着改善了。两者说法不同,但是原理却是贯通的。”


杏仁,对肺与大肠都有作用

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止咳化痰,可用于咳嗽气喘等证;另一个则是润肠通便,可用于肠燥便秘等。而这两个主要功能,也最佳诠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

咳嗽与便秘也相关?看看中西医对“肺与大肠”的认识

【苦杏仁】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等证。

【甜杏仁】

甜杏仁,性平,偏于滋润及养护肺气,作用缓和,其润肠通便之功效较苦杏仁更为显著。并能润肺,宽胃,祛痰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或津伤、便秘等症。

注意:

苦杏仁不单独使用、不过量使用、不生食,久煎、炮制、配伍合理,基本不会中毒。

苦杏仁中毒,可以用杏树皮和/或杏树根煎汤服用来解救。

使用杏仁的时候,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一般不要服用。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视具体药品并参考病情变化而定。


【循草木清香,行健康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