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海明威曾說過: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人長一張嘴,不光是為了吃飯呼吸,更重要的是說話。說話是本能,但沉默是一種本事。一個人心中把握得住分寸,便會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

所以說,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並不是會說話,說好話,而是懂得在適當的時候選擇閉嘴和沉默。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看破不說破,生活好好過

在《孔子家語》中記載著這麼一個故事:

孔子和弟子們外出,天要下雨,可是都沒有帶傘,正好路過子夏的家。

子路提議道:“咱們到子夏家借把雨傘吧!”

孔子連忙攔住子路,說道:“不要去,不要去。子夏這個人我瞭解,他十分護財,他的東西別人是解不出來的。”

子路說:“我能把我的東西拿出來與朋友共同享用,就是用壞了也不心疼。難道老師借把雨傘用,子夏都不肯嗎?”

孔子回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接著又感慨地說到:“咱們不能硬讓人家去幹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只有這樣,咱們大家相處的時間才能長久!”

本來是可以順道去弟子家借傘用的,但孔子的想法是:子夏這個人比較吝嗇,如果是自己借的話,他不給我,別人會認為他不尊重師長;借給我,他肯定又會心疼。既然子夏惜財,那我們就不要為難他。否則相處久了,難免會心生隔閡。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人各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交際中,我們要順著他人的特點,照顧他人的感受,不能強人所難,不能讓人家做不想做的事,別人知道你體貼他,自然會反過來替你著想。

孔子看透子夏的吝嗇,但孔子沒有指責他,反而表現出一種理解和寬容。我們要學會這種寬容,學會去容忍別人的缺點,不至於讓別人難堪;如何與別人和諧共處,就是需要這種看破不說破的態度。看到別人的缺點,卻不說破,並且能夠在生活中忍讓別人,這就是一個人高修養的做法。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沉默真的可以帶來金

沉默是金這個詞,我們每個人都聽過,但你知道,沉默真的能帶來金錢嗎?下面我就講一個沉默是金的故事。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髮明瞭自動發報機之後,他想賣掉這項發明以及製造技術,以把賣掉的錢用來建造一個實驗室。因為不熟悉市場行情,不清楚這項技術能賣多少錢,愛迪生便和夫人米娜商量。米娜也不知道這項技術究竟能值多少錢,她一咬牙,發狠地說:“要兩萬美元吧,你想想看,一個實驗室建造下來,至少要兩萬美元。”愛迪生笑著說:“兩萬美元太多了吧?”米娜見愛迪生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說:“我看能行,要不然,你賣時先套套商人的口氣,讓他先開價,然後你再說價。”

當時,愛迪生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發明家了,紐約的一位商人,聽說這件事情後願意買愛迪生的自動發報機和發明製造技術。在商談時,這位商人問到價錢。因為愛迪生一直認為兩萬美元太高了,不好意思開口,於是只好沉默不語。這位商人幾次追問,愛迪生始終都沒好意思開口,正好他的愛人米娜上班沒有回來,愛迪生甚至想等到米娜回來以後再說價錢吧。

最後商人終於忍耐不住了,說:“那我先開個價吧,十萬美元,怎麼樣?”這個價格大大出乎愛迪生的意料,愛迪生喜出望外,不假思索地當場就和商人拍板成交。

後來,愛迪生對她妻子米娜開玩笑說,沒想到晚說了一會就賺了八萬美元。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其實沉默往往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但像愛迪生似的沉默可以賺錢畢竟是少數。我想說的是適當的沉默是必須的,但如果是無端的默認和妥協,那就是不應該,那種不是沉默,是懦弱。任何時候,在原則問題上,我們一定要據理力爭,不要認為所有事情只要沉默就可以換來好的結果。往往結果恰恰相反,你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壓和欺負,這種時候,沉默可就不會換來金錢,而是換來委屈和屈辱。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沉默,是最好的辯解?

悠悠眾口,難悅難調,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生活中的那些小的誤解,常常伴隨我們左右。你要知道“即使你躺倒讓別人踩在你身上走,別人還會抱怨踩得不舒服。”有時候,友善會被別人詮釋為諂媚;謙虛會被別人理解成虛偽。

假如你有彪悍的人生,那不需要解釋,選擇沉默就是最好的辯解。層次不同,就不必爭辯了,清者自清的道理,留給時間去證明。給不懂得我們的人解釋再多,無非也是對牛彈琴,而他們的謬論還會不停不休,何必呢?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適時沉默,不是懦弱,更不是逃避和妥協,而是生而為人所有的最高的修養,更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