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第一次爆发,致死率一直高达70%左右


狡猾的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第一次爆发,致死率一直高达70%左右

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埃博拉病毒,也被翻译成“伊波拉”病毒,第一次被人类发现,是在1976年苏丹南部和刚果(金)附近的埃博拉河流地区。

当时,埃博拉河流地区的55个村庄数百人被感染,大多数人都死于这场疾病。自被发现以来,埃博拉病毒已经在人类社会爆发过多次,咱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几次爆发的具体情况。

第一次爆发在1976年的苏丹和刚果(金),苏丹地区一共发病284例,死亡率高达53%,造成151人死亡;而在刚果(金)地区,有318人被发现感染埃博拉,病死率甚至高于苏丹地区,为88%。

关于这种病毒的致病原理,相关资料显示,埃博拉病毒首先会侵入人体,随后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人体的各大器官都是埃博拉病毒的藏匿地方,它们大肆破坏器官,导致器官发生变形、衰竭、坏死,紧接着人体的各个器官就会被分解。


狡猾的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第一次爆发,致死率一直高达70%左右

到此为止,人体内部系统全部紊乱,受到严重损坏。感染者随即内出血,紧接着,七窍流血,甚至,被分解的器官会从口中溢出。

最终大脑受损严重,病人不堪折磨,很多人会在两天之内迅速死亡,死相极其难看凄惨,因此,埃博拉病毒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祸不单行,埃博拉再次肆虐苏丹。1979年,苏丹发现33例感染患者,最终22人死亡,死亡率67%。

第二次大规模集中爆发,发生在1994年的加蓬。1995年刚果(金)也再次出现,随后的一年间,这两个国家多次发现埃博拉的身影,每次爆发所感染的人数大致都在300-400左右,平均死亡率为72%。

第三次发生在21世纪初的前五年,乌干达、刚果共和国、加蓬三个国家多次爆发,共造成800多人感染,平均死亡率约为74%。


狡猾的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第一次爆发,致死率一直高达70%左右

截止第三次爆发,不少地区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都被发现生前曾接触过黑猩猩,或者其它哺乳动物的尸体,紧接着就被发现患病。

甚至,不知情的人去参加葬礼也被感染,一时间,埃博拉出现的地区,和患者接触过人,都被全面隔离,那些村庄也成了死亡之地。

距离现在比较近的一次爆发,发生在2014年。涉及地区有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国家,西非地区成了重灾区。

2014年4月1日到14日的10天之内,被发现的168位感染者中有108人死亡。一直到2014年的7月份,这次埃博拉爆发造成了近700人丧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埃博拉病毒还在持续传染人类。


狡猾的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第一次爆发,致死率一直高达70%左右

同年9月末,非洲地区有至少3000人死于埃博拉,同时有超过两万人被感染。2014年末,死亡之神埃博拉突然销声匿迹,这一次大规模爆发告一段落。

本以为刚过去没多久的埃博拉会沉寂一段时间,但是没想到,2018年到2019年间再次爆发。这次发生在第一次爆发的国家,刚果(金),从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先后有近3000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2006例,死亡率近70%。

至此,埃博拉病毒的大规模爆发才告一段落。人们普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爆发规律大致是每10年发生一次,但是最近的两次爆发却证明,埃博拉的爆发似乎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

咱们也说了,这几次是埃博拉在短期内集中爆发的案例,在全球,不少地区都会或多或少出现埃博拉的踪影,有的是埃博拉病毒高致命性的种类,有的是其他比较温和的种类。

譬如,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发现埃博拉的踪迹,一时间造成极大恐慌,并且感染了实验室科学家。


狡猾的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第一次爆发,致死率一直高达70%左右

索性,当时的这一埃博拉病毒种类对人类并无致命性,否则,发生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后果不堪设想。

埃博拉是人类历史上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迄今没有疫苗,患者一被感染,相当于给自己判了死刑。

不过唯一令人感到些许安慰的就是,埃博拉病毒由于致死率极高,发病症状严重且明显,一经发现就会被人类彻底隔离。

而患者还来不及传播病毒,就已经七窍流血而死,这也就造成埃博拉很难在短期内席卷大面积地区。不过,说这种病毒是最可怕的病毒,也是毫不夸张的。


狡猾的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第一次爆发,致死率一直高达70%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