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 ......... 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就是個錯誤。

..... —— 尼 採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寒風凜冽中,一位佇立在街頭賣藝的老人,淡定從容地望著匆匆忙忙的行人,帶著一種憂鬱卻不憂傷的情調, 緩緩唱起了那首人們熟悉的愛爾蘭歌曲《你鼓舞了我》,歌聲飄蕩在熙熙攘攘的街頭,就像空中傳來了一種唱詩般的聲音,又彷彿一股暖泉穿透寒風流進了人們的心田,行人們紛紛駐足,驚奇地看著這位略顯蒼涼孤獨、卻又不同凡響的老人。沒有突起的舞臺烘托、沒有聚光燈的光芒照耀,只有他那傾訴般的歌聲震懾著人們的心靈,只有他那豪氣凜然的身態觸動著人們的心絃。天空飄起了雪花,黃昏時分的惶惑蔓延開來,狹窄的街道上,迅速的圍起了一個觀眾圈,在一片靜默和肅然中,人們凝視著場地中間那卓然不群、鬍鬚花白的歌者,就像看著上帝派來的一個使者,又像看著一個受難的聖徒一樣,在呼嘯的寒風中,聆聽著那低沉哀婉、又悲歌高亢的風中傾訴

……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心中有神氣自華,一曲悲歌動天地 。這是一位年過半百、孑然一身的老人,在一種落魄的場景中,卻以一種氣宇軒昂、優雅自若的形象,用自己發自肺腑的歌聲,和上帝的一段交談與傾訴 ……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這是一段僅僅4分多鐘的視頻演唱,通過互聯網迅速傳遍了世界,我不知有多少人為之動容,但我看完老人的演唱後,真的是良久無語,說不出的悵然中又有著一種心靈的顫慄與沉思。


正像視頻開頭介紹的,這不是一場普通的街頭演唱,通過視頻,我們知道老人叫馬丁.赫肯斯 (Martin Hurkens),曾以57歲的高齡奪得了2010年荷蘭好聲音的冠軍。 頭上的光環並沒有改變馬丁的命運,這位擊敗了無數美妙歌喉的老人,仍然回到了他的世界,重新回到了街頭,繼續與他心中的上帝相伴為生。


於是,便出現了寒風中街頭賣唱的那悲憫卻又動人的場景 ……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後來我才知道,馬丁·赫肯斯並不是專業歌唱家,而是一位麵包師,失業之後才開始靠賣唱為生。這樣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在生活的煎熬中,正像歌中所唱的

有您的鼓勵,所以我能攀上高山;有您的鼓勵,所以我能橫渡狂風暴雨的大海 。他靠音樂汲取了戰勝生活磨難的勇氣和力量,靠信仰獲得了籠辱不驚,生活如舊的泰然自若。就像貝多芬說過:領悟音樂的人,能從一切世俗的煩惱中超脫出來 ……

這是一首宗教歌曲,其中有的歌詞也是來自 《聖經》,是對上帝的讚美與感恩,是人和神的心靈交流,是自我與音樂的情感融合。歌聲成了人和上帝之間的精神紐帶,歌聲成了用旋律和歌詞組成的祈禱。是用音樂組成的彌撒,把歌曲化為了聖餐。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對這首歌,其實我們並不陌生,我曾聽過小提琴家安德魯 . 瑞歐音樂會上的提琴演奏,也聽過神秘園(CD碟)的愛爾蘭歌手布來恩 . 肯尼迪和黑人歌手翠茜 . 坎柏奈勳的雙人演唱,後來又聽過凱爾特女人樂隊 (Celtic Woman) 的女聲合唱,以及由中國童聲夢想合唱團與愛爾蘭歌手尚恩

. 斯蒂芬 . 菲南合作的演唱, 說實話,都沒有馬丁· 赫肯斯這樣的感人肺腑,都沒有像這樣讓人眼眶溼潤。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愛爾蘭歌手 尚恩.斯蒂芬.菲南的演唱

這首歌曲給人的浸潤,不在於歌手的歌喉怎樣,更在於他的遭遇、心境和人生的苦樂悲歡,閱盡世事的滄桑辛酸,是否都化為一種心聲的流淌,都化為一種情感的綿延傾訴。也許在老人的心中,上帝不再是聖堂上那高高在上的神靈,也許已化身為他年輕時心中的戀人;或者是相濡以沫的老伴; 甚至是從旁邊走過的路人。尤其是唱到

我會在這裡靜靜的等待, 直到您出現陪我坐一會兒 ……” 隨著音調的低婉跌宕,那若有若失的懷戀期待,那深情脈脈的柔情,那往事如煙的傷感,所有的悲哀痛苦、絕望傷感、喜悅期盼都交錯在一起,就像等待著一個久別的愛人,全都傾吐了出來。

正因為如此,老人的歌聲,才有一種憾人心絃的力量;才有一種讓人怦然心動的傷感;才有一種靈魂深處的低吟呼喚 ……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我把這段視頻傳給了很多的朋友,同時也把它收藏了起來,如同歌曲一開始所唱的每當我心情低落,我的靈魂如此疲憊,內心苦不堪言的時候,便把它打開,在深夜中靜靜地聆聽著老人那上帝聽了都愴然的歌聲 ……

每當這個時候,手機的音效、音質怎樣,其實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音樂的一種魂魄出現了,我真的會有一種感覺,看不見的主,其實就站在老人的身邊,讓他倚靠著、傾訴著、陪伴著…… 那主甚至也站在觀眾的中間,讓每個人都感覺到了上帝的存在。

歌聲把街頭變成了感化的教堂,喚醒著人們心中的美和善, 無論是年長還是年輕的聽眾,都是滿臉的凝重,有的甚至哽咽了起來。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美國作家斯蒂芬 · 金在他那著名的小說《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名言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

小說被好萊塢拍成電影之後立刻傾倒了整個世界,被譽為當年的奧斯卡無冕之王,獲得奧斯卡獎七項提名,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最有氣勢的十大巨片之一。其實,整個故事就是這首歌曲的最好詮釋,只要你不放棄希望,上帝永遠都會站在你的身旁,鼓舞著你,讓你能超越自己 。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記得著名指揮家卡拉揚在逝世的前一天這樣說道 : “ 任何能夠與音樂相伴終身的人,都已經得到了上帝給予的最大恩賜 ……”

老人不僅得到了上帝的恩賜,我感覺在老人的世界裡,音樂和上帝已經合為一體,音樂便是他的上帝,或者說,上帝已經走進了他的音樂裡。他在歌聲中為自己找到了上帝,也用歌聲幫聽眾找到了他們心中的上帝。

馬丁· 赫肯斯,世界記住了你,也記住了你的歌聲 ……

願上帝與你同在!


風中的傾訴——謹以此歌贈給武漢的同胞們

... 請重溫那上帝聽了都愴然的歌聲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