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青團品春意!唐朝已有青團“專賣店”,傳入南京在明朝

春味何處尋,青團漿麥香。青團是江南地區特有的食物,如果說有一種食物能夠讓春天醒來,非青團莫屬。清明前後是製作、品嚐青團最好的節點,人們用食物承載思念、表達祝願。

吃青團品春意!唐朝已有青團“專賣店”,傳入南京在明朝

青團以糯米粉和粘米粉為基本原料,加油、糖,裹豆沙、芝麻糊搓制而成。青團又叫“艾糰子”,系採集新生的艾草,搗汁染米粉成鮮嫩的青綠色而得名。

著名民俗學家陶思炎告訴記者,青團在唐朝已有,並形成寒食吃青團的風俗。白居易有詩云:“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可見,那時已有專制售青團的店鋪。

陶思炎介紹,青團傳入南京是在明朝,隨蘇杭一帶的移民而傳來。青團適合冷食,能點畫節令色調,同時又甜綿可口,越來越受到南京人的青睞。在南京,除了自家制作外,糕團店、食品廠也應時製售,頗能烘托南京的清明氣氛。

關於青團,民間還流傳著一種說法,和太平軍有關。民間傳說,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被清兵追捕時,當時在耕田的一位農民幫助他化妝成當地農民的模樣,一起耕田。清兵沒有找到李秀成,但是他們並未放棄,於是在村口設立崗哨,進出村子的人都會被搜查。李秀成無法跟隨農民回村,所以這位農民打算自己回家帶些食物給李秀成。他在回家的時候,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靈機一動,立馬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糰子。然後用青草掩蓋住,順利通過村口的崗哨,將食物帶給李秀成。李秀成逃脫清兵的追捕回到軍營後,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這樣漸漸流傳開來了。

這個春天,你吃青團了嗎?記者瞭解到,3月26日到4月6日期間,致力於傳播中華文化,弘揚傳統民俗的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定製了別具特色的青團伴手禮,向購票入園遊客免費發放,讓大家在傳統的味覺體驗中,體會春的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