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房價:一線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你怎麼看?

有人說房價:一線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你怎麼看?

今天有粉絲給我連發四條私信詢問我這個問題,起初我認為他是拿我尋開心,可是從早上六點到剛才一直到八點多給發我,我感覺他當真了,加了好友,探討一翻,感覺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拿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誰說的,又是誰下的這個結論

有人說房價:一線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你怎麼看?

第一件事就是詢問是誰說的這個話,然後這個人是幹什麼的,他有沒有房子。

原來他是昨天晚上和老鄉喝酒,他老呢,在北京打工,過完年那邊企業不開工,也沒去上班,就天天在家,他的論點就是現在看朋友圈發的,某某小區二手房降價50萬出售,能介紹成交者獎勵5萬,然後他就嗨了,就在工友群裡面聊天,大家最後一致認為現在人都沒錢了,有錢人都開始賤賣房子了,房地產要不行了,以後誰買房子誰腦子有問題,然後各種口嗨,這個可憐的傢伙年前才買的房,信以為真,然後大早上起來就一直問我,經過就是這樣。

二:眼界決定視野

有人說房價:一線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你怎麼看?

有個故事說的好,兩個農民聊天說皇帝那個厲害,估計下地幹活都用金鋤頭,這個故事看來荒誕可笑,但是細想一下,身邊這樣的人真的不少。雖然他沒有講皇帝下地幹活用金鋤頭的話,可是他肯定會講一些類似的話,所以當你聽到別人觀點的時候,一定要看這個人有沒有那個能力來做出他講的這個判斷。

就像一個連房子都沒有的人來給你大講房地產肯定不行,未來要降價一樣,你會信他嗎?有多少私憤在裡面,有多少人因沒有房子希望房價大跌,而看笑話的。這值得深思

三:未來房價趨勢如何​請輸入圖片描述首先中國這十幾年的發展,經濟、民生都有非常顯著的進步,同時房地產行業也從剛需走向改善,之前的省與省之間的競爭也逐步變成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前兩年各個城市的“搶人大戰”仍在持續,說白了都是競爭力的表現。

那麼房地產同樣也是如此,這個行業比較特殊一賣的是居住需求,二賣的就是市場潛力,為什麼說房地產的第一要素就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什麼是好地段?好地段就是有大量的人群,有大量的資源,這裡的人有錢,而且在這裡消費,這樣在這周邊的人都能掙到錢,現在資金窪地的效應愈加明顯,錢會往錢多的地方擁擠,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地產需求的方式變了,那些競爭力低的城市就會被市場無情的拋棄,房價定會下跌,好的城市競爭力強的城市則會名利雙收。就像做生意一樣,再好的生意都有人賠錢,再壞的市場也能有人賺錢一樣的道理,說白了就是競爭力的關係。

四:我們如何面對這個紛繁的世界


有人說房價:一線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你怎麼看?

如果你現在已經有房子了,而且已經能夠滿足你的需求,靜下心來,把事業做好,注意資本的保值,把生活過好,注意好身體,未來的經濟可能會比較冷,注意保暖,不要相信那些所謂的快速發財之道。

如果你現在有房子住,但是還想換大的,但是錢不多,如果你有穩定且可持續的收入,可以考慮賣掉小的,貸款買套大的,千萬不要大量負債來投資房產,可以欠銀行的錢,但是不可以欠身邊的人的錢,更不要碰借貸。

如果你現在沒有房子,有能力就買,沒有能力就抓緊時間掙錢,抱怨真的一點也沒有用,不會因為你沒錢而市場變化。也不會因為你可憐而送你套房子。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緊時間掙錢,想盡一切辦法掙錢。

如果你沒有房子而且也不打算買房子,有錢就好好享受生活。看不順眼的人或事兒太多了,不給自己找不自在。

五:買了房子怕下跌,不怕房子怕以後買不起


有人說房價:一線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你怎麼看?

​開發企業能夠承受的下跌最大限度為30%,2019年財報碧桂園、恆大、萬科等毛利率在20-27之前,已購房人群平均能承受的下跌範圍在還完整個銀行貸款房款價值還為正(舉例:房子現在市值100萬,首付30萬,貸款70萬)就是現在賣掉,還完銀行貸款還能把本回來,或者不虧損超過10%,而且未來市場看跌的情況。

所以這樣算下來,普通老百姓對房價的敏感程度比開發企業要高的多,如果房價普遍下降開發企業可以不再開發,申請破產,讓房子爛尾,可是那些貸款買房的人怎麼辦?還著月供,房子不值這麼多錢!相比開發企業孰輕孰重一眼便知。

現在整個的舉措是抑制房價大幅上漲,同時保持一定的增長空間,讓市場的活力保持住。這是房地產市場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