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工廠很多訂單都被取消了,有些要從4月份放假到6月份,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紅恩浩蕩


先說一點,很多工廠的訂單都被取消了是真的,但是並沒有說都要從4月份放假到6月份,不過降薪、裁員、減效基本上是2020年的主流了。

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是中國,也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像塞爾維亞一樣,願意完全照搬學習中國的經驗,所以說疫情在海外擴散的很快,特別是在歐美,可以說是爆發性增長,截止今日,意大利累計確診的病例數已經達到近6.4萬人,預計在未來的4-5天內將會超越我國累計的確診病例,同樣的美國最近幾天也是呈現爆發性的增長,如不控制,甚至可能早已意大利超過我國累計確診的病例,現在歐美主要國家基本上屬於一片狼藉。

我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連續多年進出口總額位居全世界第一,我國沿海很多企業經營完全依賴於外貿出口,更甚者是100%的外貿型企業,另外一部分作為來料加工的企業,其加工訂單也依賴於海外,國外疫情的擴散導致很多外國企業紛紛停擺,相對應的國內的接單就被取消或者暫停,所以目前很多企業均已暫停招工,而且接受員工隨時離職,這跟往年春節後使用紅包誘惑員工返工完全不一樣。

根據國家海關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出口總額17.23萬億元,約佔我國GDP總量的18%,平均以1家企業年1億的出口額計算,就涉及到17.23萬家企業的生死存亡,如果以平均1000萬元的出口額計算,涉及到172.3萬家企業的生死存亡,而這每一家企業的背後,都站著無數的員工。

總結

今年的經濟,註定將是極其艱難的一年,不管是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個人,這種情況下,資金的安全性更加重要,今年堅持“現金為王”,不要盲目參與投資了(有閒錢的另說),目前誰也不知道全球疫情何時結束,我們的工作還可以保持多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保有資金屬於更加穩妥的一種行為。


鯉行者


有些工廠很多訂單都被取消了,有些要從4月份放假到6月份,這是真的嗎?

這個肯定是有真的。並且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停產停工的工廠將更多,將會有很多工廠要轉型。

現在還在家裡沒有錢出去的農民工要提前做好準備。如果你是有工作的,你要確認一下是否在正常生產,不要等過去了說放假了,特殊時期,如果這樣損失有點大了。如果沒有工作的靈活就業人員也要通過自己的圈子先找到工作地點再出去,這樣省事一些,或者今年就近當地選擇就業也不錯的。



現在影響最大的還是外貿出口型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主要靠外貿訂單來維持公司運營的,如今全球抗擊疫情,紛紛採取了“封國”措施,進出口受到極大影響,並且人們都人人自危,身體健康放第一位,其它的都不重要了。

特殊時期,全球疫情爆發,將會有更多的國家為了防控疫情而會竭盡全力保證本國人員的健康,而經濟發展可能會出現減緩。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廣交會延期,對外貿影響很大

昨天,廣東商務廳還是宣佈了廣交會延期的消息。

廣交會是中國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風向標,歷來備受關注。

對很多外貿公司而言,廣交會就是最大的訂單來源。廣交會延期,打擊無疑是非常巨大的。

佛山一家傢俱廠商負責人表示,企業每年都會在廣交會上開拓多個新的客戶,這個渠道受阻,全年的生產計劃和銷售業績將大受影響。

昨天很火的一個新聞,因最大客戶美國寶利“FOSSIL”取消訂單,公司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不得不宣告放假三個月,同時接受全體員工辭職,急辭即走不扣除代通知金。

我還買過FOSSIL的手錶,這公司是做錶殼的,可惜了。

目前,很多外貿公司歐美訂單都已經取消或者延期了。我同學做意大利訂單的,昨天跟他聊,他說意大利生意沒了,我說那下半年應該還好吧,他說今年都完了。

今年外貿形勢很難,可能比2008年還難。當時美國並沒有像今天這樣經濟停滯,只是部分需求下滑,現在,是大部分都停滯了。

如果歐美疫情還是無法得到阻止,對中國來說,傷害也是很大的。

所以中國現在派出了很多醫療組,專家組去國外救援,其實也是在救自己。

今年,得更依靠內需了。問題是,內需也得有錢。外貿群體很大,收入受影響後,反過來也會影響內需的。


趙冰峰財經


根據我瞭解到的情況,這個事情是真實的,廣東珠三角這邊,很多外貿型的企業訂單都取消了,還包括某些大型代工廠。

為什麼會停工到6月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國外疫情的友高,很多產品沒有辦法出口了,國外大部分經營性的商業活動也都停止了。

所以這也波及到了國內的一切代工廠,至於放到6月份,我認為是樂觀估計,因為按照歐洲國家最樂觀的說法,也是10周內控制住疫情,也就是說至少要到6月中旬。但是還有一些歐美的專家說,6月是歐洲的疫情的高峰期,所以,停工到6月,可能也不一定行。

外貿型企業可能會遇到很大困難

國內疫情發生的時候,首當其衝的是餐飲,工廠在春節期間本身也是淡季,所以還能頂的住。但是隨著現在國外疫情的嚴重,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外貿型的企業可能日子會非常難過。即使目前不用上班,也必須得發基本工資,而工廠又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工人數量也比較多,所以開支不會小。

最近十年,代工廠的日子本來也是越來越難過了,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國內廠家都搬到了東南亞和非洲。各種政策門檻越來越高,利潤也越來薄,很多工廠都是艱難支撐。這次的疫情,可能對一些工廠是致命性的打擊,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會有一批外貿型的代工廠將倒閉。

對經濟的影響

這次疫情可能會導致重新洗牌,科技型和民生類企業會得到大力的扶持,國家也開出了包括5G、智能工業的投資清單。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轉型向科技含量更高的領域發展。

一些低端加工業,可能會逐漸轉移到東南亞和非洲,這跟歐美,自己我國臺灣地區的發展路徑非常相似。低端代工廠的轉型,也勢在必行了。


小漁的創業信條


近日,相關部門負責人明確表示,在4月份將會對湖北進行解封,這證明著我國國內的狀況是越來越好,全國多個城市都已經進入了復工階段,無數打工者紛紛走出家門,踏上了上班賺錢的路途,但是隨著國外疫情愈演愈烈,不少工廠上班的工人表示:“恐怕又要放假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完成成為了一個共同體,正如一句話“牽一髮而動全身”,可以說這就是目前全球經濟的形勢,而我國又是一個貿易出口大國,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總價值在31億元人民幣,並且我國每年的商品進出口貿易總值達到了我國GDP的3/1,自然而然我國工廠就會受到國外疫情影響,從而造成生產業低迷。



工廠取消國外訂單

對於取消訂單的工廠而言,大多數都是做外貿出口的,國外經濟蕭條,自然而然經濟也會受到重創,進出口貿易也會減少,國外疫情風波受到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普遍中大型外貿工廠,而對其他內銷型的工廠幾乎沒有影響。

工人謠傳:要放假!

放假倒是不至於,如果工廠執意只做外貿,那麼放假就是必然的,但是工廠也要生存,不可能任由事態嚴重下去,工廠也會選擇內銷或者換個國家簽訂訂單。



所以在這些工廠上班的工人也不用太慌,工廠老闆的壓力可比普通工人大很多,他們不僅要考慮工廠每年的租金,同時還要考慮機器運轉和回本,而我們工人則考慮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好,每個月何時領工資。
全球經濟早就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要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必須要考慮其他外部因素,這是工廠會考慮的,同時這也是工廠長久發展之道。


達人陳可可


這是真的,因為國外疫情擴散,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地大爆發,目前全球多個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我國企業生產的東西運不出去,大批外貿訂單被取消。

這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工廠暫時停擺,工人們沒有經濟來源,會直接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樣,關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目前我國上下同心,將疫情控制了下來,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承受了難以承受的痛苦,生離死別,停工停學,國家和人民都遭到了巨大的損失。然而我國以舉國之力來為世界贏得的抗疫時間表,卻被其他國家輕輕鬆鬆忽視了。

於是,新冠病毒在其他國家迅速爆發。從今日公佈的數據看,僅昨日,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就增加了31279例,僅美國就增加了10679例,累計46450例,意大利增加了4789例,累計63927例,累計上萬例的有6個國家,意大利、美國、西班牙、德國、伊朗、法國,數據觸目驚心。


我們都知道病毒的傳染是幾何增長,若防控不力將造成迅速漫延,而酷愛自由的國度成了病毒的溫床。而為了防制疫情的擴散,必須阻止人員聚集,停工、停學勢在必行。這樣的行動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誰能獨善其身。取消我國的外貿訂單在意料之中。

只希望,全球能儘快控制住疫情,儘快復工復產,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


旅行工坊


這是不幸的但確實是真的,只不過並不像您說的“都”取消訂單了,而是一些涉及到外貿出口的產業尤其嚴重,當然全球化之下很難有“獨善其身”的,隨著意大利、美國等歐美國家疫情的多點爆發並蔓延,受疫情對全球經濟及產業鏈的影響,在很多國家及地區都進入“封城”模式下,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的同時,也給整個產業鏈供應造成巨大的影響。

因此,除了口罩、防護服及呼吸機等事關疫情防控物資以外的,目前基本都是處在快要停擺的狀態,雖然我們加大復工復產,但歐美的下半場疫情才剛“漸入佳境”,似乎有越來越洶湧之勢,這直接影響到材料供應及產業鏈的中上游需求下降,取消訂單是不得已的。

據瞭解,已經有很多代工廠及外貿加工企業的訂單無法持續至二季度,有些甚至被提前終止了,因此這種情況下,出現不少企業為壓縮經營成本而被迫“放假”的現象,至於放假到何時,可能是兩三個月也可能是更長的時間,這一切都是要看全球疫情防控的效果和經濟恢復的程度來定。

不管訂單取消還是減少,這些企業的日子都比較苦澀,大多數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現在減少人工成本大勢所趨,提出員工主動離職,工資可以發放至今年的3月底,按實際天數。

總之,2020年是一個“不尋常之年”,開年以來就遭遇了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響,目前已經在全世界超過185個以上的國家蔓延,美聯儲由於之前的降息及QE均不理想,甚至為了抗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而採取了“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但當前全球感染病例數超過30萬以上的情況下,歐美的疫情形勢還在繼續惡化,整個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了。


東震木


感謝您的閱讀!

這種說法的可信度高嗎?不但不高,而且是忽略了現在新冠的具體情況。其實,雖然OEM代工廠及出口貿易型企業可能會因為國外疫情的影響,會導致部分的訂單影響,可說並不會從4月份放假到6月份。

就連之前iPhone限購都取消了,像富士康這樣的工廠也在逐漸的恢復生產。確實,有些工廠可能是因為國外的新冠情況,會有些影響,現在你能夠看到的是,截至到3月24日,累計確診人數已經接近30萬,3月23日一天增長人數高達3.1萬人。在海外市場,有些品牌的需求可能下降,而國內的一些代工的工廠訂單可能下降。

但是,3月24日,湖北省新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從3月25日零時起,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鄂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而且,在3月23日,武漢很多工廠已經恢復返工。比如東風本田的返工員工已經達到了 95%。

我為什麼要說到武漢?因為武漢是新冠發展最嚴重的地區,如今武漢地區的情況慢慢得到好轉。間接地說明了,我國的情況已經在不斷得到控制,我們也需要不被這些謠言影響。自然現在要做的事情是,緊緊抓住最關鍵的時刻,做好防疫,控制疫情。


LeoGo科技


這個不假,事實比這嚴重得多,目前很多做外貿的工廠都沒什麼訂單了,他們如果能放假,那說明還能挺得過去,可是對於很多工廠來說,現在只能關門倒閉。在這次疫情的衝擊下,實體經濟過得越發艱難,目前海外疫情還處於大爆發時期,什麼時候能出現拐點,還不知道。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工廠就沒事做了。那麼這些工廠有多少年能度過這個難關?這個真不樂觀,我認為如果工廠沒有什麼現金流的話,倒下那時隨時的事。

我希望國家能儘可能多的扶持這些實體經濟,而不是扶持房地產行業。我們國家目前就業市場主要就是靠工廠在支撐,他們倒下,那麼將會有很多人失業。這樣對經濟的發展將是巨大的,因此此時我們應該多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幫助這些企業度過難關。


月牙亮投


不可否認確實有很多外貿工廠的訂單已經被取消,是不是4月份到6月份放假這個已經不重要了。

國外疫情持續嚴重,是大量外貿訂單取消的最重要原因

對比一下國內疫情和國外疫情就很清晰為什麼現在外貿企業如此艱難?

3月23日,國內新增確診病例147例,其中境外輸入確診病例74例,除去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國內新增73例。而且重災區湖北省和武漢市已經連續多日新增確診病例為0。肯定的說國內的抗疫戰爭已經取得了非常重大的勝利。

國外的情況就非常不樂觀,是國外新增確診病例3.1萬,累計確診病例達到了31萬,意大利超過六萬、美國超過四萬、西班牙德國超過3萬,網上流傳一段錄音,西班牙馬德里已經不讓60歲老人使用呼吸機,相當於已經放棄了60歲以上的老人的治療,這是非常可怕的,在我國是老人優先,所以這個時候身為國人是多麼幸福。

國外疫情持續嚴重,而且都是歐美的主要的經濟體,對我國的外貿企業的出入口影響非常大,大批外貿企業大批的訂單被取消,這個也可以容易理解。

擴大內需

國外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結束,按照國外疫情的控制力度,估計短時間內很難結束,不像我國執行力這麼強,短短的兩個月就把疫情控制住了,這是在我國有14億人口的情況下,這是非常艱難。

但是國外的疫情的控制力度和重視程度,真的是不敢恭維,所以說短期內外貿企業會持續受影響,做的事情就是儘量轉為內貿企業。

另外我建議擴大內需,這個時候只有擴大內需,進出口我們無法控制,而且肯定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現在只有擴大內需才能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降低失業率,等到國外疫情恢復的時候再加大出口。

綜上所述,確實有大量的外貿企業生產訂單被取消,這是因為國外的疫情持續嚴重,而且疫情嚴重的國家都是歐美的重要的經濟體,比如說法國是、英國、德國、美國、意大利等這些經濟實力強的國家,外貿企業能做的事情,就是轉為內貿企業,另外建議國家擴大內需,我相信國家後面也會出臺相關的方案,擴大內需,讓企業平穩的度過這段時間,增加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