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三农创始人


什么时候玉米价格能够到1.5元一斤?五月份是不可能的,秋玉米下来之前也不可能,估计今年全年玉米也不会达到1.5元一斤,不要心存幻想了。


最近的玉米价格较前段时间有所上涨,以昨天的价格为例,山东米能生物收购价1970元/吨,滨州金汇收购价1924元/吨,较前一天一吨上涨了10元,这还是玉米上涨之后的价格,但是仍然没有达到一斤一元钱。

就整体价格来说,东北地区想要涨到一斤一元很困难,华北地区在一元左右,西南地区可以达到1.2元/斤。但是要想玉米价格达到每斤1.5元,估计是很难实现的。

去年我国玉米的产量达到了2.6亿吨,比2018年的总量相比还增长了。如果以农历来划分时间节点的话,农历春节前农民的玉米售卖进度普遍偏低。

再加上整个春节期间道路封闭,农民手中存有大量玉米没有卖出,直到进入三月份,部分地区道路封锁解除后,农民才有机会卖粮。

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的玉米卖粮进度都往后延了,这导致现在玉米的总存储量较高,价格上涨有一定难度。

  • 今年玉米种植的一个不确定因素,那就是南方玉米种植是否还会受到草地贪夜蛾的影响,虽然今年已经加大重视力度,做好预防准备。

如果今年草地贪夜蛾的危害进一步扩大,那么对于玉米价格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造成价格上涨。

  • 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看今年下半年生猪存栏的恢复程度。如果生猪存栏能够达到专家说的预期,恢复往年正常水平,那么玉米的饲料需求会在下半年进一步上涨,由此也能使玉米价格上涨。

但是不管再怎么上涨,玉米价格也不会达到1.5元一斤。玉米能够涨到1.2元一斤就很不错了。

我是农村养殖新鲜事,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您的点赞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农村养殖新鲜事


当然是,玉米多在5月开始成熟可食用。但受今年疫情影响,1.5元的时代可能要期待一下了。


爱吃火锅的小法师


不可能滴!农作物价格今年不会涨这么厉害,除非…


Joney_259653190


作梦吧,1.5元,好期待呀


15132100480


成熟季


庾虔小王


这个时代不好来吧


A阿焦


是的


啊呜华


应该没有那么高价格


80后打工仔的心酸


比较难


蜜蜂老金


关于玉米价格能否达到1.5元/斤的话题,我们先来看看近期玉米的收购价格情况。3月20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了全国主要粮食的收购价格周报,全国玉米的收购价格区间为0.75—1.16元/斤,平均收购价为0.9元/斤,环比涨幅为0.3%。从区域上来看,东北主产区玉米的收购价格为0.8—0.97元/斤,基本上处于1元/斤下方运行;华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区间为0.86—1.06元/斤,山东、河南等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站上1元/斤;西北、西南等地玉米收购价格为0.75—1.16元/斤,四川地区玉米价格表现较好,平均收购价格达到1.05元/斤。

从上面的收购数据来看,当前的玉米价格离1.5元/斤还有较大的差距,以东北主产区为例,平均收购价要达到1.5元/斤,意味着要在当前玉米价格的基础上,价格至少要再上涨50%。华北、西南等地玉米价格想要突破1.5元/斤,那就需要上涨30-40%。在今年5月份或者下半年秋收之前,玉米价格想要突破1.5元/斤,微尘微视界认为难度很大,除非有重大利好因素推动,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玉米粮源已不再进行国储收购,地方轮换收储提振市场有限

在2016年之前,东北主产区的农民种植玉米,基本上也不要担心销路问题,因为那时有国储收购,每年到基层售粮高峰时,会执行相应的收购预案,就跟如今水稻、小麦收购方式一样。在2013年、2014年时,玉米的收储价格达到了峰值,三等粮源最高收购价达到1.12元/斤,随后回落至1元/斤附近,2016年开始,东北主产区的玉米不再进行国储收购,转向市场化收购,这一转变之后,东北主产区的玉米价格就再也没有突破1元/斤。如今国储收购已不复存在,每年只有地方性轮换收购,但这样的操作,对市场提振效果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大部分地方性收购,基本上是顺应市场价,就拿东北主产区来说,换库的收购价格也在1元/斤以内。

二、玉米消费需求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深加工企业暂时无法承受1.5元/斤的玉米价格

从消费市场看,玉米的消费渠道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玉米深加工企业,占据玉米消费量的30%左右,而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是比较低的,因为大部分是属于初级加工,比如生产玉米淀粉,下游的消费量不太理想,导致企业的产品库存量偏高,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另一方面,玉米饲料需求占据玉米消费量的60%左右,虽然当前生猪价格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地区猪价在18元/斤,理论上来说,玉米价格上涨至1.5元/斤,养殖户、饲企等是能够承受的。但目前处于稳定生猪生产的关键时刻,如果饲料价格上涨50%以上,很明显这样的涨幅超出了市场预期,不利于养殖户补栏复养,相关方面也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



三、产销缺口是相对动态的,国内玉米粮源供应量较为充足

有的人之所以对后期的玉米价格有所期待,甚至认为有可能突破1.5元/斤,这主要是认为存在一些利好因素,比如临储玉米库存量低于5000万吨,临储玉米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生猪存栏量持续向好,多个养猪大省猪源正处于恢复的状态,玉米饲料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而5月份至下半年新玉米供应市场前,中间是有一个“空档期”,因为此时基层农户手中基本上没有多少余粮,而贸易商容易出现一定的惜售,玉米深加工企业为了增加厂门口到货量,就容易上调收购价。但需要注意的是,玉米粮源的产销缺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19年玉米总产量为2.6万吨,2019/2020年度玉米的消费量为2.8万吨左右,理论上来说存在2000万吨左右的缺口,可实际情况是,国内玉米粮源的供应量是相对充足的。

四、内外价格差进一步扩大,容易推动进口粮源大幅度增长

如果国内的玉米价格达到1.5元/斤,对种植户来说有一定的利好,但要等到下半年新玉米供应市场时才能变现,行情能否持续就很难说。而对于贸易商来说,国内玉米价格大幅度增长时,意味着内外价格差会明显扩大,根据2019年玉米的进口均价来看,进口均价仅为0.76元/斤,与1.5元/斤相比,有着50%的利润空间,贸易商会非常活跃,国内的深加工企业,也会加大进口玉米的采购量,长期来看是不利于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2020年玉米的进口关税配额依然为720万吨,从往年的进口量来看,今年的进口总量也难突破这一数额,但源源不断的低价进口玉米,对国内的玉米市场还是有不小冲击的。



总之,今年5月份或者下半年新玉米上量前,国内的玉米价格都很难达到1.5元/斤,在玉米主产区即将春耕之际,种植户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要被短期的市场行情所迷惑。如果春耕之际将玉米价格进行一番炒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容易增长,后期玉米产量有保障,同时,地租、农资等方面也可以顺势涨价,等到后期集中售粮时,粮贩又可以趁机进行压价,真正受益的恐怕还是那些贸易商,对于粮价上涨,种植户很难获得较好的利润空间。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玉米价格1.5元时代,是否在5月份或者秋玉米到来之前实现”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