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

賣後悔藥15


厄爾尼諾現象是近些年來由氣象學家和海洋學家所研究到的一種天氣現象,以災害頻發而著稱,而厄爾尼諾現象頻頻發生的年份則被稱為“厄爾尼諾年”。



什麼是“厄爾尼諾年”

“厄爾尼諾年”的標誌性特徵就是氣候和天氣的嚴重變化,並隨之帶來的嚴重自然災害。厄爾尼諾現象是指一股在南太平洋一帶非正常的自然暖流,與通常情況下的暖流不同,厄爾尼諾會帶來氣候水溫的反常。


至今為止,最近的一次厄爾尼諾年發生於2009年。2009年5月,太平洋暖流不斷升溫,並一直持續到了12月底,氣候大幅度增高,整個太平洋沿海一帶的漁業、農業,等產業遭到了嚴重影響。

今年是不是“厄爾尼諾年”

今年年初,從澳大利亞的熊熊大火,再到席捲人類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比較不詳的年份,但這跟“厄爾尼諾年”可以說沒有太大的關係。



“厄爾尼諾年”可以這樣說,就相當於地球得了感冒發了燒一個性質,嚴重的話會持續好幾個月,短一點就是幾星期。今年是不是厄爾尼諾年這個問題不太好說,還是要等太平洋暖流出現之後,才能有所定論。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答案是:可能性很大。

首先我們看一下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又稱“聖嬰現象”,最早出現在秘魯和厄瓜多爾一帶漁民對異常氣候的稱呼。地點位於南美赤道附近,由於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數千公里的海水異常變暖的現象,引發世界各地氣候模式發生異常變化,自然災害頻發,表現為乾旱、洪澇、冰雹、凍害、風害、暖冬等等。厄爾尼諾現象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發燒啦”,比喻是不是很生動。正常情況下西太平洋的海水比較暖,東太平洋的海水比較涼。但太平洋海水“西暖冬涼”的狀態並非一成不變,它每隔幾年就有可能發生異常,衡量的標準就是看中部和東部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溫度的變化。如果該海域海溫變化只在±0.5℃以內,那屬於正常浮動;如果該海域升溫0.5℃以上才叫“厄爾尼諾現象”,降溫0.5℃以上叫“拉尼娜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一般2—11年發生一次,但是這個時間間隔在慢慢發生變化,時間變的越來越短,越來越頻繁。厄爾尼諾現象的“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即厄爾尼諾發展前、厄爾尼諾發展中、厄爾尼諾形成後、厄爾尼諾減弱後,這四個階段會導致氣候狀態出現不同的異常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持續時間最少三五個月,持續時間無法確定,最長有時可能持續兩三年之久。其形成原因:跟太平洋底火山爆發或地殼斷裂噴湧出來的熔岩的加熱作用造成洋流變暖有關,也跟東南信風減弱和“剎車效應”的地球自轉減慢等因素有關。“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我們也要弄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厄爾尼諾減弱後到拉尼娜生成前的氣候狀態與拉尼娜減弱後厄爾尼諾發展前的氣候狀態就是完全不一樣的,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後肯定會發生拉“尼娜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造成影響最嚴重的一次是災難是1998年洪澇災害,面積影響之大,受災人數之多,經濟損失無法統計。“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各地都會造成影響,我國從建國以來至今,已有13次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記錄,分別是:分別是1949年~1951年、1954年~1956年、1964年~1966年、1970年~1971年、1973年~1976年、1984年底~1985年、1988年~1989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底-2008年、2010年底至2012年、2014~2016年,2018年~至今。


2019年,是“厄爾尼諾”年,是2018年厄爾尼諾現象的延伸。2019年,“厄爾尼諾現象”給大家帶來的影響,相信大家都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吧。國際上表現為:歐洲諸國高溫、澳大利亞的高溫記錄、美國的極寒天氣創記錄、菲律賓的乾旱以及哥斯達黎加的火災等等。我國表現為:西北內陸洪澇災害、南澇北旱、颱風數量偏多,西藏入冬氣溫異常偏高等等,都是與厄爾尼諾現象存在密切關係的。而且2019年年末厄爾尼諾現象現在還在發揮著它的“統治力”作用,表現為我國北方地區雖然入冬,但是並未感覺到太冷,影響我國的寒流遲遲未能南下。本次“厄爾尼諾現象”以持續15個月之久,形成了一次超長的厄爾尼諾現象事件,強度為中等偏強,雖然力度不如1998年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強度,但是其“統治力”可以排名我國建國以來的第二位。並且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從2018年至2019年冬季發展起來的厄爾尼諾現象勢力在今年年內並未減弱,相反還在繼續維持,甚至有增強傾向,將持續到2019至2020年冬季,強度為中等以上級別。從2019年入冬以來的表現可以得出結論,由於2019至2020年之間的厄爾尼諾現象“不散場”,還會繼續引發大規模異常氣候變化,起碼在2020年前幾個月內還會表現為“厄爾尼諾現象”占主導地位,至於“拉尼娜現象”會不會到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個人觀點,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厄爾尼諾意味著地球或將變成人間地獄,全球變暖海水升溫氣候驟變,森林火災一發不可收拾,乾旱的地區導致農作物顆粒無收,洪災頻發地區將迎來強降雨,洪水滔天泥石流席捲而來,火山噴發海平面上升,板塊運動將更加活躍,意味著地震會更加頻繁。

照目前這個情況來看,即使2020年不是厄爾尼諾年,2021年也一定會是,回顧今年發生的大事小事,經常關注新聞的人應該早有發現,今年的災難比往年多了不少,無論是森林火災還是地震,甚至火山噴發,多個國家都發布了災難預警,日本更是經歷了罕見的災難,地震海嘯以及火山噴發,昔日美麗的景色在巨大的災難面前變成了真正的"人間地獄",這對於世界來說,應該有所醒悟,這是大自然給予的警告!

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童年時天空的模樣,那個時候天空湛藍湖水乾淨,隨處可見繁花盛開,冬天有漫天的雪花飄落,夏天有樹上的蟬聲伴眠,但看看現在,已經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有見過藍色的天空了。

不僅如此,其實全球變暖的真實變化很多地區已經感受過,冬天不再下雪,夏天則是酷熱難耐,據說從兩三年前開始每年夏天的空調都會賣到供不應求,全球變暖導致氣溫升高,人們使用空調降溫,但空調又會加快全球變暖的腳步,如此惡性循環何時才能結束。。。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誰也不敢肯定是不是,畢竟厄爾尼諾成因人類還不清楚,我們可以通過統計100年來發生的厄爾尼諾年年份,就能得出一個結論,統計如下:

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3、

2006~2007、2009~2010、 2014~2016、 2018~2019

從上面可以看出,厄爾尼諾大致每3~4年發生一次,這次厄爾尼諾從2018年10月開始,一直到2019年7月份才消失,一般不會馬上再來,2020年發生的概率極低,或者說不太可能。

怎樣才算發生了厄爾尼諾呢?我們可以監測東太平洋水溫,(圖2),如果水溫高出均值0.5°C之後,太平洋水溫高了,厄爾尼諾發生了。

圖1,是我們國家氣候中心近期監測東太平洋水溫情況,從第一張圖可以看出,七月份水溫就低於0.5°C了,這次厄爾尼諾從2018年10月起,持續了近6個多月的水溫升高,到今年7月份才消失了。

不過還要注意的是,不是某月水溫高於0.5°C就是厄爾尼諾了,得要持續一段時間,一般週期得持續在3--5個月左右,才算是發生了一次厄爾尼諾。

對於厄爾尼諾,地球就象我們感冒發燒一樣,有人發燒一週左右就好了,還有的持續2周,甚至4周,感冒有輕有重,厄爾尼諾也是如此,也有輕有重,時間週期有長有短。

圖2,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升高了,這可不能小視,因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上面是大氣層,這些熱量可能傳導給大氣,引發大氣環流異常,進一步影響到整個世界氣候。

我國就在太平洋西岸,東太平洋發燒,我們西岸就會打“噴嚏”,為此厄爾尼諾對我們國家影響較大,當我們聽到厄爾尼諾來了,從事農業生產的朋友就害怕,畢竟會引起氣候的反常,難以預料,例如今年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乾旱,誰能想到呢,但也有一些規律性特徵。

厄爾尼諾是怎麼形成呢?我們知道東太平洋南美洲有一個地方叫厄瓜多爾,地理課上講過,這裡盛行離岸風(東南信風),風把東太平洋表層海水吹向西太平洋,形成赤道暖流,不知什麼原因,東南信風隔幾年就變弱一次,表層暖水流動變慢,暖水積壓較多,水溫就升高了。

還有一個可能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相當於來了“急剎車”,受慣性作用,影響赤道暖流向西流動,也會引發東太平洋表層海水積壓,水溫升高。還有太陽活動、全球變暖等各種因素等也會使海水溫度升高。

厄爾尼諾年氣候異常,今年的厄爾尼諾真讓我們體會到了,全球極端氣候頻繁,災害深重,具體的不談了,看以前的頭條吧。


地理縱橫


我們都知道厄爾尼諾現象是每隔幾年便會出現的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層海水溫度明顯升高的現象。一般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週期是每4年一次。

那麼明年也就是2020年全球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嗎?

有研究證實,可以帶來災難性的強降雨和長期乾旱的厄爾尼諾現象,將可能在2020年再次出現,影響地區主要包括太平洋沿岸國家,屆時從秘魯到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甚至中國都會受到其影響。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預測,明年厄爾尼諾發生的幾率為80%,而厄爾尼諾發生的時間是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面溫度大大高於正常值的時候。

該科學家小組使用了一種模型算法,該算法利用了太平洋地區網格點網絡上氣溫變化之間的聯繫,可以預測至少一年後的厄爾尼諾現象。

“傳統的方法無法提前6個多月做出可靠的‘厄爾尼諾’預測。用我們的方法,我們的預警時間大約是之前的兩倍,”德國吉森大學的物理學家、共同開發人員阿米恩·邦德說。

厄爾尼諾現象的來歷

19世紀,秘魯和厄瓜多爾的漁民首次使用了厄爾尼諾這個詞,指的是聖誕節前異常溫暖的水域減少了他們的漁獲量。這種現象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從年中開始,在11月至1月之間達到頂峰。

厄爾尼諾現象經常在這個多山的拉丁美洲國家北部帶來暴雨,導致泥石流風險加劇。厄爾尼諾現象還可能導致南美、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非洲其他地區的持續乾旱。在印度次大陸,它可能會改變季風模式,而在加利福尼亞則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降水。

研究人員說,下一次預期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於2020年底達到峰值,可能會在2021年將全球年平均氣溫上升推到一個新的紀錄。屆時氣溫上升將會使太平洋變暖延後了大約三個月。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由於2015-2016年強大的厄爾尼諾現象,加上長期的氣候變化,2016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那麼2020年如果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會打破這一記錄嗎?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假想家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田地裡的農作物會受到哪些影響?

2020年是否是厄爾尼諾年?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預計厄爾尼諾在3月到5月這段時間發生的概率為35%,,而6月到8月發生的概率則在20%到25%左右。簡單來說,雖然沒有人可以肯定地說2020是否就是厄爾尼諾年,但可以根據一系列複雜的研究得出它的發生概率。

雖然,2020年上半年厄爾尼諾的發生概率並不高,但是,世界各地的溫度依然會比以往的平均水平值更高。於此同時,WMO(世界氣象組織)還公佈了拉尼娜的發生概率,3到5月在5%左右,6到8月在20%到25%。顯而易見,拉尼娜發生的可能性比厄爾尼諾還要小一些。

厄爾尼諾發生概率低,是否意味著氣候表現正常?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對2016年記憶深刻,那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這既是人類生產活動的作用結果,也跟當年發生了強厄爾尼諾現象有關。而剛剛過去的2019年,其實我們也經歷了不強烈的厄爾尼諾,但由於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太大,以至於它成了人類現有記錄中炎熱程度排名第二的一年。

或許,由於2020年的1月很特殊,大家平時也很少會出門,甚至沒有注意到這個月的溫度,其實是人類度過的最熱的一個一月。似乎這一切都在向我們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人類生產生活所導致的氣候變化,其實已經發展到能夠跟厄爾尼諾這樣的自然現象進行比較的程度。

從世界氣象組織的分析來看,雖然,2020年的上半年不大可能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但當時間來到3月到5月,不管是非熱帶地區、還是熱帶地區,包括地球上大多數海洋的表面,其溫度都會明顯比以前的平均值更高。簡而言之,世界各地的地表溫度都會比往年高,而這樣的表現會在熱帶地區表現得更明顯。

厄爾尼諾的本質是什麼?

若不是各行各業的氣象愛好者,一般很少有人瞭解厄爾尼諾到底是什麼。事實上,雖然厄爾尼諾對於人類來說意味著可能有更多的災難發生,但對於地球而言,厄爾尼諾暖流不過是太平洋表現出的一種比較反常的自然現象罷了,並具有一定的時間週期。

但是,自從時間進入20世紀70年代前後,地球上出現的異常天氣便變得越來越多,並且波及的範圍更廣、且持續的時間也更久,這樣的過程導致了太多人遭遇嚴重的災情。而科學家們對這種異常氣候現象的研究,則是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

而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又有所不同,兩者都是因熱帶太平洋異常增暖而其,但後者的持續時間會達到3個月以上,而不是單純的在較短的時間裡造成全球性的氣候變化。之所以每當提起厄爾尼諾的時候,都會有拉尼娜現象被涉及,主要是因為它有較大概率會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出現,但兩者的形成過程並不相同。

厄爾尼諾的判定依據具體有哪些?

很多時候,人們也將厄爾尼諾成為聖嬰現象,前者源自於西班牙語,而後者則是因為那些遭受天災的漁民們無可奈何的將其稱為上帝之子。對於我國而言,厄爾尼諾容易導致北方出現乾旱高溫的現象,以及颱風數量減少和夏季風較弱。

不同於其他自然現象沒有任何預兆便有可能發生,厄爾尼諾是可以在形成之前有所察覺的。比如,在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東面的海域出現氣壓下降的同時,澳大利亞、印尼和印度洋等地的氣壓卻同步出現上升的情況。

厄爾尼諾有既定的形成前提,包括、但不限於海溫和風向的變化,與海溫和氣溫密切相關的氣壓變化,環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動和海平面高度的變化,氣壓、風向和海溫變化導致的旱澇反常現象,以及南極半島區域的海冰發生異常減少和地球兩極發生多次日食現象,這些都會對厄爾尼諾的形成有所提示。

並且,一旦厄爾尼諾事件發生,便可以確定這一年得降水量將會明顯比其他年份更大,不僅會造成位於太平洋沿岸的國家發生多次洪澇災害,而且還會讓澳大利亞、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出現嚴重乾旱的極端氣候現象。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力是全球化的,就連農作物的生長都會受到波及,全球數十億人口的口糧都會因此而受到威脅。


悟空科學


按照研究人員的說法,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20年多個國家地區夏天可能會比往年更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2019年3月19日發佈預測結果稱,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2月以後赤道西太平洋有較強西風爆發並東傳,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溫異常有所增強,次表層大部為暖水控制,且強度有所增強,上層海洋熱含量近期快速增長,近期大氣環流與海溫呈現出典型厄爾尼諾的海氣耦合形態。綜合分析熱帶太平洋大氣、海洋特徵及數值模式結果,預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在今年春夏季繼續發展,持續到冬季的可能性大,將發展成為一次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根據之前的描述,厄爾尼諾是指本來的冷海水,異常變為暖海水,所以是一種反向的變化,表現在氣候方面也多表現為反向特徵,具體規律可以總結為“該冷不冷、該熱不熱、該雨不雨、該旱不旱”。成因,東南信風減弱。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東南信風減弱後,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會減少或停止,從而形成大範圍海水溫度異常增暖,傳統赤道洋流和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導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區迎來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則乾旱嚴重。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湧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泛,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

但是,一旦東南信風減弱,就會造成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增暖。而突然增強的這股暖流沿著厄瓜多爾海岸南侵,使海水溫度劇升,冷水魚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鳥因找不到食物而紛紛離去,漁場頓時失去生機,使沿岸國家遭到巨大損失。此外,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極端性天氣現象被稱為“拉尼娜”(聖女)現象,通常表現為“該怎麼樣而更加怎麼樣”,表現為氣候加劇現象,比如“冷冬”現象。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通常交替出現,2019年有可能迎來厄爾尼諾現象,對於我國來說,通常會出現夏季風較弱,雨帶多停留在南方地區,我國的長江流域降水量可能會多於往年,有流域性洪水的風險。

近一百多年人類工業生產生活排放高溫,形成了熱汙染,而這些熱能量又不能到宇宙旅遊,在大氣層以下積蓄,熱能量加碳排放破壞大氣臭氧層,並且下壓直接汙染地球,使地球南北極冰溶化,在溶化同時帶來低溫,南北極冷能量被熱能量蠶食,與此同時人類排放高溫熱能量通過大氣環流直接與海洋水中和加熱,惡性循環由此產生,所產生的極端天氣也是不足為奇。由此來說應對氣候變化和尋求可持續發展,是地球人的共同責任和挑戰,當然了降溫是當務之急,需地球人關注,節能減排降溫是地球人必須做的功課!



諾影


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厄爾尼諾現象,這樣持續下去地球會怎樣?前幾天和上海朋友吃飯,談及房價,動輒上千萬上億。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後重慶就是沿海城市了。很多年後必然如此,房子也不會走路,只有等著灌老鼠。想想人家全靠房租吃飯,還是希望這一天永不會來。


秋海楊故事匯


按照研究人員的說法,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20年多個國家地區夏天可能會比往年更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2019年3月19日發佈預測結果稱,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2月以後赤道西太平洋有較強西風爆發並東傳,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溫異常有所增強,次表層大部為暖水控制,且強度有所增強,上層海洋熱含量近期快速增長,近期大氣環流與海溫呈現出典型厄爾尼諾的海氣耦合形態。綜合分析熱帶太平洋大氣、海洋特徵及數值模式結果,預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在今年春夏季繼續發展,持續到冬季的可能性大,將發展成為一次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根據之前的描述,厄爾尼諾是指本來的冷海水,異常變為暖海水,所以是一種反向的變化,表現在氣候方面也多表現為反向特徵,具體規律可以總結為“該冷不冷、該熱不熱、該雨不雨、該旱不旱”。成因,東南信風減弱。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東南信風減弱後,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會減少或停止,從而形成大範圍海水溫度異常增暖,傳統赤道洋流和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導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區迎來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則乾旱嚴重。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湧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泛,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


漂流者150749264


我估計是不會有的,為什麼?請往下看!

厄爾尼諾現象一聽感覺熟悉又陌生,這不是物理學、生物學、化學上的某個某個現象,而是一種特殊的氣候現象。

那麼它究竟特殊在哪裡呢?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太平洋東部、中部的海水水溫異常的變暖。“厄爾尼諾”一詞來源於西班牙語,原意為“聖嬰”。

19世紀早期,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和秘魯等幾個以西班牙語為主的國家,漁民們通過長期的觀察,得出一個規律:發現每隔幾年,從第一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會有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出現,使海洋表層的海水溫度顯著的升高。而南美洲的太平洋東岸原本盛行的是秘魯寒流,隨著寒流移動的大量魚群使得該地區魚類資源豐富,使得秘魯漁場成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但偏偏在這股暖流一出現,喜歡在冷水中活動的魚類就會大量死亡,魚群數量急劇減少,對對捕魚業造成重大損失。而這種現象最嚴重時往往在聖誕節前後,於是遭受天災而又無可奈何的漁民把厄爾尼諾現象稱為上帝之子-聖嬰。

厄爾尼諾現象出現頻率並不規則,但大約每4年會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這種現象持續期少於五個月,會稱為厄爾尼諾情況;如果持續期是五個月或以上,便會稱為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的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分別是東南信風的減弱和地球自轉速度變化。

1.從東南信風來看。

當來自東南的信風減弱後,海底上湧的冷水的量也就相應減少,彼時,南赤道的暖流正常流動而來便會導致這一地區的海水沒有上泛的冷水調和,從而造成海水溫會異常偏暖。

2.從地球自轉速度來分析,當地球自轉速度減慢的時候,太平洋中東部的水溫會突然發生相反變化,即地球自轉減速,使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水溫度會上升;反之溫度會下降。

厄爾尼諾形成的前兆包括以下:

1.印度洋、印尼與澳大利亞氣壓上升;

2.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東面的海面氣壓下降;

3.南太平洋的貿易風減弱或往東面吹;

4.秘魯附近的暖空氣上升,令當地沙漠下雨,讓沙漠短暫的成為了綠洲;

5. 暖空氣由太平洋西岸擴散至印度洋與太平洋東面,同時它令東面較乾燥和有乾旱的地方降雨。

像厄爾尼諾這樣異常的氣候現象是也會給世界帶來災害。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是,現象周邊地區就會發生嚴重的乾旱或內澇。這些災害發生得非常極端,常年氣候比較潮溼的地方會出現嚴重乾旱,而比較乾旱的地區會出現嚴重內澇。這種極端氣候對人類的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特別是農業來說,可能會造成作物減產甚至顆粒無收;氣候過於乾旱,溫度升高,造成的熱浪還可能奪取人的生命。

一般受影響比較嚴重的有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也會給我國帶來影響,例如,使我國的冬季氣候偏暖,南方沿海等地區降水明顯增多,北方會出現異常高溫乾旱天氣。

我從網上收集了一些資料,最近的厄爾尼諾現象從2019年的2月份開始到4月份。所以對於2020年有沒有厄爾尼諾現象,不必太過擔心,近期應該不太可能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