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嗎?為什麼?

用戶105212765693


作家龍應臺說過一句話,“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們在人生裡找到意義”。所有家長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是如果孩子已經非常努力,卻達不到所謂的成功標準,那麼不妨坦然,讓孩子活的有成就感和尊嚴。

1.為何要讓孩子讀書?龍應臺說是為了讓孩子在人生裡找到意義

龍應臺曾經說過: 如果我的孩子能夠平安而且快樂,不管傑不傑出,我都已經很感謝了,所謂的“ 成功”好像真的不重要。 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們在人生裡找到意義。

什麼算平庸?對於多數家長來說,可能孩子沒有成績就算作平庸,也有很多人認為,如果學習成績不好,又沒有在其他方面展示出過人的才能,那才算平庸。所以,目前很多人認為的孩子平庸,依據都是孩子學習成績不好。

但是,一個班永遠只有一個第一名,處於中下游的孩子人數佔到三分之一,這部分孩子就算平庸嗎?未必。他們可能成績不好,但是有的孩子運動天賦高,有的孩子有藝術細胞,也有的孩子觀察力強、愛動腦思考。

所以,我們以為孩子很平庸時,不妨多發掘一下孩子多方面的才能,不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學習成績上,而是應該對孩子多面考察,你的孩子總有一些過人之處。


2.讓孩子努力學習,是為了讓孩子長大以後有選擇的權力

龍應臺曾經說,孩子努力學習,並非是為了與其他孩子比成績,而是為了長大以後有選擇的權力,可以選擇一個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因為工作有意義,孩子就會有成就感。你覺得你得工作不霸佔你得時間,你就有尊嚴。

也就是說,在龍應臺的教育觀中,成就感+尊嚴=快樂。


3.什麼是成就感,如何讓孩子有成就感?

成就感是一個人自身的價值體現。當一個人做某件事時,心靈上的充實會讓人產生成就感。

如何讓孩子有成就感?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然後對孩子的表現予以肯定和表揚,並鼓勵孩子以後繼續做這樣的事情。

學習這件事也是如此,並非所有的孩子一開始都學習很好,比起每次考試的成績,家長更應該注重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和每一次的進步。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進行一定的訓練,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那麼孩子的成績即使一般,也不會太差,足以讓他長大以後考上一個本科大學。而且,孩子每一次的進步一定要鼓勵,讓孩子增強對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這也會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更加容易成功。


4.什麼是尊嚴,如何讓孩子有尊嚴?

尊嚴是是成就感的昇華,是尊貴的地位和身份。當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定的地位,獲得別人的稱讚,這就有了尊嚴。保持尊嚴是一個人人格的閃光點和基本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很多時候比大人更強。孩子犯錯時,不妨與他分析道理,不要一味地打罵,尤其在公共場合不要訓斥孩子和嘲笑孩子。


綜上所述,我們與其討論是否接受孩子的平庸,不妨多從自身做起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增強孩子的成就感和自尊心,這對孩子的一生多有益處。孩子的學習方面,儘可能地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後注重挖掘孩子學習之外的才能,讓孩子有了基本的學歷可以選擇自己未來的職業,那麼孩子不論從事什麼職業,只要充實快樂、可以養活自己,就足夠了,又何來的平庸呢?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孩子的所有成長結果,做父母的都會接受,有的結果是平庸,偶爾會產生無奈和責怪,但凡只要有一點閃光的強處,做父母的都會將之誇讚和滿足,世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有著不可動搖的護崽情結。

多數做父母的絕不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平庸者,無能者,那怕確實很一般,甚至是沒有作為的依賴父母而生存,卻也是全包全攬的責備自已,是自己沒有創造好的家境,沒有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使孩子不能得到進一步的獲知機會,沒有能力在孩子就業時能輕鬆得到亮眼的職業,是自己拖累了孩子,孩子若是要有像其它有關係有勢力的幫助,其智能肯定不比別人差。

可憐天下父母心,酒向孩子都是情。

無論孩子多平凡,我的孩子我的心。


無言嘍


這個問題問得好,試問這個世上有哪對父母不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果我回答我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大多概率就是為了敷衍。十月懷胎,十八年的陪伴,也許將來還會在一起牽扯更久,難道就是為了給這個世上增加一個吃飯的嘴喘氣的鬼?但是,如果非要我說我是為了圖什麼,才會要孩子貌似也不妥帖,因為以己度人,我就是一個不讓人省心的貨,老父老母都奔60,可是仍舊天天數落我,操心這個操心那個,比如我爸,從我18就開始唸叨讓我參軍讓我考公務員讓我考他們單位(監獄機關),可是我一點也不想去做那種提前退休的工作,我媽更直接,看我做什麼都不滿意,任何事情都要批判一番。曾經我最不想要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對你太失望了”,我老爸知道以後就開始不限制的用這句話刺激我,不能否認現在這麼自卑的心理情緒有我老爸的一份功勞,也許當初他只是希望用這種“激將法”刺激我進步成長,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對激將法能起作用的孩子太少了,更多的是被這句話壓倒爬不起來了。我到現在也不清楚我父母到底希望我成為什麼樣的人,無論我曾經失敗或成功他們似乎都沒有表現出滿意的態度,所以經歷過這些以後,我對自己的兒子就有了一點剋制,我也希望我生的孩子不一般,要麼聰明要麼帥氣,以後掙大錢住別墅開豪車,徹底扭轉貧窮的局面,我也能跟著沾光,可是我也只是想想,對於現實,我秉持的教育方針就是“可以考試不及格,也得學會自理和灑脫”,簡單的來講,就是以後無論把我兒子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他都能活的下去,這樣我就已經不後悔了。我以前也跟幾個人這麼說過,他們臉上的笑讓我有一瞬間的羞愧,可能也是覺得這樣做太不負責了,可是回想曾經我的經歷,我就覺得必須堅持下去,考試0分又如何?難道說考雙百就可以任由他滿嘴髒話打父母罵老師了?天才兒童又如何?滿天都是星星未知的宇宙太大了,窩裡橫算什麼英雄?知識的範圍是無邊際的,沒有人敢說自己是最聰明的,最有錢的,最帥的,那麼追求那麼一點點名利有什麼意義?我身邊有這樣的家長,孩子剛上幼兒園中班,每天做功課到10點,學任何她媽媽讓她學的東西,我想象力有限,不知道一個5歲兒童有什麼要學的學這麼晚,但是我欣賞這樣的家長,她的嚴格至少可以讓自己孩子的命運有所改變,變得不再平庸。可惜我做不到,一直以來,我都是教孩子多玩多看多去接觸為主,就是吃糖吃零食,只要不吃吐了我都不會限制,更別提失敗摔跤了,不失敗你怎麼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不摔跤你怎麼知道下次走過要注意?我不怕孩子吃苦,但是我反感他反覆吃苦,學穿衣服慢沒關係,只要穿上不漏風就行,學說數字不清楚也沒關係,不反感就行。孩子還小,鬼知道他以後會做什麼,平庸?內心的精彩我更加期待。


陌上菁蕪


孩子平庸又如何?我不指望孩子大富大貴。我也從來不去幫我的孩子跟別的優秀的孩子比較。因為這樣有什麼意思呢?我孩子現在17個月。前兩天我老婆還說他拉小便都不知道說一聲別的孩子都知道,蹲下來了跟爸爸說了。然後我就幫我老婆罵了一頓。有什麼好比的。我老婆說你看別的孩子多厲害。我跟我老婆說了一句你現在幫孩子跟別人比,以後孩子長大了他會怪我們沒給他一個好出生,他會幫我們跟別的父母比,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我只需要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長大,那就是我最幸福的事情,我不要求他多富貴,多有本事,只想她開心,就算平庸也沒關係。


東東情感先生


可以平凡,不可以平庸!

實話說,孩子的平庸並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是望子成龍的。


可是,在我工作的十多年後,當我回顧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歷程時。


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就是我本身也是非常平庸的。


即便我不想接受,但他依然是一個事實。


所以,我雖然很難接受孩子變得平庸,但有一個事情是肯定的,如果我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儘可能的讓自己變得更好,那麼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這個幾率是非常大的。


所以,最終的結論是,我很不希望孩子變得平庸,我希望他變得好,最起碼要好過我,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即便我已經快奔四了,我依然是每天不到五點起床——當別人起床時,我已經工作了兩個小時;每天至少擠出五個小時去看書、思考、寫作......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兩年半,寫了70餘萬字,400多篇文章。


我希望自己的努力不僅僅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也是為孩子做個榜樣。


我是石頭聊家庭教育,剛從“簡書”轉過來的頭條小白,感謝大家的支持!!


石頭聊家庭教育


我覺得能接受,以前,我總幻想孩子會成為很厲害的人:科學家、作家、出國留學等等,可自從聽了這個故事後,我想,對於孩子,我只求他平安快樂!

1,我小時候孃家那邊有一對老人,老爺爺年輕時是工程師,老奶奶是教師,他們有兩個兒子,孩子被教育的很好很爭氣,從小成績就很優異,一路上學到高中大學,沒讓老人費過一點心,最後不出大家所願,倆孩子都很有出息,大兒子研究生畢業到美國留學,小兒子在北京一個研究院工作。

開始兩年,老兩口日子過得也算快活,走哪兒都是人群焦點,大家都誇他們教子有方,教出了兩個這麼有出息的孩子,老兩口也覺的臉上有光,沒事就喜歡跟大家嘮嘮。

那兩年老兩口身體還算硬朗,思想也比較開放,想著自己有手藝退休金也夠花,孩子們都不容易,所以一直待在老家很少打擾兩個孩子。沒事了他們就報個團出去旅遊,世界各地的看風景,日子過得也算愜意。

一晃將近十年沒見,前段時間家裡有老人過壽,一家子回去吃飯,出小區的時候碰到了老兩口,幾年不見,老人蒼老了很多,老兩口看是我回來了,還領著倆孩子,止不住的拉著孩子的手,不停的說,娃兒都這麼大了,一個小子一個閨女,真好,他爺爺奶奶有福了。

一陣寒暄過後,領走了孩子,路上親戚告訴我,這兩年老兩口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前兩天老爺爺病了老奶奶沒在家,還是鄰居把老爺爺送到醫院去的,倆兒子一個在美國結了婚,一個在北京安了家,都很少回來,老兩口現在老了,也去不了哪兒,看到別人一家老小說說笑笑,就心裡難受,還不敢跟孩子說……

末了親戚又補了句,年輕時都盼孩子有出息,到老了把一切看開了,才發現有兒女在身邊,就是最大的福氣!親戚說完話走了,留我一個人楞在那兒好久。

2,自從當了媽媽,不由自主的就對孩子的教育特別上心,覺得肩上的擔子很重,可這一瞬間才明白,其實沒有父母是不自私的,辛辛苦苦將孩子養大,若真有一天孩子翅膀硬了要獨自出去飛了,又有哪一個父母能坦然自若的看著孩子離去!

✔所以那一瞬間我釋然了,孩子若有參天的本事,那就任他去闖;可若孩子沒有,整日圍在我身邊,惹我生生氣,帶著孩子不時來看看我,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福氣!

【我是雙胞胎二寶媽,歡迎關注“二寶媽的心理學”,為人父母,我們一同成長】






悠揚的自律人生


我覺得我可以接受。

棟兒是一個膽子不大的孩子,之前元旦組織孩子演出,他在後面的角落裡認真的演,我沒有覺得不好,反倒覺得他這種不被重視的演出,他才能感到學習本身的快樂吧。輪到單獨上臺的時候,他說他不想去,我答應了。我倆在下面看到很多家長拉著孩子去表演,我不知道這叫出風頭嗎?

有時候,我希望他可以平庸一些,特別優秀的人壓力都大。或者有一天被別人超過了,心裡會有很大分落差。我希望他快樂成長最重要,有喜歡的愛好,陪他堅持一兩樣就好,不想讓他每天處於焦慮的學習中。

人平庸一點,能留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給自己的內心,或者他知道自己不是最出色的,他可以沉浸在學習本身的快樂裡,而不是別人的比較裡。

你還有別的想法嗎?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棟棟媽玲玲


在我還是孩子的時候,總感覺母親對我寄託了太多的希望。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的我,聽過母親說過太多次,你要爭氣,你要努力,你要出人頭地。可是偏偏我是一個資質平平的人,普普通通的二本畢業,無法成名成家,也無法日進斗金。從母親對我的態度中,我感覺到最多的,就是失望。我彷彿是一個領她丟臉的孩子。

所以,我可以接受孩子的平庸,不過首先,這個平庸也要有一個限度。他可以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一個人,我不需要他一定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光宗耀祖,但至少,他要能踏踏實實的做好工作,養活自己和老婆孩子。我不需要他一定是公職人員,抑或是私企高管,他可以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司職員,或者是一個小小的門店老闆,但我不能接受他每天懶懶散散,遊手好閒。因為畢竟平庸和懶惰,還是兩個不同概念。

從我有了孩子,我沒有刻意去高壓培養孩子,也沒有刻意灌輸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聰明可愛,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也必然有他自己獨特的閃光點。我只是想,在他小的時候,我就盡我所能用我最多的愛去呵護他。父母的愛永遠是孩子自信的源泉。從小缺失父愛,母親嚴厲的我,走到哪裡都特別沒有自信。上學時不敢和同學爭辯,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上班後不敢和同事交流,不敢向領導爭取福利。總是默默無聞的坐在教室或是辦公室的角落。即使一個人打掃了班級,也不會被人發現,即使努力加班,也不會有人看見。所以首先,作為父母,無論我的孩子將來如何,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我要先能給他愛的力量這樣的力量,才有可能將來令他堅定的飛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其次,那些不能接受孩子平庸的家長,是否都已經揚名立萬,威震四方?如果自己本身就是一輩平庸的家長,為什麼一定要求自己的孩子超越平凡,發光發亮?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平庸與否,多數取決於家長,如果你自己積極向上,給孩子做了好的榜樣,那麼孩子自然覺得努力是一種人生常態,自然會以父母為榜樣,有所建樹。如果你自己碌碌無為,不是躺著玩手機就是攤著看電視,那麼又如何教育你的孩子發憤圖強?

所以孩子成功與否,父母很是關鍵。不要總擔憂將來孩子是否平庸或者是將來孩子能否為自己增光添彩,首先,自己做好榜樣的力量,為孩子創造好的拼搏基礎,然後,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力,去拼去闖,努力過,我的孩子就是最棒的孩子,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笑著為我的孩子鼓掌。


木同木同寶貝


可能我們大多數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期盼。平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有超出其他孩子很多的優良表現。即所謂的才能出眾,品行過人。很難接受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不如別家孩子的平庸、落後。但我的觀點是在接受孩子的平庸的同時,推動孩子逐步進步。其理由如下:

一是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嫌棄孩子的平庸就等於嫌棄自己。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最終很可能是一生過著平淡庸碌地生活,結婚生子、職場拼殺、背一身房貸。正如一些孩子反駁家長“你當年的學習還不如我呢”等之類的話一樣,我們當年確實比自己的孩子還要更平庸。孩子是平庸的我們自己生的,自然有我們平庸的基因。所以嫌棄孩子的平庸、不接受孩子的平庸就是嫌棄自己、不接受自己。

二是健全的人格比出眾的才能更重要。我們有的家長一味的追求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優秀,一味地想讓孩子出眾特別,不惜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讓孩子去上各類藝體班、特長班,卻丟掉了對孩子品格,行為習慣,感知幸福能力的培養。最後導致一些孩子具有這樣那樣的特長,甚至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登上各種各樣的領獎臺,但在家裡確實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這樣總在溫室裡成長、在鮮花與掌聲中助長的傲慢氣焰,看似才能特別出眾的孩子將來能否經受面臨的挫折和挑戰,能否為家庭帶來幸福,能否為社會做出有益貢獻還真說不清楚。當然,並不是說所有才能出眾的孩子品質都有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品德優良、並各方面都很優異的孩子,作為他們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肯定花了不少功夫,也值得他們慶幸和驕傲,更值得我們家長和孩子們向他們學習。

三是接受孩子的平庸,但要推動和鼓勵孩子進步。我們不可否認,少數孩子天資聰明、才能出眾。只有家長給與正確的引導,尤其是注重道德教育,將來一定會成為對家庭,對社會,甚至對國家,做出較大大貢獻的人。這當然值得做父母的驕傲和自豪。但是對我們絕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普通的、平凡的、甚至是平庸的,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正確面對事實,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甚至是平庸。但是接受孩子的平凡、平庸並不等於放任不管。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特長和愛好,幫助孩子發掘她們的潛能,鼓勵甚至是鞭策他們努力學習、開拓創新、不斷進步。在保證孩子有良好的品質的情況下,將來有一技之長甚至是一專多能,除了作為自己將來謀生的手段以外,儘量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最終讓平庸變成不平凡。當然,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不能過於強求。做父母的即使不能保證自己的孩子成才成家,但至少要培養他良好的品質,讓他儘量不要成為危害社會和他人的人。

四是平庸是大多時候的常態,不凡只是生活中偶爾激起的火花,放平心態,正確面對。我們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遠大的夢想,但由於各種原因,能美夢成真的只有極少數。大多數人是靠一份平庸的工作,換取一份簡單平淡的生活;度過最平凡的職場生涯,直到退休,一生勤勤懇懇、默默無聞。這其中即使有令領導稱讚、同事羨慕的不凡成績,都只是在少數時刻,一陣激動之後,所有的平凡與平庸還得依然延續。對待孩子,我們也可以告訴他們:你可以平凡、也可以平庸,但一定要自尊、自律、自愛,將來一定要自食其力,即使將來不能對社會、對國家做出多大貢獻,但至少也不能危害他人、危害社會,更不能背叛祖國。



孩子並不平庸,家長應予以關懷,相信孩子會一步一步的向前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