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合併在一起的實力能否超過浙江大學?

謝謝豆


我在中南大學和浙江大學都讀過書,對湖南大學也比較熟悉。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由於現在中國的大學規模都很大,尤其是985大學基本都是綜合性大學了。兩所985大學的合併肯定在規模上會超過另一所985學校,這種規模指的是學生人數、教師人數、佔地面積、畢業校友人數。人多力量大,這一點在很多情況下是通行的。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在規模上超越浙江大學是沒有疑問的。


實際上光中南大學的全日制學生人數就超過了浙江大學,中南大學55195人,浙江大學48762人,而湖南大學也有35067人。這個規模實際上幾個學校在大學合併潮後逐漸縮減規模,穩定下來的規模,以後也會基本穩定下來。

而教師人數上,2019年數據,浙江大學3611人,中南大學3261人,湖南大學2020人。顯然湖南兩所高校教師人數相加也遠高於浙江大學。

但這只是規模上的數據。要知道大學合併一直廣受詬病,這也是近年來不再繼續有大學合併的原因。浙江大學原來也是由老浙江大學合併浙江農業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而來。在合併這幾所大學之前,老浙江大學的排名也在第四(1995年教育部唯一一份官方排名)。浙江省再把幾所最好的大學都給了浙江大學,顯然並不只是要現在的位置。事實上就是全浙江的大學都給浙江大學,也挑戰不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地位。

普通大學比規模,精英大學比歷史、比品牌。規模在精英大學的比較層面用處不大。這也是為什麼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協和醫科大學這些學校哪怕規模再小,每年論文數量再少,也是名牌大學的原因。在歷史、品牌方面,不是1+1>1的問題,而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那就是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哪所學校在聲譽上能超過浙江大學?答案是並沒有。

在總期刊論文數量、各種科技獎勵數量總和上,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相加肯定遠遠大於浙江大學,但論高端成果,兩校加起來遠不如浙江大學。國家科技獎三大獎裡,大多數年份浙江大學的數量都高於中南大學與湖南大學的總和。
總結一下,兩校合併,規模上秒殺浙江大學。但大學排名、高端成果、學校聲譽上比拼的是歷史、品牌、湖南省與浙江省的經濟實力與人文底蘊。這方面,浙江大學還是有一定優勢。


上林院


中南大學是中流985,而湖南大學是末流985,已經被劃為雙一流大學B類。

如果是“強強聯合”,說不定可以媲美浙江大學。但是兩座中部的“中末聯合”的985,想超過東部的頂級985,則幾乎沒有可能。

浙江大學現在已經穩居全國第三,綜合實力和排名僅次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已經是華東五校中的霸主(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而華東五校中的任何一所,都是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所不能比。

很多人不信大學排名,覺得其中有很多水分。但是,教育部官方學科評估的可信度絕對不容置疑。在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中,浙江大學的表現極為亮眼,再一次穩住了全國第三的地位。即使是中南大學加上湖南大學,也不能與之媲美。

至於合併問題,浙江大學合併的都是原浙江大學分出去的高校。而湖南大學合併了湖南財經學院,中南大學也是由中南工業大學 、長沙鐵道學院和湖南醫科大學(今湘雅醫學院)合併而成。



此外,浙江大學的地理位置優勢,也是長沙所不能比。目前,浙江大學的發展勢頭正猛,而湖南大學穩步倒退,中南大學也屬於不進則退的陣營,除了冶金工程和湘雅醫學院更無再多亮點。

歡迎評論、關注,獲取更多幹貨知識


堅果旅行


合併好呀,讓湖南有一個全國頂尖的大學了,那麼問題來了,合併之後的大學叫什麼名字呢?這可是件大事!

不如在兩個大學名字各取一個字合起來吧

湖南大學說取他的湖字,取中南的南字,合併之後叫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不同意了,要取中南的中字,湖南的南字,合併後叫中南大學!

唉,還是不要合併了……


科技v改變生活


歡迎關注:老吳跟你談教育,為你專業解答大學專業問題


三大名校歷史悠久,中南大學享有中國“礦冶黃埔”、中國土木工程“三駕馬車”、“北協和,南湘雅”美譽,湖南大學稱為“千年學府”,浙江大學享受南方清華和東方劍橋的美譽。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題主提出將湖南大學和中南大學兩所名校合併與浙江大學比較,個人認為,可從學科建設領軍人、國家重點學科、學位建設情況進行分析,通過統計數據分析,浙江大學仍比合並後的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強。具體論證如下:

一、學科建設領軍人——以院士和長江學者為代表


兩院院士和長江學者是代表的學校學科建設和發展的主流方向,老吳將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大學三所學校的兩院院士數量和長江學者數量進行了統計,具體見下圖:


從圖中不難分析,中南大學明顯強於湖南大學,而浙江大學又明顯分別強於兩者。如果湖大和中南合併,情況又如何呢?不難看出,兩者合併後院士達到27人,長江學者達到70人,浙江大學院士為41人,長江學者104,因此,即使湖大和中南合併在學科帶頭人數量方面無法與浙大媲美。

小結:從學科建設領軍人的數量分析,浙江大學明顯強於兩所名校合併後的資源。

二、國家重點學科方面比較

老吳又將三所學校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進行了統計,如圖:


從圖表中可知,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三個方向,在不剔除湖南大學和中南大學學科重複的基礎上,浙江大學遠遠超過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之和。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湖大和中南加起來26個,浙江大學21個,表面上看起來兩所學校二級重點學科大於浙江大學,老吳在仔細對照2所學校的,將兩所學校重複的一級、二級學科剔除後,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二級學科數量為16個,明顯要少於浙江大學二級學科數量。

浙江大學


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的數量方面,剔除兩所學校相同的學科外,仍然少於浙江大學。

小結:在國家重點學科建設方面,浙江大學各項指標均優於兩所學校之和。

三、學位建設情況分析

老吳詳細統計了三所學校的本科專業、一級碩士學位、一級博士學位、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進行了詳細統計,具體如下圖:


從圖上可知,從本科專業上分析,湖南大學和中南大學不剔除重複的前提下,本科專業為164個,但兩所學校部分專業重疊,通過剔除,浙江大學比兩所學校合併後的專業稍多。

一級博士點: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一共為62個,其中重複的有16個,合併後相當於46個,而浙江大學為54個,浙江大學明顯要多餘兩所大學合併之和。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即使不剔除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重複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浙江大學較兩所學校總和還要多。

小結:從學位建設方面來分析,浙江大學要強於兩大名校之和。

老吳詳細列出了三方面的數據論證,浙江大學在三方面比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合併後還要強。由此可見,浙江大學排名全國前列的理所當然的。

在湖南地區,要建設一所像浙江大學這樣的學校,當地政府和國家還需要大力投資,兩所學校要大力發展學科建設,多引進更多的學科帶頭人,增強自身綜合能力,早日超趕浙江大學。


老吳跟你談教育


1931年,梅貽琦就任清華大學校長時提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也就是說大學不是高樓大廈多少,也不是面積或者人數的簡單合併。大學真正的精神所在乃是大師,大學級別的高低也是由在校的大師決定的。

第一,大師對比。

1.浙江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院校,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C9聯盟之一。知名校友竺可楨,陳獨秀,李政道,夏衍。專職院士共41人。

2.中南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院校,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大學,專職院士共16人。

3.湖南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院校,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大學,專職院士11人。

由數據對比可以看出中南加上湖南大學院士人數總和沒有浙江大學多。

第二,學科對比。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浙大14個,中南6個,湖南大學2個。後兩者總和還是不及浙江大學。

但是三所高校所研究方向擅長的領域,各有千秋。





合肥小溫哥


我們沒必要去做第一。只要進入前十就可以了,想想湖南中學是如何牛逼。大學也要搞個前十名的大學來。湖南大學應該把嶽麓山附近的湖南工商大學合併,吞併財專,缺少醫科沒問題,和省中醫藥大學合併。這樣能夠再進一步。中南大學應該把旁邊的湖南工業職院吞了,和長沙理工合併,如果有必要可以吞了省環保,省科技職院。

還有一個湖南農業大學完全可以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合併,還有長沙大學三個學校組成新的長沙大學(或者叫中南科技大學)。


星城傑哥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小西是中南大學畢業的,在這待了10餘年,然後在長沙定居生活,算是比較熟悉。

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主校區都處在河西(湘江西邊)嶽麓大學城。定居的家離湖南大學北校區、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都很近。

上圖是中南大學南校區荷花池塘,小西之前早上在那邊背過不少書啊...

其實,類似於A大學+B大學合併,能否超過C大學的提問不少,比如之前的"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合併是否能超過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小西每次看到,有點想笑但又怕不禮貌。但是,有個網友的留言讓我覺得很有道理,"辦大學又不是比大,要不國內所有學校合併在一起,還不是全球第一?"

熟悉兩校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湖南大學和中南大學的部分學科都和"湖南高等實業學堂",說起來算的上是"同根同源",不過1952年的院系調整和53年的停辦對湖南大學帶來的影響很大。

1952年,湖南大學的礦冶系、礦冶研究所和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南昌大學、廣西大學、北京工業學院等6所學校的礦冶類學科是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工業大學前身)的建校基礎。1953年,原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的土建專業和原四川大學、雲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的土木,建築和鐵道專業合併建立中南土木建築學院(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

但是,兩校的發展都有個不同的方向,各有千秋且彰顯出各自獨特的歷史底蘊和辦學理念、特色。合併在一起,反而是不美啊...

最後,希望兩校在良性競爭中互助互學,成為湖南省的"雙子星"大學,成為長沙最好的名片。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9-01-26-04


帥小西De


浙江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同直屬於教育部,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大學。三所大學教學實力當屬浙江大學第一,中南大學第二,湖南大學排名第三,這是眾所周知的。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是一所大學實力的重要參考依據,大學所擁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的數量就直接反映了這個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的學術地位、科研水平及培養人才的質量,一所大學的核心競爭力最主要就體現在大學學科的建設水平上,一級學科博士點越多,大學實力學強;一級學科碩士點越多,大學實力越強。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浙江大學榮獲39個A檔學科,超過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論綜合實力穩居中國大學第三名的位置。中南大學在入圍的38個學科中,榮獲A檔學科12個,其中A以上學科就有3個,位居全國A類學科數量並列第19名。湖南大學在入圍的31個學科中,獲得5個A檔學科,A以上的學科還沒有。由此可以看出把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的A類學科相加也沒有浙江大學的多。

再者,浙江大學博士點一級學科54個,二級學科278個。碩士點一級學科62個,二級學科309個。

中南大學博士點一級學科29個,碩士點一級學科44個。湖南大學博士點一級學科28個,碩士點一級學科30個。從相應的一級學科數量相比較,實力差不多。而二級學科浙江大學比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相加還多得多。

所以從以上兩組數據可以看出,既使中南大學與湖南大學合併,其綜合實力仍不及浙江大學。

當然,三所大學同屬於教育部直屬大學,且都是綜合型大學,在學科分佈方面各有所側重。

湖南大學的前身是一千多年前的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等多個朝代的變遷,始終保持著文化教育的連續性,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2000年,湖南大學與湖南財經學院合併組建為新的湖南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著名大學,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譽。如今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性重點大學。


中南大學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03年的湖南高等實業學堂和1914年的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及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築學院,2000年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三校合併,組建為新的中南大學,是側重於理工科和醫科的特色重點大學。2013年中南大學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成為首批14所牽頭高校之一。2017年9月,中南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成為36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之一。

因此這兩所全國性重點大學是不可能合併的。
中南大學在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榮獲有10項科研成果,取得了獲獎數在全國排名第四的好成績,使得讓世人搶眼。中南大學還是惟一一所擁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備軍官培養基地、為軍隊培養指揮加技術為一體的軍官高校,擁有軍事科研經費最多。建有航空航天學院、國防科學技術研究院、輕質高強結構材料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積極服務國民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科研創新“中南模式”。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中南大學歷經100多年的發展,現在擁有世界上最為完備的有色冶金學科體系鏈,擁有享譽全球的湘雅醫學醫療群,擁有中國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重載運輸研學基地。中南大學在金屬材料、礦物加工、概率論、醫學領域擁有世界頂尖學派,是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正朝著世界一流大學大闊步奮進!


秦巴小蜜蜂


先問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有哪一所大學能與浙江大學平起平坐,相提並論?難道就一定是a+b>c或a十b二c嗎?也可能是a十b

用戶1122935670267緣


大學合併後成五不象!原有的特色蕩然無存!湖大與財經學院合併後越來越走下坡路,毫無建樹!財院號稱金融界黃埔學校也曰落西山,至於中南大學,鐵道學院與湘雅醫學院三者合併後,給人己各不相干,貌合神離之感!南湘雅北協合名聲全無!可見大學合併之弊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