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政法先鋒|網格員化身“服務員”,織密防疫安全網

  姓名:凌嘉烺

  職務:陳村鎮南涌居委會工作人員,預備黨員

  抗疫感言:儘自己所能、用心用情做好每項工作。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狙擊戰,每個參與人的肩上都扛著沉甸甸的責任,每個人都沒有退縮的理由。

  “凌哥,您好!能不能派人幫我們買點東西來?”

  “可以,你需要什麼?”

  “兩根排骨、3條冰鮮白倉魚、2條金槍魚,再買一些馬鈴薯、洋蔥、菜心……買好了我給你轉錢,我是住在花地灣小區的曾先生。”

  “好的,我給你安排下,買好就給您送過去。”

  這是陳村花地灣小區一名居家隔離人員與陳村鎮南涌居委會工作人員凌嘉烺的對話。一個小時後,劉先生需要的物品就由凌嘉烺和兩名同事一同買好並送貨上門。

  疫情防控期間,凌嘉烺變身“服務員”角色,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貼心服務,最大程度解決花地灣小區人員在居家隔離期間所造成的生活困難。

  化身“服務員”,居家隔離人員的好幫手

  從2月11日起,陳村鎮南涌居委會對花地灣某棟小區的住戶進行居家隔離後,凌嘉烺和另外兩個同事就承擔該小區的服務保障工作,瞭解住戶需求,已成為凌嘉烺每天的必修課。

  處於居家隔離的人員,他們在居家隔離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和困難,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和困難。凌嘉烺說一直是他思考的問題。凌嘉烺表示,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要切實周到地為居家隔離人員及其家庭解決生活上遇到的任何困難,不僅僅是貼心服務,還要有人文關懷。

疫情防控政法先鋒|網格員化身“服務員”,織密防疫安全網

▲凌嘉烺化身“服務員”,為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


  於是,在凌嘉烺的微信中,多了50名居家隔離的朋友,為了及時瞭解到居家隔離人員的所需所盼,凌嘉烺將居家隔離的人員全部設置成置頂聊天,及時掌握信息。


  “我嘉今天要買2包花捲、4包窩窩頭,15個甜橙。”2月12日,凌嘉烺收到一戶住戶的信息,放下手中工作,就去附近的菜市場購買。

  “方便的話,幫我購買一斤肉、一袋大米,一斤蔬菜。”買菜的過程中,收到住戶電話需要幫忙購買。購買生活用品後,凌嘉烺就提著東西、開著車奔向小區,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物資。

  為了讓居家人員能夠安心的度過14天隔離區,凌嘉烺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點對點的通過微信中問候居家隔離人員,統計居家隔離人員所需生活用品,往返於超市、菜市場之間,一趟趟地將採購用品送到居民家門口。

  此外,凌嘉烺在服務居家隔離人員的同時,還注重對隔離人員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科學正面的防疫宣傳並對隔離人員緊張焦慮的情緒進行疏導,讓隔離人員消除對病毒的恐懼心理和負面情緒,主動配合隔離。

  凌嘉烺說,在此期間,雖然有些居家隔離人員不配合,有點情緒化,"經過我們耐心的講解和日常的實際行動,他們記在心裡,後來也非常的支持。"凌嘉烺表示,“我們隔離的是病毒,不是愛。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讓隔離人員感受到關懷和溫暖,讓他們安心進行自我隔離。”

  站崗執勤,日均步行超2萬步

  村居哨卡、出租屋排查、小區樓盤清潔消毒……哪裡有需要,凌嘉烺就出現在哪裡。

  “你好,請你測下體溫?”“你來自哪裡?”“你咋不帶口罩,出門要帶口罩,注意安全。”在南涌居委會附近卡口,凌嘉烺耐心和居民解釋。他每天做著重複的工作,說著同樣的話,一遍又一遍,告訴在此經過的居民,如何做好自身防護工作。

疫情防控政法先鋒|網格員化身“服務員”,織密防疫安全網

▲凌嘉烺在南涌居委會附近卡口執勤。

  每天站崗執勤來回走動,日均步數2萬以上,在“微信運動”經常排名前列,凌嘉烺卻笑著說:“一點也不累,參與執勤給了我一個鍛鍊機會,能夠參與到這場全民戰疫阻擊戰中來,為抗擊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滿足。”

  凌嘉烺表示,作為一名預備黨員,要時刻秉承無私奉獻、服務群眾的精神,到抗疫的前線,為社區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