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的群,這輩子,不解散”,四朵金花在武漢許下約定

“四個人的群,這輩子,不解散”,四朵金花在武漢許下約定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24日訊(記者劉睿徹)她來自上海,她來自福建,她倆來自武漢。她們從不相識,為抗擊疫情支援同一家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編在同一組,成了最好的朋友。四朵金花,超強搭檔。

“四个人的群,这辈子,不解散”,四朵金花在武汉许下约定

(圖為來自福建的洪麗北離漢前,四朵金花趕著照了合影。從左到右為姚元晴、洪麗北、萬園媛、程霞。姚元晴供圖)

3月24日清早,來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洪麗北隨福建醫療隊離漢。其他3個姐妹堅守各自崗位,不能相送。“再見,最親愛的戰友。生死之交,一輩子,不會忘”。

95後姑娘被口罩壓破臉

兩個姐姐勻給她壓瘡貼

1月23日,市普仁醫院護士、95後姑娘姚元晴帶著簡單的行李,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北7樓病區報到。同一天,武漢市中醫醫院護士萬園媛也來了,她們算是該院最早的一批外援護士。

1月28日,來自福建的洪麗北到漢。頭一天,上海市光華醫院護士程霞已經到了。愛開玩笑的洪麗北總是喊程霞為“上海妞”。

“我最後一個到,直接接觸傳染性很強的病人,這裡的工作流程和過去完全不一樣,她們仔細地告訴我,幫我穿防護服,很快大家就熟絡了。”洪麗北說。

除了姚元晴,另外3人都是85後。姚元晴說,“她們年資比我高,經驗更豐富,經常照顧我”。

有次姚元晴發現防護服膝蓋處有個破洞,可最初防護服緊缺,實在捨不得換掉。她記不得3個姐姐當中是誰,拿了塊膠片,幫忙在破洞處貼牢,解決了問題。

上班時間跑前跑後,幾乎說不了什麼話,可並肩作戰的默契,讓大家都能理解彼此的意思。

有一次,洪麗北套的防護服太厚,心跳加快,幾乎站不住,快要窒息了。姐妹們趕緊讓她出去透口氣。同樣的情況,程霞也遇到過。

2月上旬,姚元晴的臉被N95口罩繃出了壓瘡,再戴口罩壓著破皮的地方,疼得鑽心。2月6日一上班,洪麗北就送了一塊壓瘡貼給她,下班時,程霞又把自己的壓瘡貼勻了一塊給她。臉上舒服多了,心裡更暖。

上海當地為醫療隊寄來了湯包和紅燒肉,程霞送給了姚元晴和萬園媛。

“四个人的群,这辈子,不解散”,四朵金花在武汉许下约定

(圖為來自福建的洪麗北離漢前,四朵金花趕著照了合影。從左到右為程霞、洪麗北、萬園媛、姚元晴。姚元晴供圖)

洪麗北說,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患難與共,這份友情特別珍貴。

200多斤的患者4個瘦弱的護士一點點挪

陪著照顧的老人悄悄落淚

在與病魔作戰的生死場,她們為患者一起哭,一起拼。

2月中旬,一名重達200多斤的中年男子病情突然惡化,陷入焦躁中,從床上滑到床下,甩脫了紮在胳膊上針管。

4個瘦弱的護士緊緊抱著他,一點點往病床上挪。“這不是他的本意,他是位8歲孩子的父親,在他清醒的時候,聲音洪亮地和我們聊他的兒子。不管怎樣,都要救他”。

護士們用盡了全力把男子抬上床,重新找血管。男子太胖,紮緊了繃帶也看不清血管的脈絡。護士們耐心地一遍遍找,憑著良好的手感,重新為他打上針。

“我們一起為病人打針,換尿不溼,照顧他們,戰友情自然而然變得深厚。”萬園媛說。

2月15日凌晨2時,姚元晴巡視病房,看見一位老人坐在床邊流淚。“怎麼了,爺爺。”原來,這位老人的老伴因病情加重轉去了ICU。姚元晴一邊安慰老人,一邊打聽爺爺老伴的情況,可不幸的是奶奶已經“走”了。姚元晴不敢告訴老人。

老人整夜坐在床頭默默垂淚。4個護士暗自落淚,模糊了雙眼。“後來我們上班只能也必須更加努力”。所幸老人在醫護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康復出院了。

下班後,北7樓7層電梯是她們共同走的一段路。如果當天有人出院或是好轉,她們會倍感輕鬆,看見彼此的眼睛閃閃發亮。如果有人病情加重或離世,她們沉默不語,神色黯然。

2月下旬,程霞和洪麗北迴了各自醫療隊接管的病區。3月初,姚元晴和萬園媛轉戰南5樓病區。雖然都在金銀潭醫院,但不能“串門”。她們建立了4個人的小群,互相鼓勵加油。

3月24日,洪麗北迴家了。姚元晴請她明年再來,一起去東湖櫻園合照,把最美的笑顏融進武漢的春天。

“四个人的群,这辈子,不解散”,四朵金花在武汉许下约定

(圖為四朵金花:戰“疫”不悔,友誼萬歲。勝利屬於我們。姚元晴供圖)

她們約定,四個人的群,這輩子,不解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