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財閥支撐起整個韓國的經濟,這樣的場面,是好是壞?

貨郎郎



韓國人一生一定會經歷的五件事:生老病死和三星。財閥幾乎滲入到韓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壟斷了韓國的絕大部分資源,對於韓國來說是好是壞?

韓國人口數量5000萬,領土面積10萬平方公里,資源相當匱乏,其中多數還被財閥壟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於國家發展的一方面。

財閥有多強?


以韓國最著名的三星為例,三星旗下擁有80多個子公司,涉及到諸多領域,包括電子、化工、機械、金融和建築等,簡單來說,只要能賺錢,三星都會涉足。

三星旗下有三家子公司入選世界五百強,其中三星電子以2110億營業額排在第12位,比蘋果低一名,此外三星人壽421名,C&T第458名。整個三星營業額3000億美元,佔韓國經濟總量的25%,三星以一己之力撐起韓國1/4的經濟。

財閥的好處

韓國除三星外還有現代、LG、樂天、SK,財閥壟斷資源,因此財富規模更大,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尤其是對於高精尖技術,小微企業難以拿出鉅額科研經費,但是大公司可以,2018年三星科研經費151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因此三星才能在電子方面取得優勢地位,尤其是內存條和屏幕,幾乎被三星壟斷。

如果把三星和其他財閥公司拆解,變成若干微型企業,隨著掌握的資源的分散,競爭力也遠不如以前,尤其是科研人員的分散,會從根本上削弱韓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所有的小型發達國家都必須要在科技上保持領先地位,否則很快就會被超越,科技產業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如果沒有三星等財閥的支持,韓國的科研能力也會大幅度下降。

G20峰會結束後,日本限制向韓國出口半導體和液晶屏幕核心材料,韓國計劃每年投入1萬億韓元(58.8億人民幣)研發,小型公司很可能把錢打水漂,只有大公司才有對應的科研能力。

財閥的壞處

但凡是壟斷,必定有損民眾的利益,不然歐美國家也不會出臺反壟斷法案,韓國財閥佔據過多資源,因此壓制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韓國的優秀大學畢業生也以進入財閥為榮,降低了韓國經濟的活力。

三星長公主

財閥甚至遊離於韓國法律之外,眾所周知,韓國總統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截止到朴槿惠,還沒有一位總統善終,然而財閥幾乎很少受到懲罰。

朴槿惠因為受賄被關進監獄,之前曾被判服刑25年,而行賄的三星副社長李在鎔早就拍拍屁股回三星當他的副社長了。

韓國財閥一審都會被判五年以下刑期,財閥自然會上訴,二審幾乎毫無例外的判處三年徒刑五年緩刑,這就意味著財閥可以回家了,只要五年內不犯罪就行。



官商勾結,後患無窮,韓國財閥凌駕於法律之上,但是韓國現有體制下,根本不可能對財閥做出真正的制裁,凡是敢對財閥動手的總統幾乎無一例外,全部被送入監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普京的能力,同樣是破除財閥,普京成功了,韓國總統無一善終。


視野新觀


韓國五大財閥通常認為是:三星,樂天,現代,LG和SK五大私企。

壟斷企業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卡特爾,數量眾多,壟斷程度不高。第二等,辛迪加,數量不斷,壟斷程度較高。第三等,托拉斯,數量極少(只有一兩個),壟斷程度極高。第四等,叫做康采恩企業,不僅數量少,壟斷程度高,而且能夠深刻的影響政治。這種企業,我們成為“財閥”。

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擁有康采恩企業,就是日本和韓國,韓國的三星、現代,日本的三菱、豐田,都是典型的康采恩企業。


這財閥也不知道是誰封的,讓人想到軍閥,總有點貶義在裡頭。其實,說到韓國,我們男人瞭解更多的還是韓國足球。

熟悉韓國足球的人,都知道韓國球員技術不如日本,但球風硬朗。一上球場,個個都是拼命三郎,他們這種動力就是來自愛國。

韓國這五大企業,是整個韓國工業的代表,他們身上也處處體現著這種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精神。正是因為五大財閥等韓國企業的不懈努力,才讓韓國造走向世界,讓韓國成為亞洲四小龍。

要說韓國政府當年為了扶持民族經濟,也是煞費苦心的。政府不僅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提高行業准入門坎,讓別人做不了相關業務,扶植他們五大財閥集中優勢做大做強,搞成壟斷企業以集中發展。

但凡事有利好就有弊端,五大財閥在韓國經濟中的壟斷地位,給韓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的隱憂也處處可見。

首先是人們對財閥染指政界的隱憂。


喜歡足球的人都知道鄭夢準,這個現代集團的掌門人,曾經擔任韓國足聯主席和國家足聯副主席。

財閥從政也本無可厚非,就像我們國內的企業家擔任政協委員,參與國家管理一樣很正常。五大財閥也不是都直接進入了政界,但他們幾家太有錢了,太有功了,政府的經濟決策不能不考慮他們。結果是強者越強,中小企業沒有發展機會,生存也成了問題。

其次,是財閥的結盟讓社會的不滿情緒增加。企業的財富來自他們合法收人,但財閥之間的通過結親形成的無形聯盟,也讓人不快。有錢人都講究門當戶對,這幾大家族後代的不用說有著優越的教育就業資源,不用說都是各界精英,像世襲一樣,固化了精英階層,而無形中堵塞了草根階層的進取之路,對社會穩定也不是什麼好事。


還有,壟斷造成的惰性影響了創新。

美國早就有反壟斷法,我國在2007年也出臺了相關法律。美國也曾肢解全球有名的行業老大,日本也曾對本國的四大財閥痛下殺手。原因就在於,處於絕對優勢的行業不僅會傷害消費者利益,企業本身也沒有了生存危機,失去了創新動力,無法推動科技進步。沒有人挑戰我的產品了,就像武林的孤獨求敗一樣,沒有對手,就失去練功的動力,久而久之,武功也會退步。

再就是家族企業弊端多。五大財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屬於家族型企業,決策層都是直系親屬。這就決定了企業新陳代謝渠道不暢,人才流動受影響。 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早就應該摒棄這種落後的家族式管理體制了。



總之,財閥誕生,是歷史必然。但隨著一個國家經濟日漸成熟,對財閥在國民經濟中的依賴還是越少越好。


小約翰


這樣的場面肯定是不好的,韓國現在的財閥幾乎影響著韓國人的方方面面,特別是韓國的三星,作為韓國最大的集團公司,他屬下有85家公司,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個法人機構和辦事處,可以說規模非常龐大,三星要是感冒了,整個韓國人都得跟著流鼻涕。

▲三星李健熙

除了三星,還有現代汽車,SK,LG這三個財團,嚴重擠壓了其他中小企業的發展,文在寅在總統大選期間就表示,如果不對財閥和大企業進行改革,就無法促進民生的發展,顯然,總統做了兩年了,也沒見文在寅對哪個財團開刀,現在“勝利門”振動韓國娛樂圈,同時也震盪了韓國政界和商界,因為你不知道李勝利到底給多少人拉了皮條,儘管他到現在把責任都推給了鄭秀英自己死不承認。


▲鄭俊英

而死去十年的張紫妍這次也因為勝利門事件得到了兩個月的延後公訴期,文在寅更是下令要賭上命運也要徹查,說的這麼狠,無非就是想要表明自己的決心和立場,文在寅競選的時候可是說過,要對財閥的重大經濟犯罪實行不寬容原則,因為在韓國,隊財閥的縱容簡直就成了“明文規定”。



2015年朴槿惠對包括sk集團崔泰源等在內的十多名高管進行了特赦,對此韓國法務部法官回應說這是為了給他們一個為韓國經濟做貢獻的機會,希望他們可以振興韓國經濟,瞧瞧,這理由多麼高大上?

韓國總統擁有特赦的權利,那些財閥哪怕做錯了事情,也可以通過各種原因減刑,加上總統的特赦,隨便坐一段時間牢就出獄該幹嘛幹嘛了,可以說韓國財閥的這種特權攪亂了韓國的經濟和社會風氣,不公平的事情堂而皇之的在韓國發生,韓國人對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對社會也越來越失望,對整個韓國來說,普通人只能有忍氣吞聲的份。



在其他國家普通人可能會發生反轉的機會,但是在韓國,因為財團的存在,幾乎沒有可能,所以韓國的財團對韓國來說,雖然發展了韓國經濟,但是卻對社會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韓國其他後起之秀的企業也難以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對韓國長遠來看不是什麼好事。


琅琊利劍


之前韓國有個事情還是挺火的,這件事折射出的正是韓國財閥對韓國整個國家巨大的影響力。

勝利事件

這個事件,光是媒體爆出的證據就已經令人震驚了。然而面對這樣一件事實清楚明瞭,證據充分可靠的案件,甚至剛一開始爆出事件的時候韓國總理都親自出面指示要徹查,結局竟然是:

勝利全身而退,法院駁回了勝利的逮捕令,韓國警方也不再申請新的逮捕令。

不得不說,全世界網民看到這個案件的結果都再一次震驚。

本以為新上任的文先生能跟韓國財閥們過過招,掰掰手腕,然而事實依舊令人熟悉。這裡再次放上總統跟總裁鞠躬的照片,無須過多解釋。

這樣是好是壞呢?

乍一看財閥撐起了整個韓國國家的經濟,然而他們的勢力早就蔓延到國家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司法、軍事、公安、衛生、教育等等。

想想一下,在韓國頂尖法學院的一門課上,法學教授在給學生們教授法律知識,告誡學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同時也傳授學生在自己正當權益遭受侵犯時,可以用哪些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

課上到一半的時候,一個財閥公子哥慢悠悠的進來了,看了一眼板書

“哦,今天上的刑法啊!不聽了,反正我也不用遵守”

你說,這樣的場面,好嗎?


唐島灣大俠


對於韓國來說是好的結果,因為韓國畢竟是小國家,如果沒有財閥的話經濟也不可能強到哪去。

韓國財閥就是對外撐場面,對內要受到政府的一定壓制。

不能說這樣的場面好也不能說壞,只能說這樣的場面適合韓國。

如果沒有財閥的話,那麼韓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就沒什麼立足之地。

就像日本也是財閥撐起來的,這種經濟創造力是政府喜歡而又討厭的。

喜歡是因為對外撐場面對內拉動經濟和創造就業崗位,不喜歡是因為會造成一定的威脅。

日韓是一個島國,能有如今的成就財閥可謂功不可沒。

中美也有所謂的財閥只是國家經濟體量太大顯現不出來而已,任何國家都有壟斷性的企業。

這樣的企業競爭力會很強,自然對國家的貢獻度也會比一般企業要強得多。

韓國的財閥問題是歷史問題,由於韓國的政治體制和國家實力很難同時解決那麼多財閥。

畢竟對於這些資源匱乏靠出口的國家來說,財閥存在是對外競爭的法寶。

對內也可以創造不菲的價值,如何割捨掉呢?但是財閥依靠自身實力左右政治和局勢,這又是當政者和民眾頭痛與不滿的原因。

尤其是胡作非為目無法紀,所以說有利有弊吧。

但是對韓國這樣的國家絕對是利大於弊,朴槿惠落馬時整治過,也算是一個下馬威。

以後也許會收斂但絕不能取締,否則韓國在國際上根本沒什麼競爭力。

諸如三星這樣的財閥,其給韓國在國際上帶來的利益可想而知。





南極爆冰


財閥這個詞源起於二戰前的日本,後被美國人強行拆散,現今僅韓國在用。韓國人給了明確的規定即,資產規模排在韓國前30位,符合所有權以及經營權都集中於總裁和家庭成員,親屬,必須是中央集權式的結構,才能叫財閥。五大財閥分別指三星,現代,Sk,LG,樂天這五家。

縱觀韓國的經濟發展,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財閥的發展,因為它與韓國經濟,國運一脈相承,1961年韓國人均收入只有82美元,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到了2013年人均收入超過25000美元。僅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的發展道路,成功進入發達國家行列,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那麼韓國採取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哪?韓國採取的是,動用政府大量資源就扶持這幾家大財閥,使其快速擴張,參於世界竟爭,進入世界高端領域。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教授說,韓國是走出一條壓縮式發展道路。這種道路促成了韓國經濟飛越式發展,可是這種經濟模式發展的背後,正向韓國人自己擔心的那樣,會把韓國引向歧途。

什麼樣的歧途,可分為兩方面,一是政經勾結,政客與財閥高層勾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社會文化。說穿了,韓國社會文化傳統就是政經勾結,這從我們看的韓劇中都能看出點意思來。二是財閥綁架韓國的政治,經濟,民生,韓國政府若想改革那是很難的,據我觀察好像歷屆政府都沒有成功,根本原因就是這種改革,財閥們採用資本罷工,突然降低投資等手段進行抵制,因為這涉及到國民經濟發展,人員就業等一系列問題,韓國政府只能敗下陣來。

總之,韓國的政治和經濟我總有這種感覺,就像我國的電影小兵張嘎裡說的一句臺詞,別看你現在蹦噠的歡,小心我秋後拉清單,致於五大財閥支持著韓國經濟,是好是壞,就由歷史來平說吧!


寂語堂齋


很高興跟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把一個國家經濟的命運寄託在幾家企業身上,是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的,就好比在古代社會把一個國家的命運完全寄託,與一個小的官僚集團一樣,一旦這個集團決策失誤,國家也會跟著倒黴。

韓國前五大企業集團分別是三星集團,lj集團,sk集團,現代集團和韓進集團。

三星集團在韓國被稱為三星共和國。他是韓國實力最強的企業三星,有眾多的下屬企業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等等,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整個三星集團的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美元。

Lg是一家國際性企業集團在171個國家餘地,為了300多家海外辦事機構領域包括化學,能源,電子,電器,通訊與服務。

Sk集團是韓國的第三大集團,位於韓國首爾sk,創立於1953年,年齡為天津集團主營紡織纖維sk現在的主要業務有能源化工和信息通訊兩個領域。

三大集團是一家以建築,造船,汽車行業為主,經營鋼鐵,機械,貿易,運輸,水泥生產,冶金,金融,電子行業等幾十個行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韓進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物流企業之一。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都點贊支持。



海風少女


如果將韓國財閥和俄羅斯寡頭進行對比就不難發現兩者的區別:俄羅斯的寡頭勢力本質上是蘇聯時代晚期以及葉利欽時代在國家社會轉型過程中通過對國家財富的佔有形成的壟斷特權集團;相比之下韓國的財閥勢力是在上世紀60年代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一手扶植起來的。兩者的區別在於:俄羅斯的寡頭在本質上通過侵佔國家財富上位,是用俄羅斯的國家財富養活自身,屬於國家的蛀蟲; 韓國的財閥勢力發展到今天的確是尾大不掉,也確實引起韓國朝野不小的反對聲音,可事實上韓國的”漢江奇蹟“在本質上就是典型的財閥經濟,可以說韓國的財閥勢力在韓國經濟崛起之初是對國家有大功的。韓國財閥儘管已發展到尾大不掉居功自傲的地步,但不能否認他們的確曾是韓國的國家功臣。一個是蛀蟲、一個是功臣,這就導致兩者在各自國內的口碑聲譽完全不同:可以說俄羅斯人對寡頭勢力是恨之入骨的,因為當俄羅斯經濟最困難的時期老百姓們飽受存款縮水和物價飛漲的折磨,然而與此同時寡頭勢力卻通過對社會公共資源的佔有而得以發展壯大,你說人們能不恨他們嗎?相比之下韓國人對本國財閥的心態其實是又愛又恨:一方面韓國財閥的勢力已發展到尾大不掉的地步,這不可避免會侵害到底層人民的一些利益,同時也對韓國政府的權威構成了一定挑戰,張紫妍案、李勝利案中所反映的韓國民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們對財閥勢力的痛恨;然而與此同時韓國人其實對財閥勢力也懷有一種豔羨之情——事實上很多韓國人的人生奮鬥目標就是進入三星、現代等財閥集團工作,因為在這裡可以接觸到這個國家最核心的精英人群,從而獲得更多的上升機會。普京在打擊寡頭勢力時俄羅斯人是一片喝彩;然而如果韓國政府要打擊本國財閥勢力,那可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件。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韓國財閥的功與罪很難說這種格局究竟是好是壞,只能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韓國財閥實際上在日本殖民時期就已出現:如今作為韓國財閥經濟典型代表的三星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三星最初是由李秉喆於1938年3月1日以30000韓元在韓國大邱市成立的“三星商會”發展起家的。那時朝鮮半島還處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朝鮮半島的經濟模式也在相當程度上受到日本財閥經濟的影響。事實上財閥經濟並非韓國的個案:在美國洛克菲勒、摩根等財團可謂是財閥經濟的鼻祖;在日本三井、三菱、住友等財閥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運作構成了深遠影響;在俄羅斯寡頭勢力曾一度猖獗......由此可見財閥經濟並非韓國特色,財閥也並不一定會阻礙國家經濟的發展。韓國財閥真正發展壯大是在上世紀60年代靠著時任總統朴正熙的扶植得以發展壯大的,這也正是韓國開始邁入經濟高速增長的“漢江奇蹟”時期,事實上在這一過程中如今聲名顯赫的三星、現代等韓國財閥的典型代表都曾是推動韓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功臣。韓國的國土面積、人口規模大致和我國的浙江省差不多,而浙江在我國所以省級行政區劃中其實並不算大,也就是說韓國其實是一個規模體量有限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在資源稟賦、勞動力、國內市場等方面有天然的侷限性。1973年韓國政府發表的《重化學工業宣言》宣佈將利用進口原料、燃料, 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開始重點發展重工業。然而很快問題就出現了:重工業建設與發展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原料和技術的,而這一切恰恰是當時的韓國所欠缺的。像韓國這種規模體量的國家在資源稟賦上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天然短板,至於資金技術對當時的韓國也是重大的難題:當時的韓國可不是如今的世界第八大工業國、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要知道上世紀五十年代韓國的經濟水平與黑非洲的加納大約處於同一水平,被視為是全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也許我們今天已很難想象的一個基本事實是當時北朝鮮的經濟水平是領先於韓國的,直到1960年韓國的人均GDP只有北朝鮮的1/3左右,要到1970年韓國的人均GDP才勉強與北朝鮮持平。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要實現經濟的高增長從而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追趕,那麼就必須著力發展自己的重工業和新興產業。然而這些產業均存在回收週期長、不確定風險大等特點,一般的小企業根本無法承擔這樣的不確定風險。

在世界歷史上幾乎所有後發國家在追趕先進國家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壟斷現象:德國作為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摒棄了英國式的自由放任模式而採取了統制經濟模式;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大力扶植三井、三菱、住友等財閥集團;蘇聯在工業化工程中用國家壟斷的計劃經濟模式取代私人財閥的壟斷,但本質上這仍是一種壟斷經濟模式......為什麼幾乎所有後發國家在追趕先進國家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壟斷現象呢?這裡的壟斷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箇中性詞。事實上一個國家的經濟是採用壟斷模式或是開放模式是取決於特定時期的國情的——對後發國家而言:要想在較短時間內趕超先進國家是不可能依賴規模有限的作坊式小型企業的,因為這樣的企業抗風險能力低,對開發研究新技術等長遠投資天然缺乏興趣。那麼解決之道就是通過有意識扶植一些壟斷性的大企業作為國家產業升級的支柱,至於這種壟斷性企業究竟是私人財閥或是國家壟斷則取決於各國的國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作為後發國家的韓國的經濟發展是一種政府主導模式:當時的朴正熙政府為引導資源配置對銀行體系進行了重組,通過優惠貸款等措施來實施總的信貸控制,通過銀行直接控制對企業的信貸供給。政府為一些大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和信用擔保,鼓勵其發展重工業。被政府大力支持發展重工業的財閥獲得的金融機構貸款佔比超70%,有權利以相當低的利率獲取大量資金。70年代韓國企業借款成本低於通貨膨脹率,實際貸款利率幾乎為負值,政策性貸款利率更是低於一般銀行貸款。正是在韓國政府有意識的扶植下三星、SK、LG、韓華、樂天等財閥勢力日益發展壯大,在這一過程中這些財閥為自己也為韓國獲得可觀的收益,說財閥是韓國經濟崛起的功臣並不為過。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把三星和其他財閥公司拆解成若干微型企業,那麼隨著掌握的資源的分散就會使其競爭力大打折扣,尤其是科研人員的分散會從根本上削弱韓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韓國經濟高速增長的20世紀70年代政府通過給予特定產業、企業以低息貸款和補貼等方式培養出了一批符合發展重工業目標,但富可敵國的財閥集團。從1975年起韓國政府開始對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賦予綜合商社的名稱,與此同時對這些企業進行稅收、金融的支持和行政支援。綜合商社基本只有財閥能設立,一時間大量陷入生存危機的中小企業被少數綜合商社所併購,惡化了社會財富不均勻分配的現象。加之政府的優惠政策和資金全部集中於這些財閥,小企業發展經營的空間進一步萎縮。不可否認在韓國經濟崛起的過程中財閥扮演了功臣角色,然而與此同時財閥也利用各種有利條件發展壯大自身。時至今日財閥勢力已然發展成為韓國政治經濟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如今韓國經濟的命脈幾乎是操縱在五大財閥手中。具體是哪五大財閥呢?首先就是因薩德問題而為國人熟知的樂天:事實上早在1994年樂天就已進軍中國市場,這可不是國人一般印象中的超市而已,而是一個廣泛涉及石油產業、製造產業、金融產業的大型財閥集團。LG集團全名Lucky Goldstars,該集團在全球117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300多個機構,是一個涉及化學、電子等多領域的大型國際財團。SK集團及其附屬機構在全球擁有 30000 多名員工、 124 個辦事處和子公司,名列世界五百強第57位,年銷售收入高達808億美元。現代集團是以建築、造船、汽車行業為主,兼營鋼鐵、機械、貿易、運輸、水泥生產、冶金、金融、電子工業等幾十個行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尤其是在國際造船業領域的地位幾乎是無法撼動的。相比樂天、LG、SK、現代而言:三星更是巨無霸中的巨無霸,以致於韓國人自己卻戲稱一生不可避免的三件事是“死亡、納稅和三星”,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們的信用卡是三星的,電視、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是三星的,居住的公寓也是三星的,甚至看的職業棒球隊聯賽還是三星隊,就連死後安葬的墓地也是三星的產業,真實死了都躲不開啊。其實我們印象中那個生產手機的三星電子只是三星這一龐大商業帝國的冰山一角而已,儘管三星電子在三星集團中處於核心地位,但並不等同於三星的全部:目前三星旗下擁有涉及電子、化工、造船、造紙、製糖、紡織、通信、飛機、金融、保險、建築、旅遊、醫療、汽車、媒體等諸多領域的160多家子公司。幾乎可以說三星的產業已滲透到韓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個韓國人都不可能在一生中不和三星發生交集。僅僅只是我們平時所熟知的三星電子就能在世界五百強中位居第12名,那麼整個三星集團擁有何其巨大的能量呢?截至2017年6月三星集團的總市值已突破3200億美元,這比阿里巴巴集團高出近千億美元,佔韓國GDP的1/5,佔韓國總市值的30%,超過了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GDP。可以說三星已掌握了韓國經濟的命脈。如果三星集團倒下,那麼就意味著韓國經濟的一場大地震——從直接的經濟損失來看:僅僅只是一個三星電子就能實現全年300億美元以上的利潤,如果整個三星集團倒下的話恐怕將使韓國國民經濟至少損失3000億美元以上,而韓國的國民經濟總量也不過在1.5萬億美元左右,這意味著韓國將損失其國民經濟總量的20%左右。與此同時僅僅一個三星電子就擁有高達325000名員工,如果整個三星集團倒下的話恐怕將製造數以百萬計的失業者,這將會造成多大的社會動盪是不言而喻的。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之外更可怕的是由於三星涉及的業務範圍極其廣泛,這意味著隨著三星的倒下勢必造成整個韓國經濟產業鏈的斷裂,韓國將失去在諸多產業領域的相對優勢,整體經濟將呈現出直線下降的趨勢。

這些龐然大物在支撐韓國經濟的同時,也綁架了韓國經濟。財閥經濟實際上相當於將國家財富高度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這不可避免會侵犯到底層人民的利益。同時這種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做法使韓國經濟抗風險的能力極差,因為像三星這樣的財閥集團只要倒下一個就是韓國所不能承受之重。正如我們所說的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也曾存在過類似的財閥勢力,可這些國家逐漸通過立法規範財閥的行為,然而在韓國財閥的影響力已不只侷限於經濟領域,同樣也滲透到政治以及老百姓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財閥並非韓國的特有產物,但韓國財閥問題卻是全球最為突出的,可以說財閥在韓國已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了。在韓國經濟開始騰飛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韓國財閥的勢力還遠沒今天這麼強大,那時他們還必須匍匐於政府行政權力之下,事實上在整個韓國軍政府統治時期財閥勢力都不敢公然與行政權力叫板。上世紀80年代末韓國開始了政治民主化轉型。轉型後的韓國不可能再出現像朴正熙那樣大權獨攬的統治者,各路政治派別要想上臺執政幾乎必須獲得來自財閥勢力的資金支持,否則就無法在競選中勝出,韓國財閥對韓國政治的侵蝕程度由此大大加深。與此同時隨著韓國財閥勢力的日益發展壯大已使其與美國、日本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事實上韓國是一個主權並不完整的國家——在諸多事務上韓國政府其實要受美國的控制,而韓國財閥事實上已發展成為美國在韓國的買辦代表。事實上在財閥的眼中政府只是為自己服務的一個行政部門而已,即使是韓國總統在這些財閥大佬們面前也要禮讓三分。我們知道美國、日本等國也存在財閥集團,然而這些國家的財閥集團還是需要遵守國家法律規範的,與此相比韓國財閥甚至已到了可以無視國家法律的地步:身為韓國總統的朴槿惠因為受賄被關進監獄,而作為行賄者的三星副社長李在鎔早就拍拍屁股回三星當他的副社長了。張紫妍案、李勝利案一再暴露出財閥集團無視國家法律、肆意侵害民眾利益的問題,可以說財閥勢力不僅綁架了韓國的國家經濟命脈,同樣對韓國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構成綁架。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是壞。

據參考消息網3月22日報道 ,韓媒稱,韓國2018年結婚登記數量創下歷史最低。背後的原因就是韓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甚至有消息說,三星帝國都快要崩塌。

韓國是個很小的國家,但經濟表現卻是世界經濟的“金絲雀”。金絲雀什麼意思?金絲雀的作用就是預警,工業革命初期,挖煤沒有檢測瓦斯設備,帶個金絲雀下井,金絲雀不動了,說明瓦斯濃度危險。

韓國在全球經濟中也同樣扮演著金絲雀的角色。看韓國的經濟就能夠反映出全球經濟的大致趨勢,要是韓國經濟下滑,那麼也就意味著全球面臨衰退。

韓國經濟為什麼能對全球經濟起預測作用?主要是韓國進出口佔本國GDP70%以上,因此,世界經濟的涼熱通過韓國經濟就能感受到。

韓國經濟最初是美國幫著恢復,對口支持幾大產業,幾十年下來,導致資源高度集中於少數財閥,財閥控制了韓國經濟命脈,形成了獨特的經濟世襲制度。

以2017年為例,韓國六大財閥總營收約為9420.12億美元,佔韓國2017年度GDP超過60%(其中三星集團3253.62億美元、現代三大集團2580.71億美元、SK集團1195.62億美元、LG集團1419.81億美元、韓華集團554.67億美元、樂天集團415.69億美元。),其中僅三星集團年營收就佔韓國GDP超過20%。以上這些財團掌握了韓國主要經濟的命脈,已經與韓國社會、民眾都離不開的地步,任何一家財閥的關鍵產品如果出現供應波動,都足以對全球產生重要影響。

人們習慣說5大財閥控制韓國政治,其實不絕對,僅是有這個跡象,哪一任總統都不敢公開說自己受哪個財團控制,但韓國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背後就是財團互相制肘,防止連任後總統對支持他的財團有傾向傷害別的財團利益。

說韓國經濟受幾大財團控制不好,主要是財團如果僅是搞經濟,那就沒有什麼好與不好,船大抗風浪,主要是財團參與政爭,搞得韓國政治很亂。

各大財團都想左右政壇,因此,韓國政壇的大大小小人物都成了各財團代言人。

而政治人物應該代表人民利益。

朴槿惠執政期間,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她本人從財團這裡獲得什麼利益,但“干政門”還是讓她有口難辯,也讓外人看到了韓國政壇黑幕,背後就是幾大財團利益爭鬥的惡果。

財閥集團控制著國家經濟命脈,通過控制經濟進而綁架政治,綁架社會、綁架韓民眾,作為東亞秉持的國家治理觀念看,不利於長治久安,危及韓國長遠利益。

為什麼這麼說?看看韓國曆任總統的下場,在位都風風光光,離任即遭殃。

也就是說,財團的命運左右了國家命運,而經濟活動有起有落,一個國家的命運隨著財團命運起伏,這個國家長久能期待嗎?


布衣吳新建


和日本財閥普遍具有悠久血脈傳承不同,韓國財閥普遍“年輕”,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朴正熙的“漢江奇蹟”一同崛起的。

當年朴正熙為實現經濟“大騰飛”,利用軍政府的特權扶植若干財經家族,使之在資源、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處處得到關照,在短時間內形成了對韓國經濟命脈的壟斷。這樣做的目的,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避免有限的資金、資源被浪費到次要領域。在這種財閥壟斷一切資源的體制下,韓國在特定階段集中“突擊”特定產業,如60年代的紡織業、70-80年代的造船、鋼鐵、化工業,90年代中期後的汽車、電子、通訊業等等。

財閥和政府權力的聯手,令後者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持續高速發展,也令前者獲得了開拓國內外市場、排斥競爭、推行壟斷的良機。上世紀末,韓國政治上實現轉型,民選政府取代軍政府,政黨輪替逐漸成為常態,而此時的財閥卻依舊保持著古老的家族管理體制,並且因其在經濟上的壟斷性,成為令政府頭疼的因素。

一般認為,韓國有三星、現代、大宇、樂喜金星和SK五大財閥,此外還有韓進、韓華、樂天、GS等規模較小的財閥,其中僅三星一家,年銷售額就佔到韓國年GDP總量1/4左右,五大財閥合計,竟佔據了韓國2/3的GDP總量。

即便在“漢江奇蹟”最激動人心的時候,人們對財閥體制的弊端也漸漸看得清楚:財閥制度的過度壟斷,削弱了韓國的競爭力和創造力,嚴重影響了韓國經濟的後勁;由於將太多的“雞蛋”放進有限的幾隻“籃子”,也無形中削弱了韓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近年來韓國經濟表現雖然尚屬良好,但GDP增速實際上已降至2-3%的常態,雖在全體國民努力下避免了更大的衝擊,卻也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造船業陷入產業性萎縮等“節點”,遭受過相當程度的損失。

如果說,在朴正熙時代,“強勢政府”和“強勢財閥”間,構成微妙的平衡,確保了資金、市場和權力的“合力”向最有效方面投入,那麼當政治體制已走向民主,經濟體制卻依舊保持家族壟斷式財閥體制的今天,財閥們往往會憑藉自身的壟斷地位、財勢,迫使大量資金、資源向有利於自己、卻未必有利於國民經濟和社會利益的方向傾斜,並造成大量不良債務的堆積。

第六共和國體制下的韓國,總統任期5年,任滿不能連任,總理則由總統提名,只是象徵性的人物,總統雖有足夠行政權力,但在特殊體制下受到諸多制約,且無法確保政策的持續性;與之相反,並未實行“民主化”、“現代化”的財閥,反倒可以發揮家長制“出招快”、“決策及時”和權力集中的特性,見招拆招地對政府政策導向“挑肥揀瘦”,令政府感到尾大不掉。

對於此,政府並非不明白,但一來如前所述,特殊體制下政府對財閥制度難以構成持續有效的壓力,如金大中、盧武鉉兩任政府均提出“財閥現代化”,要求各財閥剝離無關領域,任用非家族的專業人員,加強財務管理等等,在上述努力下,現代、SK的會長都曾吃過官司,現代集團還被“一拆三”,最大財閥三星老會長李健熙也曾因逃稅被指控。但這種打擊都難以持久產生壓力,如三星的李健熙在李明博上臺後就被免於起訴,2008年4月雖宣佈辭職,實際上仍是“三星共和國”的當家人。2014年5月,72歲的李健熙因心臟病突發入院治療,呼之欲出的接班人,仍毫無懸念的被圈定為其46歲的兒子李在鎔。

正如盧武鉉自殺後,韓國《朝鮮日報》所總結的,韓國政治的重大弊端,即貪腐、門閥和政商交易的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即便並非出身門閥世家、遠離政商傳統圈子的政治家也難以免俗。出生於“連烏鴉都會因飢餓而離去”的貧農世家、以清新政治吸引無數選票、高呼著“向門閥和腐敗政治開戰”的盧武鉉在位短短5年,卻走完了那些舊政客幾代人才走完的門閥、貪腐之路,迅速淪為和這些“前輩”同流合汙的一群。

在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從古代沿襲下來的等級觀念、門閥制度並未因社會的現代化而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這些政治特權階層轉化為大財閥,壟斷了上述國家的經濟、金融命脈,又通過權與錢的槓桿染指政治,左右政治版圖,甚至採用非正常的權錢交易手段達到目的。人們曾經希望,政治民主化會有效解決財閥政治的痼疾:“一人一票”可確保政治發言權不至於被財閥所壟斷,草根階層出身的政治家也有望當選議員、入閣,甚至當總統和總理。

然而一如前文所述,由於門閥政治的土壤實在深厚,經濟和政治、金融和政治的相互關聯,在當代社會非但未曾減弱,反倒更加強化,民主化之後的東亞國家,並未因此擺脫門閥政治的影響。

在日本,門閥政治在戰後體現為自民黨的長期把持政權、黨內政治派系門閥化,和議員、首相的“家族式傳承”,許多首相、議員都是父子相傳,“抱團取暖”,即便偶有“平民首相”出現,最終也難逃門閥政治的羅網,如戰後自民黨第一位非門閥或世家出身的首相田中角榮,最終卻因“金權政治”黯然下臺,1983年更因“洛克希德‘三星’客機賄賂案”被東京地方法院判刑4年、罰款5億日元。打著“反門閥政治”旗號上臺的民主黨既不能免俗,又無法站穩腳跟,最終被門閥出身的自民黨領袖安倍晉三趕下臺。

而在韓國,民眾中反財閥、要求清廉正直的呼聲很高,這導致民主化後多數總統都是平民出身的“反財閥活動家”,上任後無不打著“反財閥政治”的旗號,但在整個經濟命脈被財閥把持的韓國,任何一位當選總統都不可能擺脫財閥的影響,轟轟烈烈的“反貪腐”、“反財閥”,最終往往成為清算政敵的利器。

前總統朴槿惠在競選期間喊出“削弱企業財團在經濟生活中的主導地位”的口號,然而正如法國財經大報《回聲報》評論所言,儘管貧富差距增大、大裁縫壟斷令中小企業和平民窒息的現狀令韓國社會怨聲載道,朴槿惠的“經濟民主化”、削弱大財閥勢力訴求得到普遍歡迎,但她能否真正做到這一切令人懷疑——她本人和財閥關係密切,競選團隊中的高參也大多是財閥的人。事實一如《回聲報》所預料的,朴槿惠直到重蹈其前任們覆轍下臺、入獄,也未能擺脫財閥政治的窠臼。

如今的韓國總統是盧武鉉當年的幕僚、密友文在寅,出身草根的他再度喊出“對財閥宣戰”的口號,但他亦師亦友的偶像、前輩、兄長盧武鉉都做不到的事,他又如何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