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們為什麼不要聚會?因為傳染病也喜歡扎堆


疫情期間我們為什麼不要聚會?因為傳染病也喜歡扎堆


傳染病因為容易大規模爆發而一種可怕的疾病。我們要控制、防禦和躲避傳染病的攻勢,重要的就是摸清傳染病的來源和傳播途徑。最近,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昆蟲與生物學系助理教授畢卓斯坦博士等人提出,傳染病“喜歡扎堆”,人越多的地方它們越喜歡去。

傳染病引力模型

傳統的傳染病預測理論認為,距離病毒流行地點最近的城鎮將是下一個疫情爆發的地點。現在,奧塔·畢卓斯坦博士卻對這個說法表示質疑,他認為城市對傳染病的吸引力就好比星球之間的吸引力一樣,越大就越有吸引力,而且吸引力的大小也隨著離城市中心距離的增加而減少。畢卓斯坦博士等人在最近舉行的美國生態學會的年度會議中表示,他們的研究依據流行病學、社會學和運輸學的一些理論,使用物理學中的引力模型可以很好地預測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畢卓斯坦博士說,大城市獨具的吸引力會聚集更多的人流,病毒的流向更可能是那些距離相對較遠而彙集了大量人群的大城市,而那些離病毒首發地距離較近的小城鎮不一定會是病毒的下一個目標。比如說,有某種傳染病在大城市A市爆發,疫情可能不會首先出現在鄰近的小城市B市或者A市其他附近的小城市,而很可能是距離較遠的另外一個大城市C市。畢卓斯坦博士把他的這個預測傳染病疫情的方法叫做“傳染病引力模型”。

為了測試他們所設計的模型,畢卓斯坦博士研究了英國1000個城市和450個鄉村地區歷年孩童感染麻疹的資料,資料完整記載了1940年以來這些社區每星期孩童感染麻疹的情況及疫情流行蔓延的情形。統計結果表明,大規模的麻疹往往在一個大城市爆發後不久,就會在另一個大城市大規模爆發,如果控制不好,它就會傳播到更多的大城市,然後向小城市和鄉村擴散。

遠離病毒的可能傳播地

畢卓斯坦博士還把“傳染病引力模型”用於對野生動物傳染病的預測,賓州大學生物系的研究生羅拉·瓦洛參與到畢卓斯坦博士的研究中,他們一起探討犬瘟熱病毒在斑海豹群中的蔓延情況,當然,斑海豹不會像人類一樣會被大城市就業機會所吸引,對他們誘惑最大的是具有豐富食物的大海灘。在海灘上聚集成一群群的海豹,這種群落的大小正與海灘的大小以及附近食物的多少很大的聯繫。斑海豹就像會通過咳嗽在彼此之間傳播犬瘟熱病毒。

在1988年和2002年,斑海豹中就曾爆發過兩次犬瘟熱,大量北海斑海豹在這兩次瘟疫中喪身。瓦洛利用定位系統和空中攝影的方式來了解海豹實際的數目,以便研究1988年的病毒爆發情況。瓦洛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傳染病飲料模型”能快速準確地預測犬溫熱病毒在海豹群中的傳播情況:越大的海豹群越容易感染犬瘟熱病毒。

在完成預測感染孩童與動物病毒性疾病的模型之後,畢卓斯坦博士說,他們想把模型應用在成人的人口數以及具有部分免疫力的人口數,來探討流行性感冒病毒在成人的傳播路線。大城市雖然相對有較好的衛生條件和醫療條件,但是由於人口流動狀況複雜多變,人群集中,成為了傳染性病毒迅速蔓延的溫床。

畢卓斯坦博士表示,新的研究為衛生部門預測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可以讓政府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切斷病毒的傳播鏈。

對城市居民來說,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營養,鍛鍊身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以外,在發現有病毒出現並開始蔓延的情況下,自動,儘量少到人群集中的公共場合活動,這樣可以有效地躲避那些“喜歡扎堆”的傳染病。



本文選自《科學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