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蕭峰在塞外結拜沒有把段譽算進去?

文學痞子


天龍八部是金庸師傅的經典武俠劇,也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武俠劇之一,下來就說說為什麼喬峰和耶律洪基結拜不提段譽,而段譽與虛竹結拜時卻惦記著喬峰呢?

因為喬峰對自己“契丹人”的身份是十分自卑的,所以與同是契丹人的耶律洪基結拜時才不拉上段譽,他覺得漢人都瞧不起契丹人,段譽也不例外。而段譽則不同了,他天生貴胄,沒有經歷過苦難,更不瞭解契丹和漢人的仇怨,樂天派的他自然不會把身份看得那麼重了。

豪爽、重情義是喬峰的標籤,但是自卑的性格,就讓他做事有些畏首畏尾了。由此可見,他和段譽結局的差異也是個性使然,怨不得旁人!







光影城市獵人


這個問題再簡單不過了。

請問喬峰能代表段譽嗎?不能,既然如此,段譽又如何能跟一個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結拜兄弟呢?有人會說虛竹,那是因為段譽喬峰都認可虛竹,不代表段譽也認可耶律洪基


求闕齋讀書筆記


題主所說的塞外結拜,應該是指《天龍八部》第二十六章,蕭峰與耶律洪基的結拜。

與之對比的,是段譽與虛竹在第三十八章的結拜。段譽想起從前結拜的兄長蕭峰:“可惜他不在此處,否則咱三人結拜為兄弟,共盡意氣之歡,實是平生快事。”於是虛竹出了個主意:“咱二人便先結拜起來,日後尋到喬大哥,再拜一次便了。”

注意,段譽與虛竹結拜,把蕭峰也算進去,是在酒後,如果在清醒狀態,正常人是不會做出這麼不正常的事情來的。

還有,蕭峰這個人物,在金庸作品中,是神一樣的存在。不管他的聲名也好,還是現場觀感也好,從來沒有叫人指摘的地方。段譽對他,虛竹對他,都是極為心折。而蕭峰見過的英雄多了,雖然也對段譽投緣,終究沒有那麼“驚豔”的感情。

換句話說,自從蕭峰與段譽的初遇之後,蕭峰就是段譽無時或忘的深刻記憶,並不比王語嫣的分量更輕。而段譽之於蕭峰,不過是滿天繁星中的隨意一顆。


棲鴻看紅樓


眾所周知,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主角是三個結拜兄弟:蕭峰,段譽和虛竹,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三個兄弟中蕭峰和虛竹的結拜是間接的,其中的橋樑人物是段譽。段譽和蕭峰先是在無錫城外結拜,後來段譽又在天山靈鷲宮與虛竹結拜,段譽作為好事之人,他和虛竹結拜的時候就把蕭峰也帶上了,拜蕭峰為大哥。但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蕭峰在塞外也有一次結拜,這次結拜就是和遼國的皇帝耶律洪基結拜為兄弟,但蕭峰的這次結拜並沒有把段譽算進去,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說說段譽的結拜,段譽和蕭峰的結拜是以一場誤會開始的,當時蕭峰要去燕子塢找慕容復為丐幫副幫主馬大元的死討個說法,不料在松鶴樓上遇上了段譽,兩人開始斗酒,蕭峰覺得此少年功力深厚,一度以為他就是和自己齊名的南慕容。後來兩人又比試輕功,段譽的一套凌波微步讓蕭峰心服口服。段譽本人更是仰慕蕭峰的風采,提出和蕭峰結拜,蕭峰答應,這個結拜裡面段譽是主動的。

段譽和虛竹的結拜本身就是一個糊塗賬,因為虛竹身上有王語嫣(其實是李秋水的妹妹)的畫像,段譽誤認為虛竹也愛王語嫣,和他一起痛飲大醉,糊里糊塗的就結拜了,眾所周知,段譽是個好事之人,因為以前他和蕭峰結拜過,所以段譽就提出把蕭峰也算在內,這樣就成了蕭峰、虛竹、段譽三人的結拜。這中間段譽主動,而且是橋樑。

我們再看看蕭峰和耶律洪基的結拜。這兩人的結拜其實是主動的人是耶律洪基。當時蕭峰是在女真人完顏阿骨打的部落裡,機緣巧合之下,擒住了耶律洪基,當然蕭峰和女真人都不知道抓來的人是遼國皇帝。蕭峰因為佩服耶律洪基的慷慨豪爽之氣,加上自己也是契丹人,所以就私下放走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對蕭峰的武功和作為非常佩服,面對這樣的大英雄大豪傑,有意收納,就提出了和蕭峰結拜為兄弟,金庸先生在原文中這樣寫道:

紅袍人更加喜歡,站起身來,說道:“蕭英雄,你口口聲聲當我是朋友,我就跟你結義為兄弟,如何?”蕭峰……便道:“甚好,甚好,在下蕭峰,今年三十一歲。尊兄貴庚?”那人笑道:“在下耶律基,卻比恩公大了一十三歲。……,兩人當下將三枝長箭插在地下,點燃箭尾羽毛,作為香燭,向天拜了八拜,結為兄弟。

通過金庸先生對蕭峰和耶律洪基結拜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蕭峰是被動結拜者,結拜的主動權是耶律洪基,總不能耶律洪基說:“蕭大英雄,我很欽佩你,我們結拜吧”,蕭峰卻道:“等等,我還有個結拜兄弟,我們一起拜了吧”。這不符合蕭峰的性格!

所以,段譽和蕭峰、段譽和虛竹的結拜,段譽都是主動者,加上段譽又是好事之人,所以間接也把蕭峰和虛竹結拜了。而蕭峰和耶律洪基的結拜,耶律洪基是主動者,而蕭峰又不是好事之人,所以他倆結拜就沒算上段譽。性格使然,行事使然。


紅樓尋夢


大理皇位唯一繼承人和遼國皇帝成了兄弟。。。這是什麼概念,這比和親還嚇人,大宋皇帝還睡得著嗎?


橋邊紅藥為誰而生


一個是大遼皇帝,一個是大理世子,明顯身份不對,蕭峰一代大俠,闖蕩江湖我60多年,不可能這點事看不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