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冠軍雷海為

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上,外賣小哥雷海為逆襲奪冠。在參加詩詞前,每天在等餐的時間空隙,一群外賣小哥拿著手機玩王者、看直播,雷海為都在抓緊時間背古詩詞。

等餐的時候,等紅燈的時候,甚至騎車在路上的時候,他都用來背詩詞。每天吃過午飯,有一個多鐘頭的休息時間,他就會坐下來好好讀幾首古詩詞,看詩詞的創作背景、註解、鑑賞,還能背一兩首新的詩詞。

因此,雷海為,一個普通的外賣小哥,充分利用自己每天的碎片時間,學習背誦古詩詞,終於成就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輝煌和精彩。

生活中,當別人在看書的時候,你在抖音上刷得不亦樂乎;別人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的時候,你在飯桌上大飽口福;當別人利用週末間隙時間學習充電提高自己時,你卻一覺睡到了中午12點……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超級演說家》冠軍、北大學霸劉媛媛說過,如果每天都利用好碎片時間,一天就多出4個小時,一週就有近30小時的時間。

一天多出4個小時!這也太誘人了,能聽多少課,學習多少技能啊!先別心急,這些碎片時間,要知道怎麼合理使用,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01

找出你的碎片時間

排隊、等車、等人、堵車、坐公交、飯後……這些幾分鐘或十幾二十分鐘原本無意義的時間,被我們稱為“碎片時間”。

《未來時間使用手冊》一書中,作者高度肯定這些時間,他認為,時間是唯一對每個人的公平的資源,正是如此,能否讓碎片時間產生價值是在未來制勝的關鍵。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道理我們都懂,但是,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碎片時間就會發現,這實際上是每日精力狀態較差的時段。

我們在學生時代都明白一個道理:當學習累了的時候,最好應該停下來休息,因為這個時候繼續學習的話也學不進去。這一原則對碎片時間也適用。

人的精力難以在一天中每一時刻都保持充沛狀態,特別是在嘈雜的人群、移動的交通工具上時,精神狀態並不佳,這些時間段裡還要求自己保持專注力、用來處理主動學習的話,其實是件適得其反的事情,不論是看書還是背單詞,學習都效率非常低下。

02

不要走進碎片時間的誤區

雖然不寄託於碎片時間能夠解決很多事情,但是把時間的邊角料用起來,能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畢竟每天能夠累計利用上1小時的碎片時間,一個月就能有30個小時,夠你讀三本書了。

如果要學會真正高效利用好碎片時間,先來了解下儘可能要避免的兩個誤區:

誤區一:利用好所有時間爭分奪秒學習

有的人認為,碎片化時間這麼短,也成不了什麼事,不如隨心所欲放飛自己。而另一部分人卻認為,時間碎片有積累效應,不能浪費掉任何時間,這樣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上廁所都是浪費時間,必須抱本書;刷牙洗漱必須看新聞聽英語;走路的時候也要聽老師課堂錄音;課間休息要抓緊複習,看看錯題;睡前可以再看幾篇文章......

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大腦不停地運轉只會讓自己更加焦慮,處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學習效率會迅速降低,所以才會有這樣一句話“只學習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時間管理書籍《小強升職記》的作者鄒小強每天早晨會早起寫文章,在去上班的路上背單詞。但他在工作之餘並沒有說要再看幾本書,再看幾個演講視頻。而是選擇冥想恢復精力;下班也會提前下車,完成每日走10000步的目標;回到家就專心地賠老婆孩子。

他並沒有每分每秒都強迫自己去學習,去提升自我。因為人的大腦是需要休息的,勞逸結合才最有效,只要每天能利用好3-4個碎片時間段就已經很厲害了。況且,如果能管理好時間,高效工作和學習,你的很多時間都會是整塊的,碎片時間只用來放鬆愉悅就好。

誤區二:盲目填充,一有時間就看書

想到怎麼利用碎片時間,大多數第一反應就是看書,當時我也是這麼幹的。

在地鐵公交上,或是電梯旁,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人:站在角落裡安靜地抱著一本書,周圍的人不時投來崇拜的目光,還紛紛感嘆好一個文藝青年!

這種做法我也嘗試過,結果並不理想。我常常在書包裡裝一本書,等同學吃飯的時候就拿出來。本來滿心歡喜,以為自己能慢慢積累閱讀量。後來發現,這種時間非常容易被打斷,“咦他來啦”“快快快,車子來了”,然後不了了之,吸收的知識寥寥無幾。

閱讀是一項需要專注和大量動腦的活動,如果經常被打斷,注意力無法集中,下一次又得重頭看起,效率非常低。像這種很短的時間,比較適合短流程的學習,比如背單詞。除了背單詞以外,這種非固定的碎片化時間用來思考,對內容進行提煉、歸納也不錯。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液晶之父”雷曼經常用瑣碎的時間進行思考,只要有碎片時間,他就會想液晶原理中每一個小小的部分,最終才形成了“液晶”學說。

大文豪胡適說自己在白話文方面的成就,全都是利用業餘時間的。他每天要做數十份兼職,可以說是忙到不可開交。但他在短暫的空閒時間,都會去思考怎樣才能讓普通人聽懂自己的話。如果沒有他的思考,說不定我們到現在還在用文言文“之乎者也”進行溝通交流。

所以,不同的時間段要安排不同的任務,切不可盲目填充,否則只會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03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時間?

在互聯網時代,之所以發生碎片時間的浪費,是因為我們本來就不知道用這些碎片時間幹什麼,在沒有安排的時候,最簡單的默認就是刷手機。

那麼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呢?下面三個方法你一定要記牢。

1、規劃碎片化時間,設立主題

碎片時間,在沒有安排的時候,默認的選項就是打發消遣,遊戲追劇刷票圈,幾乎全被浪費掉。別責備自己,我們都是人,懶惰是天性,大腦總會優先選擇最不費力的事情。但是將時間提前規劃好,再遇到碎片時間,就會直奔你的計劃。

最簡單的方法,是根據時間的長短,定下相應的任務,做一個“碎片時間清單”。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你還可以給碎片時間定一個明確的主題。在這幾天,都去做與這個主題相關的事情。

如果我們不知道用這些時間幹什麼,最有可能的就是沒有意識到這些時間的存在,它們就溜走了。

設想一個場景,上午的工作結束,但距離12點中午吃飯還有10分鐘時間。如果沒有10分鐘碎片時間的利用規劃,你最有可能做的是什麼呢?

肯定就是拿起手機擺弄一下。具體也不知道做了什麼,反正很快就到點跟同事出去吃飯了。但如果你有利用這10分鐘碎片時間的意識,則有可能趕緊活動下自己的腰椎和頸椎,減少得頸椎病的概率,讓身體更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意識到不等於一定要把自己的所有時間都填滿。利用碎片時間有一個誤區,就是“我要爭分奪秒的工作,甚至不放過吃飯、休息的每分每秒,這樣的狀態時間長了會導致焦慮、頭疼、甚至效率更低。

不要覺得沒有一心二用就是在浪費時間,人是需要休息的,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就像剛剛說過的,利用碎片時間放鬆休息、活動頸椎、接一杯水都是利用。

具體的碎片時間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對應的事情,你可以根據上面的思維導圖來進行自己1分鐘、3分鐘、5分鐘的使用規劃。

2、選擇適合碎片時間的任務

高效利用碎片時間,不僅要規劃好,還要選擇適合的任務。

碎片時間的特點是:干擾多,時間短,精力難以集中。碎片時間聽課讀書不是最好的選擇。書讀完,課聽完,留不下什麼印象,因為你只是攝取了信息,沒有精力加工處理。

那碎片時間適合什麼工作呢?主要有思考、蒐集和休息。

當你閉目凝神,帶上耳機,碎片時間就是你自己的小天地,最適合思考:今天看的書裡,有哪些共鳴?上次項目結束,有什麼值得反思?這個課程講的知識,能不能和以前的相聯繫?

到這裡我才發現,平時我很少有時間思考,以至於我幾乎記不起來今天發生的事,學過的知識。如果你一直在忙碌,不妨留段時間給自己思考,停下來,反而收穫更多。

如果你覺得碎片時間不宜工作學習,蒐集知識也不錯。快速瀏覽公眾號或知乎的文章,哪一篇值得去學習精讀?放在收藏夾裡。等有整段時間,再去研磨消化。

碎片時間學習,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你要克服嘈雜環境的干擾,還要忍受身體的疲勞,碎片時間不可能100%利用,如果覺得精力不足,主動休息也是一種策略。偶爾偷點懶並不可恥,保存精力,為大段時間的高效工作學習做準備。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3、把碎片時間串聯,完成大任務

最高級的碎片時間管理,就是將零散時間串聯,完成一個大任務。因為可以產出價值更大的成果。

當我們在寫一個方案的時候,有時候即使有大塊的時間,但還是拖延或者寫不出來,因為這個任務太大太難,我們根本沒想好寫什麼,怎麼寫,手頭也沒素材,所以無法開始動筆。

實際上寫方案的過程可以分解,在寫這個動作前還有構思、寫大綱、收集素材等動作。動手寫方案確實需要整塊的時間比較高效,但是找靈感、構思內容、寫大綱、收集素材這些任務,在碎片時間內就可以完成。

這就是先把大任務進行分解,然後用碎片時間完成。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我之前的觀念其實也停留在,只要今天有寫文章的任務,就一定要留出3個小時的時間,要不就沒法完成。這樣的結果是:沒有整塊時間就不能投入寫作,而且每次寫完都覺得好累,因為所有的工作都要集中在那3個小時不間斷地完成。

在學習了將任務拆解,再將碎片時間串聯的方法後,我發現寫作這件事情就變得輕鬆了很多。

實際上就是把寫作這件很大的任務拆分,形成若干個小任務,我再為每個小任務估算花費的時間,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將這些小任務逐個擊破。

這樣的方法不僅解決了沒時間寫作的問題,還讓寫作這個原本很大的任務變成更容易完成的小任務。

記得在知乎上看到一個人,英語本來不是很好,但工作的一年中利用碎片時間將單詞的詞彙量提升到了10000。這就是利用碎片時間的有心人,我們都要做有心人。

當然了,實踐時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想著一定要填滿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小心過猶不及會產生焦慮感。每個人的工作生活環境和習慣不同,請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規劃碎片時間使用,合理休息放鬆,給自己一些諒解,這需要一段緩衝期。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學會這3招,讓你每天多出4小時!

結語:

《碎片化學習》的作者在書中提醒我們:“最可怕的是隨波逐流,每天無所事事。在如今這樣一個變化日新月異的時代,無所事事的風險很高。什麼都不做的人,最終很可能會和因無法適應環境而滅絕的恐龍一樣被時代拋棄。”

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想要跟上時代的節奏和波動,保持職場競爭力,那就要終身學習,不停前進。而在時間越來越稀缺的現代社會,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就是保持自我增值、實現終身成長的極佳途徑。

時間碎片化是一種現象,但並非不可控,我們需要關注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自己,尤其是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才能更好地理解碎片時間形成的原因和特點。在分析自我的基礎上,根據個性需要,制定相應的碎片時間利用策略,發揮碎片時間最大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