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別再給我講大道理了”

“夠了,別再給我講大道理了”

為什麼明白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作者 | 三木水來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點擊收聽 主播 __聽 溫情朗讀 | 製作:鳴天



▷1◁

為什麼我明白這麼多道理,還是治不好自己?


王先生是我的來訪者。


他不僅是一位高知,是我的第一位“跨國”來訪者,而且,有一個更特殊的身份:王先生本人,是一位非常資深的心理學愛好者。


王先生讀過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也上過很多課。很多心理學流派、理論、心理學大家的觀點、各種心理名詞,全部熟稔於胸。除此之外,王先生對自己分析得也是頭頭是道。


王先生這麼分析自己的問題:我就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造就了我的性格和我的心理模式,所以現在我經常會表現得很焦慮,壓力很大。你不用分析我,這些我都懂,可是,我明白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還是治不好自己?


然後,拋出一個“終極問題”:我該怎麼辦?


王先生的問題並不孤立,這代表的是一類問題:來訪者看起來什麼都懂,可是卻無濟於事。


當然,在心理治療中,這個問題牽扯的層面很多,比如有來訪者的理性防禦、情感隔離等等。


這裡,我們暫且不說這些,而說這個問題本身。


離開諮詢室,這其實是我們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而不僅是在心理治療中。恰如韓寒在《後會無期》中曾說,為什麼我明白了這麼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這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是,我卻想討論一些特別的視角。


▷2◁

你明白的道理,是誰的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明白的道理,不是我們自己的道理,而是外部世界灌輸給我們的道理。


外部世界包括哪些?所謂外部世界,主要指的是不同時期,我們所面對的權威。


比如:兒時的父母,學生時代的老師,或者,社會主流價值觀告訴我們的是非對錯。


“夠了,別再給我講大道理了”


有一次週末,我在書店看書。旁邊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也在看書,孩子大概也就一年級左右,兩個人一坐下就爭執了起來。


原來,孩子拿了一本漫畫在看,媽媽看到了,就在教育孩子:“我們說好了來看書,你看這個書算是看書嗎?你要看《十萬個為什麼》,你要看知識書。”


孩子極不情願,但是又沒有公然反抗,只是嘴裡小聲嘟嘟囔囔,然後悶頭依舊抱著手裡的漫畫不放。


媽媽當然不肯罷休,又發起了第二輪攻勢:“咱們不是在家說好的嗎?過來看書要看有意義的書。你說,是你自己去拿,還是我給你去找?”


這個時候孩子默默起身,去乖乖抱了本《十萬個為什麼》回來。


這是特別小的一件小事,但是,我特別有感觸。因為,我就是這個小孩。


從小,我的世界就被歸類了:“看書”是好的,“玩”是不好的;看書呢,也有分類,看“世界名著”“歷史”“知識”這種“有意義”的書是好的,看“漫畫”“各種現代小說”“武俠小說”這些都是“不好的”。


開始的時候,我當然會有牴觸,就像這個小孩子一樣。我知道自己天然想看金庸的武俠,而不想看泰戈爾的文集,但是,久而久之,連我自己都會內化並認同父母給我灌輸的這種分類。


所以,當我在中學時“放縱”自己看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的時候,我會有極大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不僅讓我焦慮,讓我內疚,還會讓我放下這本書,轉而拿起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有這樣的感覺:我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我們感受一下這種“做不到”裡面,到底是什麼?


那似乎是一種我們從骨子裡對這個道理的不認同。


這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道理,不是你的道理,是外部權威灌輸給你的道理。


▷3◁

怎麼才叫“明白”了這個道理


說到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我們所謂的“明白”一個道理,到底指的是什麼?怎麼樣才叫“明白”了一個道理呢?


我們很多時候,嘴上說自己“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並不是真的明白,只是頭腦上的“明白”。


“夠了,別再給我講大道理了”


所謂真正的“明白”一個道理:指的是從感受上和理性上,都要明白。


比如,現在,健身是一件非常時髦的事情。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去運動,每次就跟上刑場一樣,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每次都要靠著極大的毅力,讓自己離開自己的家,來到健身房,踏上跑步機。


為什麼需要“極大的毅力”?我們用“極大的毅力”到底在對抗什麼東西?對抗我們的糾結。為什麼糾結?


因為,道理上,我們明白,健身對身體好,所以,應該去;而身體卻非常簡單直接地告訴我們:就是不想動。


大凡這樣的情況下,長期靠“極大的毅力”來維持的健身,通常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很難長期堅持形成習慣。


我們感受到的是什麼?


只不過是“去還是不去”的糾結、靠自己極大毅力維持健身的痛苦、以及“終於放縱了自己不去健身躺在家裡的焦慮和自責”。


這樣一來,健身帶給我們的益處,只不過停留在我們對“道理”的認知層面,從來不曾真正地享受到。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長期養成了健身習慣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健身,從來沒有勉強。因為,他們體會到了健身的樂趣,享受到了健身帶來的好處。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因為長期伏案寫作,造成了頸椎、腰椎和右肩肩周炎等多項問題。


她曾在北京按摩醫院接受長期的理療,但是,效果微弱。


然而,自從練習瑜伽後,這些問題全部煙消雲散。而且,因為長期久坐,她還有肥胖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身體的輕盈和健康,是她真實感受到的。


所以,對於她來說,健身對身體好,這不僅僅是一件時髦的事情,不僅僅是停留在眾所周知的道理層面,她還切身感受到了健身的實際種種好處。


她的動力,就是發自內心的。


所以,只有從理性和感性上,同時明白一個道理,才是真正的“明白”。


而我們現在所謂的“明白”一個道理,更多的指的是從“理性頭腦”上,明白一個道理。


頭腦上認同,感受上在排斥,這不是真正的“明白”。


如果,在我們不是真正的“明白”一個道理的時候,我們做不到,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4◁

明白一個道理和是否做到,

是完全的兩回事


“我明白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還過不好這一生?”


這句話,乍一看,好有道理;仔細想一下,這句話本身,其實並不成立。


為什麼我們明白了道理,就能過好自己的一生?


明白道理和過好一生,是兩回事。


明白道理,類似於一種“紙上談兵”;而“過好這一生”,就要牽扯到去執行和落地。


理論模型和實操執行,本來就是兩個體系。而且,向來,學習道理容易,執行起來困難。


所謂知易行難,就是這個道理。


“夠了,別再給我講大道理了”


比如,心理諮詢師,其實都有自己的分析師。


如果明白道理就可以做諮詢,諮詢師們不停地學習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自己去做體驗?


諮詢師們找自己的分析師做體驗,就是讓這些道理,在自己身上發生。


只有當領悟和感受真正的在自己身上發生,諮詢師本人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真的越走越遠,才能真正和來訪者一起,越走越遠。


再比如,我們都認為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很厲害,我們一定能成為喬布斯嗎?


這其中,除了人和人之間的生物本能差異外,不得不承認的是,喬布斯很多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明明知道這是好的,卻無法做到。


比如,喬布斯決策時很著名的習慣:在做重大決策前,他會通過打坐的方式冥想靜心,再來作出一個決策。


別的不說,就拿冥想這個習慣本身而言,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冥想是個好習慣。


可是,就像《美食·祈禱·愛》裡的女主人公一樣,哪怕她置身於印度禪修學院的冥想教室,她也無法安心冥想:在每一個閉上眼睛靜下來的一剎那,無數的思緒如千軍萬馬紛至沓來,真正的度秒如年。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原因很多,而且各不相同。


比如,我們的性格問題,限制性信念,動力問題……總之,每個人都各不相同。


再拿冥想這件事舉例子,有的人因為自我不穩定,所以,在每一個與自己相處的時刻,都顯得非常焦灼,而不能安靜下來。


有的人因為完美主義傾向,冥想中,一旦自己的思緒被帶走,就會產生放棄重新來過的想法。


有的人則因為防禦太強而走不進自己的感受,而讓自己始終處於理性思維階段,等等。


也就是說,每個人本身就是不一樣的,性格,心理發展階段,預期,感受……都截然不同。


因此,一旦牽扯到要去執行一件事,每個人能做到的程度,會千差萬別。


▷5◁

連通的橋樑


在這裡,存在一個連通的地方:就是,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放開自己的感受,那麼,你就能多大程度上修通這條從道理到行為的道路。


因為,放開自己的感受,你會知道自己到底卡在哪裡,這會為你帶來真正的心理動力,而這些動力會推動你去行動起來。


放開自己的感受,讓感受充分地流動起來,如果我們真的可以這樣做,這種感覺就是“心流”。當“心流”真的發生,我們會感覺自己似乎猶如天助。


比如,當我寫作的時候,我當然知道,每天早點起床,勤勤懇懇,保證一定的寫作時間,外加多做個案,多體驗,不斷學習,才能寫出足夠好的稿子。


但是,這些是道理,如果我每天就是這麼機械式地去做,我就會被“內容”填滿了。靈感,是很難在嚴絲合縫的計劃中產生的。


而當我始終和我的初心保持連接——寫作是為了讓沒有機會進諮詢室的人看到並且能幫助他們時,我就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


而是,我因為與初心的連接,我始終與一種更大的願景連接,並且生出了完全超越寫作更多的動力。


這個動力,會推動我寫下去;這個動力,也會讓我對自己更寬容,允許更多的感受發生,包括我對寫作會有的“階段性倦怠”。


我想,正是因為有這些倦怠,我才會生出這樣一些時刻:“不得不寫”“一些為快”的發生。


大膽地放開自己的感受,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放開自己的感受,讓自己充分感受到那些“道理”背後之於我們的意義,我們才能生出多大的動力。


用這種動力,去促進領悟的發生,去克服“道理轉化為行動”過程中的種種阻礙。


到這裡,“明白道理”和“過好一生”之間,才發生真正的關係。

- The End -

“夠了,別再給我講大道理了”

文章簡介: 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及三木水。往深處想,在淺處活——專注精神分析的教育與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