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小学生的家长,你会送孩子出国留学吗?

孝亲馒头铺


我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儿发言权,因为我的孩子在国外留学并工作了。我们也常讨论何时留学好,包括一些专家的意见,一致认为还是本科毕业后留学更好。一是中华文化基础已经打牢了,二孩子也能自立了。小学留学太不靠谱儿,没有陪读更不行。我感觉高中留学都不可取,国外管理的松,孩子没有自制力根本不行。我一朋友孩子在外读高中,我感觉那孩子性格有些怪异,不是很阳光,这是个男孩儿,和国内孩子不一样。另一个朋友的女儿也在美国读高中,他家那里有亲戚多少能照顾一下这个孩子,这孩子给人感觉很好:成熟、大方、挺有思想。他们在美申请的大学都一般般。有个说法出去读高中、本科的一般不是国内一流孩子,我感觉此说法基本差不多。我肯定不赞成孩子外面读小学,本科毕业后申请留学也许蒙上个全额奖学金,您不但省了学费,上学还给钱!


135596332远飞鹄


最近关于留学生尤其是小留学生的话题确实挺热的。

我个人表达过几次“可以理解”结果就被喷个没完没了,互怼这事儿我倒是不在乎,我只是觉得搞不懂有些人到底想什么的。

比如题主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不太喜欢。

为什么呢?

因为话题太大,而且殊不知自己也把问题给极端化了……

出国留学的小学生,并不代表就能成才,就算成才,也不一定为国家服务。因为小学生出国留学,学的是国外的文化,跟国内的文化有代沟了。送小学生出国留学的家长,我想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思想的问题。思想不健康所导致的畸形思想,才会有送小学生出国留学的结果。

我就基于你的问题描述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1、出国留学的小学生,并不代表就能成才,就算成才,也不一定为国家服务。

这等于什么也没说。

那么反过来说呢?

留在国内读书就一定能成才?就一定能为国家服务吗?

当然不是了!

我们先不说“成才”这事儿,因为人们对这东西的评价标准也从来都不统一的。

单说“上学”这事儿就行了。

小学、初中这两个阶段,国内的学校(公办民办都算上)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问题是不是客观存在的?

中考会有近一半学生无缘普高是不是客观存在的?

考个好大学又有多困难相信经历过的人都清楚。

而现在有人间接替我们“分忧”了,我觉得也没啥——某种程度上讲也减少了国内的竞争压力。

至于为国家服务这事儿我觉得现在你跟一个孩子讲是毫无道理的。

我们不说那么多留学归来的人为国家发展、人们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帮助——因为说着这人们会说那都是大学毕业出去的不一样等等,单说国家强大了、机会多了,一些外国人不也来做贡献了?

那么我们又为何认定这些孩子未来不会为祖国做贡献呢?

因为小学生出国留学,学的是国外的文化,跟国内的文化有代沟了。

还记得那位到了美国连空气都能闻出来“free”味道的女留学生吗?

如果不记得了没关系,当年为了“衬托”韩寒的时候搞出来的“正面”典型还记得不?

……

这类的例子举起来就没意思了。

我只想说,即便是在国内学出来的走出去的人一样也有的是不回来的,一样也不会认同国内文化。因为你说的“文化”不是在校园里、书本上就能学来的,也不是考满分的就一定比考零分的多到哪里去,只不过我们很多时候容易用“文化”替代“成绩”而已,但是实际上“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太多了。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我们的家庭和社会。

凡事反过来呢?

我们有人出去了,而外面还有人想进来,他们就不担心文化代沟了吗?

送小学生出国留学的家长,我想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思想的问题。

这点是肯定的。

有钱人未必会让孩子出国,而出国的家庭条件显然应该都是不错的才行,至于到底是不是非常有钱,这就很难说了。

比如如果真的很有钱,理论上就不会把孩子单独留在国外了……

但是思想这个东西是最难讲的问题。

比如我一会要写的一个主题就是关于明星教育理念的问题,都是国人,都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走出来的人,大家对于教育的认识也都不同,但是两组明星的教育理念都被很多人所接受和认同。

那么你说谁的思想对谁的错呢?

总不能说是因为他们孩子目前都在国内读书,所以就都是对的吧?

其实不违反法律,不谋财害命,不危害社会,我们本是就是很包容的世界。

思想不健康所导致的畸形思想,才会有送小学生出国留学的结果。

我不敢说送孩子出国的人思想是不是健康的,因为我不认识他们,不过我认识的那些我倒没觉得他们哪里思想畸形了。

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题主你的这套逻辑下来让我觉得你的思想尽管达不到“畸形”的程度,但是却是过于“极端”了。

为什么一定要“非此即彼”呢?

我觉得这就好比我们吃着馒头本来好好的,然后非要去指责那些爱吃米饭的人……

比如我们对这些孩子未来会是怎样的谁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认定他们未来是别的国家的人,是不可能为自己国家做贡献的……

那么全世界的华人算什么呢?

那些人是不是非要回国生孩子,然后送孩子回国上学然后才配称得上是“思想积极”?

其实我也能理解很多人为什么会意见那么大,一方面是防疫压力的问题,毕竟我们的孩子要上学,而不断新增的境外输入总是会让我们感觉到担忧的。另一方面这些人的确存在着未来想让自己孩子成为外国人的问题。

但是这些孩子没错吧?

他们有什么错呢?

如果最为难得时候,他们看到的是国人的理解、支持、关心,和看到的是指责、嘲讽、谩骂,试问我们还在这里大谈特谈“思想健康”问题,不觉得可笑吗啊?

最后:

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孩子,未来都可能成为“好人”或者是“坏人”,但是我们会因为未来的可能性,而选择放弃吗?当然不会,因为他们是孩子,因为他们可以被雕琢,因为他们长大之后会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国外不是龙潭虎穴,国外意味着都是思想卑劣,喜欢、认同中国的有的是!我们何必不自信呢?

事实上,纵看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如果你是小学生的家长,你会送孩子出国留学吗?

最后回答一下标题的问题。

1、我就是小学生的家长;

2、孩子高中毕业之前我是不会送他出国的。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对于境外留学,挖挖机一直持积极的态度。为了自己的国家发展,当然得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理论、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当然,这样的留学,是建立在本科在国内完成、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定型之后,对于中小学阶段,就送孩子到异域留学,只要我的脑子没有毛病,绝不会送出去留学。

第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基础的最重要时期。不管我有没有钱,但是我都有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哪怕是生活得差一点,经济上紧张一点,我都会选择陪在孩子左右,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第二,自己狠不下那个心。把未成年子女送到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寄居在他人篱下,这有悖于人伦,这样的孩子成长的环境连那些养子都不如,不但没有生身父母的亲情浸润,在很小的年纪就要独立生活,承担情感、世事等的与年龄极不相衬的孤独生活。作为父母,咱狠不下那份心。

即使大洋彼岸天天锦衣玉食,俺也不稀罕。因为,俺只想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家长,没必要那么势利。同时,也希望孩子将来做一个有情义、有血肉的人,不至于做一个只讲利益的冷血动物。

第三,咱们基础教育值得依赖。虽然对国外的基础教育没有怎么了解,但是我知道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还是过得硬,好像位列全球前三。这样的基础教育,我又没得神经病,干嘛要违背人伦把很小的孩子送到那些基础教育反而不如咱们的国家去。

第四,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也许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好,还有没有能够达到每一个人满意的地步。但我相信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西方的月亮并不一定比我们国家的圆。不管这个国家怎么样,至少我坚定地爱着这个国家,不会这让自己、让孩子放弃自己的国籍。没有移民的打算,我又干嘛把孩子在小小年纪就送到境外留学呢?

我赞成一个观点,那些在孩子小小年纪就送到国外去留学的家长,都是带着某种目的而去的,绝不会是为了学成归来报效生养他的祖国。因为,除了那些有着异心的家长之外,估计没有谁会愿意狠心把小小年纪的孩子送到一个基础教育不如自己祖国的国家去留学。


教育挖挖机


真正爱孩子,爱祖国的人,思维正常的人不会把未成年人送去国外留什么学,而且这是违犯九年义务教育法的,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山老头123456


凡是出国留学的大,小学生,一般说来都是家里的父母辈,祖父母辈在所在工作单位有一定实权的,有的是老一辈做生意积攒的,有的是掌握财务审核的,有的是承包工程项目的,总之,都是实握经济大权的个别领导们,他她们有钱,用不完,只有送孩子出国留学,长期旅游,转移一些资金,作为我扪工作几十年,每月工资从二十几元到现在退休工资二三仟元,就满足得很的人来说,根本没钱送孩子留学。我觉得能读国内的一流学校我就烧高香了!


用户5129398390991


只要可能。


用户1268218296693


中国人必须有中国魂,国家在不好也是我们的家


随缘138613981


我是一位妈妈,也是一名教师,我有两个女儿,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如果孩子真的有需要,我们是可以勉强凑够钱送她们出国留学的,但是我和先生都不打算送她们出去。

首先,是因为我们太爱她们,而且是女孩子,真的不放心。

其次,我们大家庭心中一直都认为中国很美,很安全,这次疫情更加让我们热爱祖国。

再者,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不比国外的差,我们的传统文化很美,值得孩子们传承。

最后一点,我觉得我的孩子们不是天才,我只想她们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顺顺利利地接受中国式的教育,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中国人🇨🇳


Shiney雪


我只讲一个故事:这家父母送独子出国已很多年了。儿子说带全家回来看望父母,二位老人别提有多高兴了,早早腾出房屋,进行粉刷布置。好不容易盼回来啦,儿子一家早就预约好了酒店。奶奶想抱抱孙子,儿媳碰都不让她碰,那个失望,那个寒心。父母去国外儿子家,自己做饭自己购物,一天难得见到孩子们。


顺应自然


1:小学生不仅仅要学知识打基础,正是树立学习习惯的关键时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习轻松收益颇丰的核心,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学习之路,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都是学习习惯导致的终点。这时候只有父母最尽心尽力的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 2:小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不能完全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期的校餐外卖寄宿家庭也可以成长,但是终不如父母悉心照顾可口的饭菜成长的更好。 3:情感的照顾,倾诉自己的感受纾解压力,在未成年父母给的爱最坚强踏实,良好的童年成长能克服一生的困难坎坷。希望你能放眼未来,人生不仅仅是学习,成长多元素的健康才是父母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