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督導晒工資,9千惹爭議;教師還得靠自己:收入、教學兩不誤!

開篇:迎接督導: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工資,一線教師張貼工資單,9000多!很多教師不悅:炫耀!拉仇恨!招罵!那報告多少好呢?說5、6千,3、4千……不行啊!本來就9000多呀!實事求是有點難?從小到大,天天被教育要說實話,可遇到事情,說實話有點難!那說啥呢?無奈!報工資單的時候……真沒感覺工資多高!因為跟北上廣深、江浙比差太遠!再跟教師做點跟教學有關的事情獲得薪酬,9千真不多!

迎督導曬工資,9千惹爭議;教師還得靠自己:收入、教學兩不誤!

教師上課

1、換位思考、開拓思路

看著老師們的“憤憤不平”!換位思考:如果其他老師說自己工資9千多,我是4、5千,我會啥感受?心理敏感脆弱:自己10年寒窗努力讀書,大學畢業,考取教師證,最終選擇進入教師隊伍。實際,當初不願意進入教師隊伍!家有3鬥糧不當孩子王!古已有之。因自己分數不當家,要是分數足夠高,肯定會選擇其他行業……只能退一步選擇教師!打算:先屈就教師崗位,畢竟不得已而為之!等待機會重新啟航……

目前這種退而求其次的局面已改進:前段時間,深圳的中小學(當然也有很多一、二線城市的中小學)。有那麼多優秀博士、碩士、北大清華畢業生進入教師隊伍,是什麼吸引了他們?就是豐厚的工資待遇……低工資吸引不了人才,也養不了人才!工資高才是吸引人才的硬道理!深圳的學校因此而閃耀光芒!讓人羨慕嫉妒恨!把優秀的人才都招致自己麾下……教育質量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教師待遇差距會越來越大!我們不少一線教師有不同看法:感覺名校畢業生非師範畢業,甚至沒有教師資格證,能上好課、教好書嗎?估計:比不上師範畢業且有教師資格證的我們,不滿意,有點兒看不上他們!

預計:結果不會如想象的那般美好!一旦進入教師行業,難有新發展(當然我們有很多老師也會不停探索)……

2、教師改變自己(收入)的途徑

教師有小知識分子的骨氣。我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感覺自己工資低,有多條路提高自己的收入!實際情況,有很多老師已經做了增加收入的事情:有搞家教的(雖然禁止,還有偷偷摸摸搞的);有辭職到培訓機構去的(當然,進了培訓機構,一場疫情把老師折騰夠嗆,培訓機構沒學生)。

辭職到私立學校:有的老師成功了,有的老師失敗了。這與老師的個性特點以及選擇的私立學校都有關係。我們學校有6位老師選擇到私立學校教書。最後,2位老師進入廈門某私立學校,成功增加收入:在廈門有房有車,孩子在國外讀書,在老家購置了樓房!打道回府的4位老師,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找校長重新安排工作,被校長好一頓訓斥!估計心情已到了崩潰的邊緣,要是有一道地縫也要鑽進去了!就老老實實跟我們一起混職稱漲工資了,回來的這4位老師,很快脫穎而出:公開課呀、晉升職稱啊!一氣呵成!可能是校長的訓斥,也可能是外出那1、2年,開闊了眼界、開闊的心胸、增長了見識!反正像變了個人!一下子開了竅!道理:人不出門、不逼迫不成才呀!

迎督導曬工資,9千惹爭議;教師還得靠自己:收入、教學兩不誤!

提升教師待遇是關鍵

做自媒體:我們經常見到頭條號、百家號上,有很多知名的教育賬號,都是老師做的,非常厲害!他們每天少的時候也會有幾百幾千;多的時候要收入幾萬、甚至是天文數字,顛覆我們想象的!講出來,老師們不會相信的!但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撰寫教輔材料,有的給好幾家或者十幾家教輔公司撰寫寫教輔材料(還有專門的工作室),一些老師撰寫教輔材料特別有悟性,思考到位,分析獨特,深受教輔公司喜愛,他們在銷售中還有比較大的提成!很多老師成了撰寫教輔的名家、名手,收入非常可觀!我認識一個四川的李老師。他特別擅長做教輔材料:他跟湖北、山東幾個教輔公司合作,搞策劃,還召集幾十位教師撰寫教輔材料,李老師的收入豐厚!具體多少,我沒有問:人家的隱私……同時李老師在撰寫材料的過程中,又進行深化了教材,達到教“寫”相長的高度,他在當地是名師……我曾跟李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想走他的道路,但無奈自己撰寫教輔的悟性太差,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在線講課、賣課……我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用過這些線上的課程,有的老師講的確實非常好,非常棒,給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他們上課也得到了相應回報……我們區一中的一位老師因在線教學特別出眾(他在課堂就是講不好)!他也直接跳槽去了一個線上培訓機構,現在年薪60萬左右(我的親戚,所以告訴了收入)!

可這樣的老師畢竟鳳毛麟角啊!成功的不多,失敗的不少!無法證明這些道路一定走得通!況且有償家教已成過街老鼠,且偷偷摸摸,隨時受到查處!誰也不會為了蝨子而燒了破棉襖!做教輔要有悟性!不一定會上課,不善表達悶騷的老師常常做一手好教輔,侃侃而談,能說會道的老師,不一定做出好教輔!做自媒體的老師很多,往往做著做著就堅持不下去了,偃旗息鼓,別說收入了,西北風也喝不上!線上講課,要有真本事:擅長風趣幽默地講授,豐富多彩的肢體語言,嫻熟的互聯網、多媒體技術……

迎督導曬工資,9千惹爭議;教師還得靠自己:收入、教學兩不誤!

教師待遇一起上

3、教師最終要靠工資收入,依靠不低於公務員工資的收入,維持生活運轉、提高生活質量!教師是典型的工薪階層!公務員是我們收入的榜樣,是我們收入的標杆!

為何公務員是標杆?公務員、教師屬體制內工作,一是行政單位、一是事業單位,都是財政全額撥款!為何不跟醫生類比呢?人家醫生是差額撥款!醫院要盈利……其他:銀行、菸草……悶頭髮大財的單位,人家自己盈利!所以,我們只能享受工薪階層的待遇!

體制內工薪階層的工資多少為界呢?目前,按職稱、職務級別來發放:公務員按職務,教師按職稱……職務職稱就成了工資高低的分水嶺!拉開檔次!不在一個層面上了!

但職稱在教師心目中口碑很差(不在本篇闡述範圍之內),效果不好。同一學校畢業,同班同學,在一所學校教書,教同科,教學質量差不多,甚至低職稱教學質量還高!然而收入差距很大,一切收入與職稱掛鉤,工資差距大、取暖費、鄉村補貼、績效等等,按職稱分配!老師們是知識分子啊!不平衡,沒體現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原則!取消職稱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好多學校到評職稱的時間:雞飛狗跳,同事之間互相互相攻擊,胡揭老底,甚至大打出手……大家沒心思、沒精力搞教育教學活動!

儘管老師們一再提出改進職稱晉升辦法:按照教齡直接晉升高級職稱(部分農村學校已經實行)或者直接取消職稱!目前還沒有取代職稱的更好分配方案。老師們還得為職稱而打拼、努力。在抱怨自己工資低、為晉升職稱焦慮、督導作用不會太大的前提下,更要想到上邊的多途徑:發揮自己的才能,獲得更多收益!

教“做”相長,會讓老師們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開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