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行原創散文丨文學紅顏症

文學紅顏症

周長行原創散文丨文學紅顏症


鐵桿文友河南南陽詩人丁振良寫來一條段子,講到“文學扎堆”現象:“……不是一堆(當地土話,意為“一夥”——作者注)的,互相攻擊,是一堆的,只要發表文章,沒有閱讀,上去就是一個贊,這有什麼意義呢?還有一種‘文學紅顏症’,只要是女作者的文章,又送玫瑰又點贊,女作者文章後邊跟屁蟲多得很,有些人是瞎起鬨,明明有些文章四不像,既不像散文,又不像小說,恐怕連自己也說不清什麼文體……”

振良提供了這兩個“扎堆”的話題,或許也是我們值得注意的問題。一個是“上去就贊”;一個是“上去就追”,還獻殷勤送玫瑰花哩。前者需要冷靜分析,客觀對待。有些寫作者之間互相捧捧場,圖個熱鬧,建議不一定要按文學標準說事。但是,“扎堆”互相攻擊,是萬萬要不得的。攻來攻去,掐來掐去,大家都灰頭土臉,也有辱文學藝術的名節。靠傷害對手來成全自己的人,結局往往挺慘!我歷來主張,有本事吃本事,沒本事吃本分也很好啊!和諧共生嘛。

後一個“扎堆”問題,也不是多大的事兒,筆者卻想湊湊熱鬧,多說幾句,覺得挺逗趣哩。你看,我也差不多患上了“文學紅顏症”,遇見女人就滋生了囉嗦幾句的興致。

我似乎曉得,振良分明想說的大概意思是,別說“四不像”,八不像也不礙事,只要像女人,於是有些哥們,就聞女而動,上去就追,扎堆去追,“跟屁蟲多得很”。看到這裡,我大笑不止!都笑咳嗽了。

但是,如果反過來看,追文學都像追女人,那該多可觀。不過,我也頗勸了振良一番,不必太較真。扎堆也罷,追女人也罷,這都是文學界的正常生態,或許有男女的地方都會有這樣的生態。真正的文學藝術大家哪有不追女人的,追美女哪有不扎堆的,說不定還要決鬥呢。不管是海明威,還是畢加索,還是盧梭,還是巴爾扎克,還是普希金,還是中國的曹雪芹唐伯虎……再說了,男人追女人,天經地義;女人被追也是人間樂事啊。好多名著講的就是男追女愛的故事。如果一個男人僅僅追文學,不懂得追女人,難免就有點“吊根”。男人既追女人又追文學,再來個雙豐收,觀感就頗滋潤。如果拿出追女人的勁頭來追文學,不想得諾貝爾文學獎都難啊。

焦點在於,你追的這個女人值得不值得你“發瘋”。換句話說,你追的這個女人知道你是否在追她。再換句話說,人家在乎的是你追她的文,還是追她的人?要弄弄清楚啊?千萬莫學堂吉訶德追女人“一根筋”哦,地地道道的天下大笑話哩。

要命的是振良的“扎堆論”。追女人一旦扎堆,擠成了疙瘩,百分之九十九的都得淪為“幹吆喝”的下場。沒追到女人,也沒追到文學,竹籃打水一場空。終了,想甩鍋都找不到地兒。如果你本就是打著“追文學”的幌子去追女人,那活該就是憨大頭一個了。

寫到這裡,我還是想大笑,但沒來得及咳嗽,因為第六感發萌,似乎感到,振良沒準是“逗你玩兒”的吧。不過,他指出的“文學紅顏症”,需要警惕一下呢,啥事一旦折騰到“病態”,麻煩事兒也就接踵而至了……

(隨筆於2020年3月22日)

周長行原創散文丨文學紅顏症


【作者簡介】周長行(男),山東省濟寧市人。1949年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1969年參軍入伍,1990年轉業後供職於電視臺直至退休。農民、老兵、記者、作家集於一身。主要著作:長篇紀實文學《偉大的我們》《鯤鵬騰飛的地方》《大山的呼喚》。長篇人物傳記《不醉不說 喬羽的大河之戀》《大浪淘金》。1995年曾執筆撰寫中央電視臺39集大型電視系列片《大京九》。多次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等獎勵。《不醉不說 喬羽的大河之戀》被52個國家和地區圖書館收藏。自2015年以來創辦公眾號平臺,面向社會底層,記錄現實生活,表達百姓悲歡,已發表上百萬字的原創作品。其中,《曾經的二炮工程兵,正經歷著身心的雙痛之痛》《老兵系列》《喬羽二嫂的故事》《故鄉系列》《渾人八斤》等作品分別擁有數萬乃至上千萬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