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鹤唳华亭》是一部以权谋为主线的架空历史剧。虽然架空,但是故事逻辑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值得关注的除了权谋,剧中还细致的刻画了很多情感,父母之爱,儿女之情,非常打动人心。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一、父母无数爱与欲念,都是为他们自己的“阿宝”

在第一集开篇,一个充满戏剧冲突的小段子,太子老师卢世瑜带领一干大臣冒雪向皇帝进言,要求给太子行冠礼,请太子同父异母的哥哥齐王离开京都去藩地。皇帝并不表态。忠孝仁义的太子出面劝退大臣们,自己以涉政为由,跪在雪中请罪,皇帝并不为所动。

皇帝对太子的忌惮,源自太子身后的势力。太子舅舅顾思林手有兵权二十万,虽然被削军权赋闲在家三年,但旧部依然听命。当时外敌有动,皇帝最想的是顾思林自请命重新出来带兵。所谓至高权利,多有自私,他负你可以,你负他不行。

皇后三年前病死,太子少年丧母,皇帝因为权谋制衡不与之亲近,太子老师和舅舅是最为太子考虑的长辈。顾思林心有不甘不悦,但为了太子,为了顾家后世荣辱,还是自请带兵出征。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权谋不讲道义,只讲利益得失。所以,太子之师说不动皇帝,顾思林出面,问题迎刃而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顾思林出大殿,扶起跪在雪中认错的太子。太子见年迈的舅舅重新穿上战甲,虚弱叫声舅舅,伏在舅舅肩头。舅舅一句“阿宝”呼唤太子的乳名,无数心疼尽在不言中。

该剧主题曲《出尘》有句歌词:欲念神工鬼斧,养众生无数。

这一世的功名利禄,品德风骨,终究要后辈儿女来传承。剧中各路派别,正是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儿女“阿宝”打算。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二、天下父母都爱子女,但高下有别

《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有一句千古名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赵国政权更迭,秦国借机来攻打。赵太后刚执政,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赵国长安君为人质,才会出兵。这长安君不是别人,正是赵太后最喜欢的小儿子。纵然大臣们强烈进言,要赵太后以国事为重,答应齐国要求,挽救赵国,赵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非常生气,扬言谁再说这事,就用唾沫吐到他脸上,当面让他难堪。

直到左师触龙出面,先讲自身老迈,再托付自己幼子,推己及人,循序渐进的向赵太后讲明一个道理:给孩子留下尊贵的位置、丰厚的钱财、珍贵的器物,都不如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功于国家的人牢靠些。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鹤唳华亭》中的角色们,大多是皇权周围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他们对子女的培养,有很多不同。

1、强势反派们的子女培养,多有败笔。

剧中齐王是皇帝的庶长子,赵贵妃宠爱的大儿子。姥爷是出生市井钟爱敛财富可敌国的安平伯,岳父是朝廷首席官僚中书令。这个中书令李柏舟,在官场浸淫30多年,城府手段十分厉害,有封驳皇帝圣旨的权力,还明里暗里养了很多兵将。

如果说太子舅舅掌握的是外部兵权,中书令掌握的就是中央的兵权。加上皇帝一直有心培植齐王这一股势力来抗衡太子,这边的实力其实是很强的。

但是在强势长辈培养下的齐王和齐王妃,都是拖后腿的角色。齐王想争储,有岳父出谋划策招招阴狠,有姥爷钱财支持贿赂官僚,有自己母亲赵贵妃为他像剔除鱼刺让他吃鱼一般的助攻,但是他无论心理素质,还是审时度势的能力,都比较差,关键时候被对手抓住要害,一举拿下。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齐王妃更不用说,骄横善妒。即使在朝堂中翻云覆雨的中书令李柏舟也拿她无法,有时涉及到有关于她的事,还得瞒着她,因为不瞒着她,和她也讲不清道理。所以她屡次成为对手利用的点,属于双商都不行的主儿。

这样的孩子,成功靠着父母,失败时还是会说,没事,还有我爹爹呢。父母做得越多,自己能力越差,即使父母可以攻城略地,自己能守一时却守不了一世。

与之对应的,还有刑部尚书张陆正的儿女。

张陆正野心勃勃,最为看中的是自己的前程。大女儿嫁给太子成太子妃,小儿子是国子监监生。他的儿女也是被他强力保护的,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让儿女学太多,太苦,儿女们虽然智谋方面不足,但是品德方面还是善良单纯。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这样的儿女,如果不被他当作登云梯,与普通良善人家结亲,也许会安稳幸福一生。可惜他明明知道这些,依然把儿女做了谋求权力的筹码。他评价自己没有考中进士的儿子是蠢货,幸亏没有考上,不然进了官场很快就被人搞死。

但是到了女儿这里,他又没有这份自知之明,把女儿送入是非之地,引来杀身之祸。

2、主角们父辈的育儿经,值得借鉴。

男主太子和女主御史之女文昔,可以说是锻炼和情感并重的育儿观培养出来的。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太子的父亲,是君父皇帝。这个皇帝,是个术重于道的权谋之帝,借外戚势力从王子上位到天子,却一直感觉被掣肘。太子虽立,外有军权外戚,内有大儒为师,皇帝忌惮之心多于爱子之意。以锻炼太子之名,试探、揣摩,伤害太子很多,但是无意中真的提升了太子的能力。

与皇帝对应,太子成长为人中君子,和太子的师傅对他的关爱分不开。除了教授他学问,更深刻影响他的品德,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虽然处处维护太子,却很多时候不从权谋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如何做对太子真正好这方面去考量,是个虽为严师实为慈父的角色。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女主陆文昔,虽然是恪守封建礼仪的女子,但是身在官宦之家,父亲陆英真的给了她最好的爱和教育,使得她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下,成长为敢作敢为、双商在线的个性女子。

陆英夫妻因爱深才结合生孩子。膝下三个孩子,文昔是老二,也是女孩子。陆英并不以她是女子而区别对待,从起名字、读书、操持家务全面培养锻炼。情感方面的陪伴,对她个人意识的理解,都可圈可点。

虽然陆英有自己身处朝堂的梦想,却不想女儿牵涉其中,保护她不做权谋棋子。世事难料,百转千回,但是陆英这个父亲,无愧于父亲的称号。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锻炼加持,感情滋养,两者的结合,可以养出一个能力和心智都很健全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历经磨难,也会迷茫,但有自己的成长潜力,有自己的操守和坚持。

有人说这个剧很虐,男女主都没有主角光环。这可能就是编剧和导演的一种价值观,真实的成长不会那么顺利。这样三观契合的男女主自会彼此吸引,最终被制度所璀璨,并非人的错,而是制度之错。

三、为子女计深远,做个“三七分”父母

看他人故事,长自己心智。

身为父母,怎么做才叫真的为子女计深远呢?有句俗话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我以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有所思考行动。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1、 不要限制孩子的成长,读书经世最为有用。

万维刚在《万万没想到》一书中说,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的事,可能和天生的基因有很大关系。这不是天赋决定论,而是说,人天生就有擅长的事和不擅长的方面。父母所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所在,这样必然会让孩子的成长如虎添翼。

像张陆正只让女儿读《女则》,做女红,符合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但是不符合一个身处权力漩涡的太子妃的需要,纵然一句不要怕,有爹爹在呢。也是无用,早早丢了性命,让人唏嘘。

我以为不限制的简单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多读书,多经世,读书是道理,经世是实践。道理加实践,孩子终会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2、 不要太过保护,躲在自己羽翼之下,不是软弱就是骄纵,都不可取。

太强势的父母往往容易犯这种错误。

自己的强势,一是没有耐心看孩子慢慢做,从做不好到做好总有一个过程。朋友去岳母家洗碗。即使是洗碗这样的小事,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同的。岳母表面上不说,但是每次都要把他洗过的碗再洗一遍。久而久之,他也不愿意洗了。别人家的孩子是如此,自己家的孩子也是如此。教育本就是牵着蜗牛散步的过程,如果你不放手,不降低标准,允许他一步一步来做,他也许一辈子都做不好这件事。

自己的强势,其次是太爱代劳。做得不好,做得慢,不如自己来。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的力量会随着时光慢慢减弱,若想到这一天,你真的应该以培养接班人的心态来培养你的孩子。允许他用他的方式,他的标准做事,允许他独立而活。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3、不以己利而趋儿女,对名利应有大局观。

儿女不是棋子,也不是我们生命的复制品,他们就是他们自己。纵然他们经由我们来到人世,但是当我们限制他们、提防他们、利用他们的时候,我们真的就丧失了为人父母的本心。所以皇帝做天子可以,可是做父亲,却真的不是一个好父亲。

太子身正,文昔德高,还是在于太子师傅和文昔父亲言行一致,率先垂范的身教,他们自己是高洁的,他们对理想和事业有自己的坚持,他们对晚辈儿女是爱护和锻炼的。他们对名利,有自己的理解和坚守,万事万物的因果,都在其中。

愿天下父母爱孩子,会理智的爱,真的以培养孩子之心,为之计算长远。愿天下孩子继承这份爱,待到他们为人父母之时,为家为国传承这份爱!

《鹤唳华亭》育儿篇:父母为子女计深远,讲究“三七分”

图源/ 电视剧鹤唳华亭官微


你好,我是@大诺小言,资深宝妈,职场多年。一笔写育儿,一笔写成长。给平常生活加点思考和可亲可爱的色彩。来吧,一起!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