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为何对苏军第5集团军大伤脑筋?

用户68736148


第五集团军的优秀表现主要得益于当时时任第五集团军的指挥官——波塔波夫的表现,还有就是巴巴罗萨计划最开始的战略失误。先从波塔波夫讲起,这名将军战前履历十分丰富,1902年出生,1920年刚成年就参加了红军,先后参加了多次战斗,战斗中表现勇猛、指挥有方,便在三年间一路从团长升到了军长直至副司令。并且参加了二战前的一次插曲,即诺门坎战役,可以说是少数战前参加过大型战役的将领了。然后我们来看看他所率领的第五集团军。

波塔波夫肖像照

他所率领的第五集团军属于苏联备战前的大规模整备工作中的一部分,于1941年年初有基辅特别军区组建。下辖步兵第15和第27军,机械化第9和第22军。并且所驻扎的地域还有一部分筑垒地域归第五集团军管,分别是第二和第九筑垒地域等。波塔波夫一上任就对刚刚整编完成的第五集团军开始训练和整理,将部队聚集在一起进行有效的管理。当时由于大部分苏联将领错误估计德国进攻苏联的时间而放松警惕,但是波塔波夫正是那一小部分不相信德国会就此罢手的人,因此卫国战争一爆发,第五集团军就一直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和有效的指挥。

注意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中间那片沼泽地

另外就是巴巴罗萨计划一开始的策略失误了,巴巴罗萨计划一开始的策划是利用机械化部队,迅速撕开苏联防线,直奔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去。可是对于南部方面军却不是十分的上心,因为那里有一大片沼泽,被称为普里皮亚季沼泽,就是这片沼泽大体的将德军的进攻部队分成了中央和南方两个集团军。而南方集团军由于不受重视,却要承担着极其大的压力,因此一开始频繁遭受损失。问题在于,就是对于德军来说这么碍眼的一个沼泽,苏联人却在周围部署了兵力,第五集团军就部署在这个沼泽地的周围,其侧翼很难遭到德军的直接威胁,因为德国人过不去,即便过去了也有庞大的筑垒防御体系足够让德国人喝上一壶。这里就要说到筑垒防御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土地上修建大量的永固工事或者是半永久工事、碉堡、炮台等。

苏联的防御工事

波塔波夫有一个称号就是"无与伦比的防御大师"就是德国人送给他的,他很巧妙的运用自己的筑垒地域进行防御,所有进攻的德军部队都必须面对这些坚固、火力凶猛的防御工事。而一旦不管这些筑垒地域,去完成自己设想中的"包围圈",波塔波夫又会指挥部队彻夜奔袭,去袭扰德军,或者是与德军主力对抗。因此第五集团军这种打法,给德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也是德军最高指挥所的眼中钉。并且由于德军战线过长,主力军却并不部署在这里,因此第五集团军展开了多次反冲击和突袭,一度威胁到了德军侧翼的安全。可以说此时的第五集团军在作战上是非常活跃的。

第五集团军的活跃作战给德军造成了重创,根据记载共牵制住了10余个师的德军部队,并且一度遏制了德军的前进。在战后西德出版《德国步兵手册》中记录了第五集团军的战绩。书中说到,在与第五集团军作战的过程中,德国第九十八步兵师损失了2378人,第二六二步兵师损失了2593人,其他部队各有伤亡。

由于第五集团军的越发活跃,和南方集团军遭受到的实质的威胁和压力,第五集团军便成了当时德军最高指挥所以及希特勒的特殊"关照对象。"在七月末开始直面第五集团军,调集重兵对其进行进攻,但第五集团军仍旧顽强进行防御。最终于9月份展开的基辅包围战中被合围,第五集团军就此被包围。不过第五集团军这个编制,在后来也有过重组。其指挥官波塔波夫运气不佳,因轰炸负伤被俘。不过他本人也可以证明第五集团军的作战有多么出色,就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间作战中,他收获了德国人给他的一些称号"最杰出的将领""无与伦比的防御大师"等,足以见证他和他的第五集团军的优秀。


雷姐的机械空间


苏军这个第5集团军正好部署在靠近普里皮亚季沼泽附近,当时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对于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带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在德军的眼里这种沼泽地带是无法进行作战的,所以德军并没有向这里投入兵力。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并没有任何的交集,战线被普里皮亚季沼泽分割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隶属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第一装甲集群是南方唯一的装甲部队,担负最主要的突击任务,该装甲集群将沿着普里皮亚季沼泽的南面实施迅猛的推进,由于仅靠沼泽地带,并没有为其部署左翼掩护部队,结果遭到了部署在沼泽地带的苏军第5集团军的猛烈反击,导致该装甲集群遭到突袭,严重迟滞了第一装甲集群的进攻速度。



时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对于苏军第5集团军的干扰深有体会,他在战前谈论作战方案时就对不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带部署兵力提出了质疑,根据龙德施泰特元帅自己在一战时的东线作战经验,苏军的骑兵是可以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带作战的,如果这样的话,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进军意味着敞开侧翼坐等遭受苏军的反击。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担忧最终得以发生,而且遭受进攻的还是关键的第一装甲集群,整个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主要就是依靠该装甲集群的快速挺进,从而达到合围苏军主力的目的,第5集团军的突然反击确实严重影响了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南方集团军群在国境线附近围歼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的企图失败了。



苏军第5集团军的部署位置也确实比较刁钻,部署在沼泽地带靠南的地区,北面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虽然早已经推进到该集团军的侧后方,却由于沼泽的隔离而无法对苏军第5集团军形成真正的侧翼威胁,而南面的德军第一装甲集群由于要向西南转向以合围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也无暇顾及左翼的态势,只能加强暴露的左翼防御来应付苏军第5集团军。所以在整个苏军全面被击溃的局面下,苏军第5集团军却能坚守阵地,在德军的战线上形成一个明显的三角突出部,致使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无法向基辅全力进攻,因为愈向前则左翼暴露的越长,需要更多的掩护兵力,这让龙德施泰特元帅倍感压力。



而希特勒对于第5集团军的存在更加敏感,战前希特勒就主张将主攻方向放在乌克兰方向上,主要是担心部署在乌克兰的苏联轰炸机群对罗马尼亚油田实施轰炸,战争爆发后,苏军轰炸机群确实对罗马尼亚油田展开了频繁的空袭,给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希特勒的神经随着苏军空袭的加剧而愈加绷紧,他对于南方集团军群的进展就越加关注,而苏军第5集团军就对成为了希特勒重点的关注对象。当然这个集团军并没能坚持到最后,已经到达斯摩棱斯克一线越过了沼泽地带的中央集团军群辖下的第二装甲集群突然向南转向,最终截断了第5集团军的退路,将其大部歼灭,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也终于形成了连贯的战线,并共同实施了规模宏大的基辅合围战。


战略论


原因很简单,苏军第5集团军在苏德战争的早期给德军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这支部队的在其司令官波塔波夫统率下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关键时刻,组织起了有效的防御,对德军展开了一场有效的防御作战,在当时的苏军部队当中是非常少见。

这支军队做了许多些让人吃惊的事情。其指挥员没有墨守成规,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他发现到达前线,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发现问题之后,竟然主动留下来,组织起防御工作。这种灵活性在当地的苏军中太少有了,而且在行动上也相当成功,对苏军来说他的部队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惜在战争当中,这支军队没有坚持到最后,闪有免于德军的包围的命运,但是在失败之前,依然不能低估作用。


麦田军事观察


主要是波塔波夫指挥有方,这位被希特勒称之为"无与伦比的防御大师"的第五集团军司令员,在坚守中,在退却时,总是能不断组织中小规模的反突击,严重扰乱了德军南方集群部队的集中、编组,使其不能从整体上执行一个全面的战略方向上完整任务,反而陷入了被动的中小规模战术攻防战斗中,严重迟滞了巴巴罗萨的预期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