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回家路》:與原生家庭和解,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長長的回家路》:與原生家庭和解,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近兩年,每當有人讓我推薦一部電影時,我的第一反應都是《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而有人讓我推薦一部小說時,我腦海中的第一選擇是《外婆的道歉信》。

這兩部作品的作者都是瑞典小說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他也被稱為“北歐的小說之神”“暖心小說之王”。除了以上兩部長篇小說,他的《清單人生》《熊鎮》同樣大受歡迎,讀來讓人又哭又笑,引人深思。

今天閱讀了巴克曼的另一部小說《長長的回家路》,相比於其他作品,這部小說篇幅較短,但是書中描述的親人之間的愛與遺憾同樣讓人動容。

書籍簡介是這樣介紹的:它講述了生活在一個再也無法識別和記憶的世界裡的恐懼和愛,也講述了一個男孩和他的祖父、一個父親和他的兒子之間的和解與告別。

《長長的回家路》:與原生家庭和解,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讀後的第一感受是,親人之間有愛也會有遺憾,大概每個家庭都不可避免。

書中的爺爺,已經老邁,得了阿爾茲海默症,過往的記憶逐漸消散。他常常忘記兒子泰德已經長大,也會不記得自己還有一個孫子諾亞。哪怕平時爺爺總是叫孫子“諾亞諾亞”,因為比起別人的名字,他對孫子的名字的喜歡是加倍的。

忘了很多事情,但爺爺一直記得奶奶。他會拉著諾亞講述與他奶奶相識相愛的故事,絮絮地說著有關於奶奶的一切。並叮囑諾亞,如果有一天他把奶奶也忘了,就讓諾亞講給他聽。

“告訴我我們曾跳過舞,諾亞諾亞。告訴我那就是相愛的感覺,就像是在你心裡,連你自己也裝不下了。”


“還有,告訴我她很討厭香菜,告訴我我曾告訴過餐廳裡的服務生她有很嚴重的過敏,當他們質疑真的有人會對香菜過敏時,我就說:‘相信我,她真的對香菜嚴重過敏,要是你們給她的食物裡放了香菜,你們會死的!’她說她覺得這一點兒也不好笑,但她在以為我沒有看她的時候笑了。”

《長長的回家路》:與原生家庭和解,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爺爺不知道該如何向諾亞解釋自己為什麼記憶衰退,也不知道怎麼解釋自己會離開這個世界。同樣的,他也擔心自己會忘記諾亞。

思索一陣後,諾亞回答:“不用怕,因為如果你忘了我,那麼你就有機會能重新認識我。你會很喜歡的,因為我是個很棒的人,很值得去認識。

看到這個回答,淚目了。

年輕時爺爺忙於工作,很少陪伴兒子泰德。年老時,他會耐心陪伴孫子諾亞,教他釣魚,教他騎自行車,教他背誦圓周率,教他所有事情。除此之外,他還會細緻地詢問諾亞在學校的一切事情,無條件地給予關心和支持。

年輕時缺乏兒子成長的遺憾,到了年老變成對孫子的雙倍的愛。

《長長的回家路》:與原生家庭和解,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書中有一個情節尤其令人動容:

花園的樹籬笆旁,有一艘漁船裝飾而成的辦公室。那是爺爺曾經辦公的地方,小小的諾亞常常跑去那裡玩耍。

漁船的一邊倚著一支巨大的錨,當諾亞詢問還有多久他才會比那支錨要高時,爺爺說,“你還是期盼著長得沒有錨高吧,因為只有比錨矮的人才能隨時去我的辦公室裡玩。”

然而,當諾亞慢慢長大,個頭和錨差不多高時,爺爺就在錨的底下墊塊石頭,這樣他就永遠有理由可以讓諾亞來辦公室玩了……

諾亞和爺爺,一個漸漸長大,另一個卻漸漸變老,而歲月讓他們在中間相逢。爺爺喜歡數字,兒子泰德卻喜歡文字和吉他,但諾亞卻與爺爺有相同的愛好。

年輕時自己很忙,年老時兒子很忙,以至於這對父子之間想聊點什麼都十分為難,甚至是難為情。

《長長的回家路》:與原生家庭和解,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有愛也有遺憾,古今中外,在無數的家庭上演,無論是名人世家,還是普通家庭。

想到了朱自清《背影》,朱自清的父親對兒子無疑是有愛的,然而濃重的父愛也掩蓋不了父子之間的隔閡。

想到了《我與地壇》,史鐵生母子間當然也是有濃厚的愛,同樣的也有無盡的遺憾。

……

泰德曾責怪父親工作太忙沒時間陪伴自己教導自己,而他成年後同樣工作繁忙,陪伴兒子諾亞最多的是爺爺奶奶。

爺爺喜歡數學,兒子泰德喜歡文字和樂器,孫子諾亞喜歡數學。而諾亞的女兒,她不喜歡數學,反而喜歡文字和樂器,就像她的爺爺一樣。愛與遺憾,就這樣一代又一代……

原生家庭這一議題不斷被人拿來討論,很多人會責怪父母沒能給自己一個好的原生家庭。看完《長長的回家路》中這一家四代的故事,卻發現我們埋怨父母的事情,很有可能我們的孩子會拿來埋怨我們。我們有期待中父母的樣子,我們的孩子也一樣。我們成長中會有遺憾,孩子也一樣。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與原生家庭和解,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董卿曾在訪談提及自己的父母,說父親對待自己極為嚴厲,甚至是苛刻。不讓照鏡子,不讓賣新衣服,不讓參加文體活動。這種教育,一度讓她很自卑。成年後,她卻突然意識到自己與父親是一樣的,於是選擇與父親和解。

什麼是和解?心理學家周小寬說,“和解不是原諒,也不是重新去愛、不再恨,和解是接受和放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