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掃倡議書

全市居民朋友們:

時值清明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樹立文明殯葬新風、培育綠色殯葬理念,共同做好疫情期間的清明節祭掃工作,特向全市居民倡議:

一、節儉文明治喪。即便哀榮在逝後,豈如康樂於生前。倡導發揚中華民族孝老敬親美德,樹立厚養薄葬殯葬理念,親人在世時,常關心多陪伴,讓親人享受家庭溫情、人世歡樂;親人離世後,治喪不講排場、不比闊氣,不燃放煙花爆竹,不沿街演奏、拋灑紙錢、鳴放禮炮,以節儉莊重方式寄託哀思,讓逝者欣慰、生者無憾。

二、節地生態安葬。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採取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將親人骨灰摻著花瓣,安葬於花草樹木之下,撒散於山川江海之中,或將遺體深埋於大地,不建墓,不立碑,迴歸自然,相融天地,象徵生命常綠,精神永存,以此節約土地,保護環境,造福子孫。

三、文明環保祭掃。思親莫讓煙塵擾,鮮花一束慰故人。最好的緬懷與紀念,當銘記其德行,傳承其品格,實現其夙願。摒棄燒紙焚香放鞭炮等汙染環境的祭掃方式,採取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祭文誦讀、網絡祭祀、社區公祭等低碳、環保方式紀念故人,變實地實物祭掃為精神傳承緬懷,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情感融入現代文明。

四、安全有序出行。清明期間,人流車流高峰,短時間、小空間、高密度的集中祭掃特點凸顯,存在擁堵、踩踏、火災等潛在安全隱患。倡導科學合理安排時間,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錯峰祭掃。在殯葬服務機構祭掃時,做好體溫檢測,戴好口罩,做好自身安全防護,通過“仁孝四川綠色祭奠”微信小程序提前預約,服從管理部門安排,自覺維護祭祀場所秩序,確保活動安全、和諧、有序。

綠水為清,日月為明。寄託哀思外不拘於形,內應重於心。在這清明節之際,讓我們共同以綠色環保祭掃方式,疫情期間共度一個文明、綠色、和諧、平安的清明。

廣安市民政局

2020年3月2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