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圖(轉)

禪門第一公案:拈花微笑圖


禪門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圖(轉)


拈花微笑被稱為“禪門第一公案”。圖中描繪的正是此一公案。

釋尊圓寂前不久,於靈山法會付囑正法眼藏。此時大梵天王供養金色蓮花,捨身成座,請佛說法。釋尊坐此寶座,手拈蓮花,默然無語。面對此景,人天大眾皆止默然,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此時,佛陀開口告訴大眾:“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囑摩訶迦葉。”

並對大梵王說:“一切眾生都具足真如法性,但不修行便不能證得,法性亦不顯現。諸佛應世就是要讓人人都能證悟。今日拈花授記,付正法眼於摩訶迦葉,是諸佛應世密意付囑的大事,以心傳心的究竟法,非思量分別所能理解。

“一切經者,以此正法眼藏而為佛法正印,一切諸法,以此涅槃妙心而為實相印。從毗婆尸佛至我,從我至彌勒佛,從彌勒佛依次至最後樓至佛,中際之所以法脈不斷,也是因為密付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我不久即將入滅,你們都要依從摩訶迦葉入大乘門,修行佛道。”

禪門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圖(轉)


禪門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圖(轉)


禪門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圖(轉)


迦葉尊者在釋尊涅槃後主持結集三藏,承擔起佛法流傳的責任。此後又過了些年,尊者化緣將近,傳付正法印傳給阿難尊者後,便來到南方雞足山示現入滅。事實上,迦葉尊者並未涅槃,而是在雞足山進入久遠的禪定中,等待彌勒菩薩在娑婆世界成道,將釋尊衣缽傳給彌勒佛,延續正法,助其弘化。

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阿難尊者又傳給了商那和修尊者。此後代代相傳,直至菩提達摩禪師。禪宗法脈在印度傳承的諸祖師共有二十八位,被尊為“西天二十八祖”。

自菩提達摩禪師東來,以心傳心的法門便在中國落地生根,直至六祖慧能大師後,一花開出五葉。禪門至今,繼承了靈山傳法不立文字、直指心性的特點,心心相印,燈燈相傳,綿延不絕。

漢傳佛教從魏晉時期的六家七宗,到唐盛時期的八宗並弘,再到明清時期的禪淨為主,期間經歷了多次興衰。各宗派或廣弘,或式微,或隆興,或湮滅,唯有禪宗一派總能在遭受劫難後最先復甦,可謂歷久彌新,生機依舊。(選自《明賢法師:拈花微笑、鷲嶺遺風》)

禪門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圖(轉)


禪門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圖(轉)


禪門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圖(轉)


【靈山法會猶在】

天台智者大師閱讀《妙法蓮華經》,到藥王菩薩這品中:“……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的時候,智者大師便入定了,在定中看見靈山法會,看見釋迦牟尼佛仍然在那兒說法,轉大法輪,教化眾生,於是乎他就豁然證入法華三昧,得到第一旋陀羅尼。他出定之後,便大開智慧,後來建立天台宗,成為天台宗的三祖。這是藥王菩薩焚身供佛這種功德所感,這才是真正的境界。——宣化法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