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培养,这些年缺失了什么?

晓明153027320


人才培养,这些年缺了什么?我觉得应该说我们的教育,这些年缺了什么更贴切。

下面 的几条分享,供大家参考,如果觉得 分析的有道理,那就点个赞和关注吧!

第一,缺乏了价值观教育

对于教育的观念,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高分就是好的教育,高分就是好学生,那么好学生各方面就都是好的,因此忽略了价值观的引导,其实价值观的引导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做事先做人,教育也是如此,学习知识先注重人格,价值观的养成,价值观扭曲的人,知识越多,对整个社会的危害越大。

而在唯高分论的教育环境中,这一切都是被忽视的,被家长忽视,被老师忽视,你没有高分,只有好品德,那么你的品德很难被老师家长发现,但是,如果你有个好成绩,那么你肯定是老师和家长口中的榜样,而其他都排在好成绩的后面,这是现阶段教育的不足。

第二,缺乏了因材施教

教育产业化之后,因材施教就没有了,学生更多的像是流水线生产的得分机器,有一千种方法可以考取考试的高分,却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因为不能“全面发展”,你很难过的了高考这个关口。

第三,缺乏了人情味

教育市场化之后,老师的人情味儿少了,不如以前那么对学生上心了,所以虽然现在老师的学历都普遍高了,但是人们对老师的评价却不如以前那么高了。

问题当然有的,各个阶段都会有各个阶段的矛盾,而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中前进的,既要看见不足,也要看见这些年教育的进步之处,才能避免不足,同时也不至于对现状那么悲愤。


经济观点


这个问题很大。但是又特别的深刻。

人才的培养,这些年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整个社会和教育系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个人就你提出的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

人才培养就注重“才”而缺乏“人”的教育。

怎么说呢,这里的“才”这里指的是是指的一个人在其专业领域里边所获得的才能、知识技能。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教会一门技能,他能够从事什么样的活儿?搞技术的,就是会搞技术,搞机械的会修理东西。学财经的能看懂账目。学外语言的能够听得懂话外国人说的话。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就只注重这些。所以在学校,尤其从中小学老师更多强调的是知识和成绩,到了大学更多强调的是技能。连评价的标准都是看这个孩子考了多少分考得好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考得差的孩子一定不怎么地。通过成绩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来给孩子划分三六九等。

在“人”的教育方面,这只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品质修养的塑造。说简单点,就是这个人的到有没有爱心,行事有没有违背良心?有没有遵循社会公德?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按照我们的传统这个人是否向“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靠拢?

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是教和育的一种结合,不能偏废其一。这些年我们只有注重了“教”却忽略“育”。倒是近些年引出了,像北大教授钱理群教授所说的,我们创造了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明显就是缺乏“人”的教育。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观点,希望多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