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元 哥窯倭角方洗 成交價RMB 26,450,000 寬7.2cm 保利拍品

哥窯概念:“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關於哥窯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見於明代《宣德鼎彝譜》 :“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由於柴窯被傳為五代所燒;故後世只列五大名窯,即官、哥、汝、定、鈞。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南宋 哥窰四方倭角小洗 拍品已售 6,720,000 港幣 尺寸6.7 公分 蘇富比拍品

哥窯燒造年代文獻記載:

與哥窯相關的文字最早見於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孔齊的《至正直記 [2] 》:“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一般認為,這裡指的哥哥洞窯和哥哥窯即為哥窯,“絕類古官窯”也正與以後的文獻描述的哥窯特徵相符。其後明代《宣德鼎彝譜》說:“馬祖之神供奉獅首馬蹄爐,仿宋哥窯款式,爐高五寸六分……”,此文多處提到“仿宋哥窯款式”,因此哥窯被認為是宋代的名窯是順理成章的。

關於哥窯的傳說:

傳說一:

相傳宋代龍泉章氏兄弟各主窯事,哥者稱哥窯,為宋代名窯之一。窯名最早見於明初宣德年間的《宣德鼎彝譜》一書,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稿》稱“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釉色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紋,號曰百極碎”;《處州府志》又載:“從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窯,皆澆白斷紋,號百極碎,亦冠絕當世”,曹昭《格古要論》,“舊哥窯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

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卷六“鎮仿古窯考中關於”哥窯的記載,哥窯,宋代所燒,本龍泉琉田窯,處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當時別其所陶,曰哥窯。土脈細紫,質頗薄,色 青濃淡不一。有紫鐵足,多斷紋隱裂如魚子。釉惟米色、粉青兩種,汁純粹者貴,唐代《肆考》雲:古哥窯器,質之隱紋如龜子,古官窯,質之隱紋如蟹爪;碎器紋則大小塊碎。古哥器色好者類官,亦號百極碎,今但辨隱紋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窯。”

清代《南窯筆記》“哥窯”條記載:即名章窯,出杭州大觀之後,章姓兄弟,處州人也,業陶,竊做於修內寺,故釉色彷彿官窯。紋片粗硬,隱以墨漆,獨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數種。又有深米色者為弟窯,不堪珍貴。間有溪南窯、商山窯彷彿花邊,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窯者,用女兒嶺釉加椹子石未,間有可觀,鐵骨則加以粗料配其黑色。由此,哥窯鐵足,釉面瑩潤多斷紋,風格特徵近類南宋官窯。哥窯器以紋片著稱,其中多為黑黃相交,俗稱金絲鐵線。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元 哥窯米色高足盌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元 龍泉青釉貼“逐珠雲龍”圖雙魚龍耳瓶 已售 7,240,000 港幣 26.4 公分 蘇富比拍品

傳說二:

關於金絲鐵線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親。章村根的擅長制青瓷而聞名遐邇,生一、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學、吃苦,深得其父真傳,章生二亦有絕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後,兄弟分家,各開窯廠。

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其聲名傳至皇帝,龍顏大悅,欽定指名要章生一為其燒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他驚呆了,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像魚子,有的像柳葉,有的像蟹爪。

他欲哭無淚,痛定思痛之後,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明或更早 哥窰葵瓣洗 拍品已售 3,720,000 港幣 尺寸 10.2 公分

哥窯的主要特徵:

一、哥窯釉屬無光釉,猶如“酥油”般的光澤,色調豐富多彩,有米黃、粉青、奶白諸色。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南宋元 哥窯膽瓶 成交價RMB 2,345,173 高14cm 佳士得拍品

二、“金絲鐵線”的紋樣,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成百圾碎”或“龜子紋”),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三、“攢珠聚球”般的釉中氣泡,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陶瓷界先輩孫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鑑定》一文中說,官、哥釉氣泡密集似"攢珠",是指哥窯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表上。這類特徵不易模仿。

四、“紫口鐵足”的風致,哥窯器坯體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黃色,器皿口部口邊緣釉薄處由於隱紋露出胎色而呈黃褐色,同時在底足未掛釉處呈現鐵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鐵足”之說,這也是區別真假哥窯器的傳統方法之一。

五、哥窯釉面開裂及色澤區分。哥釉瓷的重要特徵是釉面開片,這是發生在釉面上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原本是瓷器燒製中的缺陷,後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有意識地讓它產生開片,從而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質瑩潤,通體釉面被粗深或者細淺的兩種紋線交織切割,術語叫作“冰裂紋”。哥窯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宋元 哥窯淡青釉瓣口方杯

哥窯鑑定方法:

1、看造型。

傳世哥窯瓷器實則為南宋晚期理宗時期御窯,此時由於宋蒙對峙,1234年金國滅亡後到1279年南宋滅亡,45年時間宋蒙或戰或和,此時的瓷器具有部分元瓷的特徵,如高足碗,長頸瓶等器型一般多以為是元代器型,其實應該命名為宋元時期比較妥當。哥窯瓷器一般器型都比較小巧,文房用具和陳設用具較多,十幾公分的大小為最多,還有很多瓷器都和南宋官窯極為相似,所以有官哥不分之說。對於哥窯造型,應當熟記傳世哥窯的器型和同時代官窯器型特徵,符合官窯特徵具有哥窯釉色的很有可能是未被發現和認可的哥窯。對於臆造器也應當有正確認識,宋瓷的時代特徵是極難模仿的。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元-明 哥窯葵口洗 成交價RMB 2,530,000 寬12cm 北京保利拍品 下承六小支足

2、看胎。

哥窯瓷器由於屬於南宋修內司官窯體系,產地在南宋臨時都城杭州,所以大多為深灰色,紫褐色,米黃色,鐵色,淺白色等髮色。其胎土屬於南宋官窯體系中用紫金土和瓷石礦混合,或者單一紫金瓷石共生礦製作而成,由於淘洗的次數不同,造成胎土裡含氧化鐵成分不同,在二次氧化後形成赤鐵礦或磁鐵礦晶體,所以瓷胎髮色有深淺不同的紫黑色。最深的宛如鐵骨,口沿露出胎色,俗稱紫口鐵足,瓷胎極為細膩,乃澄泥為範,也就是淘洗陳腐極為到位的意思。後仿者多為白色胎土,塗抹醬色釉,洗辯可知。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元 哥窯水丞 已售 RMB 3,105,000 寬7.3cm 北京保利拍品

3、看釉。

傳世哥窯的瓷釉比較特殊,有粉青灰青,米黃,米白等色。粉青和灰青釉比較少見,類同於南宋官窯器物,唯紋片顏色和官窯那種無色紋片不同,釉色也叫晶瑩,顯微鏡下可見密密麻麻的小氣泡和未熔化晶體,也類似於南宋官窯。米白,炒米黃釉瓷器較為多見,一般均釉面不透明,開有黑色大紋片或者黑黃相間的大小文武片。釉下氣泡不多見。由於哥窯瓷器這兩種釉的不同,造成了學術界的很大爭論,對於傳世哥窯是否為一個窯口燒製目前有爭議。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元 哥窯海棠式洗 已售RMB 2,702,500 寬9.8cm 北京保利拍品

4、看開片。

哥窯瓷器屬於第一種人工製造的以缺陷為美的裂紋瓷,又稱開片瓷。根據仔細對館藏文物的對比館藏,哥窯紋片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純鐵線紋開片,一是金絲鐵線紋開片。具有鐵線紋是學術界分別官哥二窯的主要依據。所謂鐵線紋,也就是古代文獻中的墨紋,古籍對於官哥二窯的紋片,解說為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者也。鐵線紋為出窯後人工染色,做法不明。金絲鐵線則明代文獻未見,為後人演繹之說,但對於那種典型哥窯外黑色大紋片,內黃色或紅色小紋片的,金絲鐵線一說極為妥帖。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元 哥窯海棠式花盆已售 RMB 1,840,000長14.6cm北京保利拍品

5、看支燒方式。

哥窯由於器型較小,支燒方式既有支釘支燒,也有墊餅墊燒的。墊餅墊燒的底足無釉露出一線胎骨,呈紫褐色。俗稱鐵足。支釘支燒器物比較少,有一種器物內底也有支釘痕跡的,說明屬於疊燒之物,也就是大器內套小器的燒法。這也說明一點,哥窯應該是小窯燒製而非大型窯燒製的。

底足內無釉那種,不是真正的傳世哥窯,應該是明清時期後仿瓷器。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6、看細節。

哥窯瓷器由於釉水肥厚,一般高溫下不易流釉,仔細觀察口沿有一圈屯釉,用手撫摸卻很難感覺出來。和南宋官窯不同的是,哥窯胎比較厚,釉比較薄。這和南宋官窯精品薄胎厚釉正好相反。不論米黃米白還是灰青粉青,哥窯釉面都宛如人臉上微汗的感覺,有一種油膩感,這也是任何其他窯口不見的。

宋五大名窯之一“金絲鐵線”特徵說的是什麼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