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老張(化名)在過去一週一直忙著找倉庫“囤紙”。

作為一家連鎖超市的總經理,他判斷,新冠疫情後,紙類商品的價格會大幅上漲。

此刻大量採購,待紙類商品漲價後再平價賣出,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店購物,促進銷售。

老張認為,疫情可能導致價格上漲的商品還包括一些養殖類商品、凍品和方便麵等。

理由是,原材料、飼料的價格上漲和流通成本的提高等。當然,具體的商品品類還需要根據經驗去判斷。

老張所在的超市在2020年春節期間,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即便客流下降明顯,但正月(2020年1月25日-2月22日)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0%,客單價同比增長超過100%。

當然,像老張這樣業績非常好的超市,又能提前採取“應對措施”的並不多。

後疫情時代:“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更多的零售企業,要面對的卻是新冠疫情帶來的更多的不確定性。

生鮮傳奇創始人王衛提醒,疫情後,經濟下行帶來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造成的消費低迷才是零售企業真正要面臨的問題。

也有生鮮企業負責人的觀點更為謹慎,認為下半年消費者購買力會下降,“控制好現金流,關閉效益差的門店刻不容緩”。

“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是一部分零售企業“防患於未然”的舉措,2020年,不同業態的零售企業業績分化可能會更加明顯。

1

業績分化加劇?

濮陽綠城商貿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綠城超市)董事長田建忠認為,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店、大賣場、農貿市場、專賣店等業態受衝擊較為嚴重。

受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生存將更加困難,特別是文旅、餐飲等服務行業受衝擊更大。

田建忠對《靈獸》表示,“我們不要奢望消費反彈,還是要俯下身子,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控制好現金流,紮紮實實把商品、服務做得更好。”

綠城超市的門店主要在河南濮陽,這座位於豫、冀、魯交匯處的地級市,是中原油田所在地,常住人口400萬。

在未來,綠城超市將立足濮陽,重點拓展社區生鮮超市,把區域市場做深做透。

田建忠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居民小區封閉管理,超市行業成為了廣大居民日常消費品供應的主渠道,總體表現良好,也基本做到了生活物資充足、平價供給。尤其是社區生鮮超市作為離消費者最近的業態,在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供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綠城超市重點發力生鮮超市的重要原因。

田建忠認為,“社區生鮮超市的商業價值將被重新評估,廣大居民對社區生鮮店的消費依賴程度會顯著提升。”

後疫情時代:“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同時,綠城超市將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深耕基地採購,合理配置供應商資源,建立本地、外阜和廠家直採三層供應商體系,加大螞蟻商聯自有品牌銷售佔比,深耕本地區域市場。

樂豆家董事長、馬刻便利店創始人楊翔對《靈獸》表示,超市一隻獨秀是理所應當的。“帶生鮮且疫情期間能開業,又是滿足人們最低生活標準的基礎配置,超市行業社會基礎設施的屬性進一步加強。”

楊翔認為,未來有品質的生鮮、便捷的地理位置、長時間營業、能提供毛菜、半成菜、熟食的業態會更受歡迎。

定位社區超市的零售企業業績表現良好。

超市發正月(2020年1月25日-2月22日)銷售同比增長45.47%,客單價增長102.1%。

北京華冠正月銷售同比增長45.3%,交易客單價同比增長78.2%。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線下連鎖超市的業績都很好。

有的線下連鎖超市正在醞釀裁員、降薪,並開啟了“全員帶貨”,完不成績效的可能會直接被要求“下課”。

此外,大賣場業態則受到一定衝擊,只有生鮮區表現較好,整體盈利狀況堪憂。

後疫情時代:“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一位零售行業的諮詢師告訴《靈獸》,很多企業的現金流狀況很糟糕,正在尋求網貸和銀行流水貸等融資渠道。一方面,是消化春節禮盒商品的庫存能力;另一方面,是對生鮮和線上兩大模塊的探索。

購物中心在2月大都處於停業狀態,接近3月中旬才陸續開業,幾無客流。以位於北京大興區西紅門的薈聚購物中心為例,3月8日開始恢復營業,但三層的餐飲區並不提供堂食,僅提供外賣,直到3月21日才推出“安心堂食計劃”。

一二樓的商戶雖然開業,但客流與往日人頭攢動的情景形成強烈反差。想要恢復正常客流,尚需時間。

百貨業更是“重災區”。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2月中旬發佈的數據,全國50多家百貨企業在2020年春節中平均銷售額不及去年同期的15%,整個1月份也不及往年的25%,而且僅有的銷售大多由公司內超市體系帶來。

2月,全國百貨也基本處於停業狀態,營收基本為0。

當然,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僅是“危”,也帶來了機會,促使更多的行業和企業去融合與改變。

2

業態融合滲透、跨界合作加快

田建忠認為,這次疫情不同程度改變了廣大居民生活方式,居民消費行為也將發生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健康、便捷、實惠和更加理性。

同時,疫情也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線上業務將成為實體店標配,社區生鮮超市也將會更受消費者青睞。

生鮮傳奇創始人王衛則認為,消費必然升級。消費升級指的並不是消費者吃得更貴,而是更健康、更安全。因此半成品、包裝商品會更被更多消費者所青睞。

分析人士認為,生鮮傳奇在疫情期間的銷售業績能夠爆發式增長的核心取決於其穩定的供應鏈及其高效率。

一是,生鮮傳奇實現了所有商品的自營和很多商品的直採,直接箱式陳列;二是,生鮮傳奇有自己的物流中心,並引進了很多自動化的分揀和包裝設備,能夠快速加工半成品菜和包裝菜。

當然,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滿足門店端需求的爆發式增長,這也考驗了一家社區生鮮企業的運營和管理能力。

後疫情時代:“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楊翔則認為,疫情確實給了零售業重創,但也給了零售業機會,距離社區近的、便利的、帶生鮮的店型將會加快發展,承接紅利。

同時,零售業更加趨向小型化、近距離、生鮮化(含成品、半成品)、到家變為標配。“分散的供應渠道會加速整合到有穩定保障的渠道上來。”

楊翔表示,雖然疫情對便利店在業績上有一定影響,但長期看,對便利店的發展是有利的。

一是,認清了便利店社會基礎服務行業的屬性,也體現出便利店連鎖體系化的穩定支撐能力是小店不能比擬的;

二是,中國便利店脫離了日系軌道,更加社區化進而線上線下一體化,走中國自己的便利店之路。

更關鍵的是,疫情驗證了團隊凝聚力,使戰鬥力更強、測試了生鮮、梳理了管理、團隊。

目前,樂豆家的銷售已經恢復了80%的業績。

後疫情時代:“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同時,楊翔表示,便利店衍生業態做“便利+生鮮”是可取的,也有利於行業創新。

這一點從北京好鄰居便利店綠標店的表現可以初見端倪。

好鄰居綠標店,一般生鮮商品在150-200之間,門店銷售增長超過100%,客單價漲幅在70%-80%,個別門店翻倍。

好鄰居便利店總經理陶冶對《靈獸》表示,綠標店業績增長,一是,因為餐館不開,消費者都在家吃飯了;二是,綠標店提供了生鮮和加工食品,很方便,消費者願意就近解決吃的問題;三是,疫情期間,周邊的單體門店,要麼不開業,要麼供應跟不上。

同時,陶冶認為,即便疫情過後,也會有一部分消費者會養成習慣,在便利店購買生鮮商品。

實際上,好鄰居綠標店已經承擔了一部分社區超市的功能,過去業態間的清晰界限將會逐漸模糊,彼此滲透得更加深入。

此外,疫情也加速了餐飲企業與零售企業的跨界合作,各展所長。

以安徽老字號餐飲品牌同慶樓與生鮮傳奇的合作為例:

因為疫情不能營業,同慶樓將自己的滷味、涼菜等產品製作成零售商品在生鮮傳奇門店開闢出一塊兒區域進行銷售,雙方採用聯營扣點模式,商品和促銷員均來自同慶樓。

目前,同慶樓已入駐生鮮傳奇24家門店,日銷售額合計達7萬餘元。

即便新冠疫情結束,零售行業各業態間的融合,跨界合作與創新仍將持續。

積極“自救”,企業只有活了下來,員工才會有收入,消費也才有基礎。但新冠疫情已波及全球,產生的連鎖反應也將對國內零售行業產生一定影響。

3

全球降息潮開啟,物價上漲?

全球一盤棋,中國亦難獨善其身。

從1月16日開始,全球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新西蘭、澳大利亞等超過2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降息。

全球降息潮通道正式開啟。

尤其是美國,當地時間3月15日,美聯儲宣佈下調聯邦基金利率100個基點至0-0.25%,同時還宣佈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其中購買美國國債5000億美元,購買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2000億美元。

這是美聯儲一個月內第二次緊急降息。此前在3月3日,美聯儲宣佈緊急降息50個基點。

再看看中國,一季度內兩次降準:

最近一次是,央行3月13日宣佈,從3月16日起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這被視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政府出臺的最新經濟刺激政策。

上次一次是央行在新年第一天宣佈從1月6日開始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8000多億元。

後疫情時代:“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這也算是相對罕見的貨幣政策了,如此密集降準。

可以預見的是,全球的錢都多了。

降息、降準的本意是刺激消費和實體經濟發展。存款利率下調,是為了引導大量資金從銀行向實體流動,帶動創業和企業投資,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

但更關鍵的是,在實際過程中,錢的流向並不是你期望和想象中的那樣。

更不能否認的一點是,降息也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

中國兩次降準後,降息預期增強,再加上相對積極的財政政策。

未來中國物價上漲可能會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人們收入在增加,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物價上漲的帶來的衝擊(主要看漲幅);但如果人們收入不增加,甚至下降,那麼將會呈現出怎樣的情況?

消費能力不足,低消費甚至“不消費”,這正是政府所擔心的。

4

警惕,消費低迷

田建忠認為,疫情過後,不會產生報復性消費,消費反彈只能是一種夢想,很難實現。

與2003年SARS所處情況不同:

首先,是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整個宏觀經濟正處於下行態勢,供給側改革還沒有完成,高質量發展目標還沒有實現。

其次,當前已進入全民負債的階段,政府債、企業債、居民的房貸、車貸、消費貸,特別是年輕月光族、啃老族更受考驗。

第三,受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生存將更加困難。“穩就業將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沒有了就業就沒有了收入,哪來消費呢?”

當然,低消費和“不消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花錢。只不過是,錢都用來滿足最基本的必要生活支出而已。

那這樣的商品可能有哪些呢?

後疫情時代:“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螞蟻商聯董事長吳金宏認為,“三安”類商品,即安全、安慰和安心類商品將會呈現增長態勢。


安全類商品,主要指酒精、消毒液、殺菌洗手液、口罩等安全防護類商品將在疫情後受到更多人們的青睞和重視;

安慰類商品,主要指零食等滿足人們心理情緒類的商品;

安心類商品,主要是米麵糧油等能夠讓人們吃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類的商品。

楊翔則表示,更多體驗型消費、衛生用品、健康保健、家庭健身會有長足進步,打開了消費窗口。

當然,也有人擔心中國2020年會進入通脹嚴重,物價飛漲的“經濟危機”中。

不過,有聰明的網友給出了一個“完美的”解決的辦法:

今年不算,明年繼續叫2020年。這樣,所有的大型活動都不用延期,2020年所有的經濟數據同比又會非常好看。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會覺得今年是白送你了一年時間,年齡也不會大一歲,心情也會變好,抵抗力變高。

大家覺得,這個辦法怎麼樣?(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