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不封诸侯,为何西晋武帝还要大肆分封?

大马哈鱼12


有一句话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但是就算鉴前车,后车该翻车还得翻车。

周朝因为权利分散而灭亡:秦始皇认为必须中央集权

商朝在中晚期,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他们与周边的部落关系颇为紧张。在传世文献和出土甲骨当中商王朝与周边部落的战争不绝于书。在帝辛(商纣王)末年,终于彻底的平定了东方夷族,但天下又不是他家的了。商王朝的平叛部队由于牧野之战商王朝的覆灭,而选择了留在今山东、苏北一带。这些部队大多都参加了后来的武庚叛乱。周公姬旦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商遗民集中到一个地方,修建了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了控制这些人,周公就拿出一块地,把他们迁出自己原来的势力范围【如莒国(赢姓,与秦同祖)被强制从费县迁到胶州,后又迁到莒县;秦国先祖参与武庚叛乱,逃到奄(即《史记》中运奄氏,在今山东曲阜),被强制拉到大西部种树。】

周武王实行分封制的初衷是稳定统治,只封了几个国家,较大者如齐、鲁、燕。可是物满则溢,分封制逐渐发展到失去平衡的地步,如著名的“桐叶封弟”造就了春秋四大强国之一的晋国。每个被分封的国家在最初大都是不会有什么动作的,或是报答知遇之恩,如姜太公;或是为亲情,如为了保护周幽王战死沙场的郑桓公。但时间会改变一切,过了几百年之后,你跟你的邻居说:“你大舅的二舅的三舅是我大姨妈的二姨妈的小姨妈的爸爸”。我相信这种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他们信奉的更多是“射程之内即真理”。

始皇帝之子孙无任何实权,只能甘心受戮——汉高祖认为郡国并行是最适中的办法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李斯)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後无战攻之患。”。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但秦始皇的子嗣几乎没有任何权利,除了扶苏被秦始皇当做继承人来培养,派他到蒙恬的长城军团去当监军,其他的子女并未实权。因此,等危难来临之际,他们也并不能为中央分担压力。因此在秦始皇去世以后,才会出现:“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於内宫,议其罪独後。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原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史记.秦始皇本纪》)

东汉与曹魏亡于地方用兵自大:晋武帝认为还是分封制最好

西汉初年,刘邦采取郡国并行至,但后来酿成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采取“推恩令”,封国的权利大大降低。到东汉的时候,封国已经名存实亡,权力下落到地方大员的手中。因此才出现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曹魏政权。曹魏政权由于地方宗亲势力太弱,面对司马家的夺权没有丝毫的办法。因此,司马炎就认为只有分封制才能长治久安。把他七大姑八大姨全封了,还是上述的那句话,他们更愿意相信“射程之内即真理”。


文史辩论谈


秦始皇对后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建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从地方到中央,都掌控在了朝廷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

到了汉朝,虽然没像周朝那样大封诸侯,也封了许多藩王出去,这些藩王对于朝廷的威胁极大,其程度如同周朝诸侯对于周天子的威胁。后来汉武帝刘彻采取“推恩令”,以推恩的名义分封藩王诸子,从藩国内部弱化其实力,才解决了这个隐患。

周朝、汉朝的例子摆在前面,足以证明分封制不是什么好的制度,一旦封出去,极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威胁中央政权。最合适的其实是秦始皇推广的郡县制,如此才能让朝廷从上到下掌控大权。

那么,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还要大肆分封?难道他不读史书、不吸取前朝经验教训吗?

并不是,司马炎没那么傻,他的确吸取了教训。只是他吸取的不是周、汉的教训,而是曹魏的。

司马炎认为自家之所以能摘了曹家的桃子,是因为曹魏宗室诸王力量弱小,不能护卫主支嫡脉,也不能制衡像司马家这样的权臣。

其实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当时的人们都是这样想的。别看后世把司马懿形容得多厉害,和他同一时代的人,并没有多看得起他,都觉得是困为曹家幼主继位,又没有得力的辅佐之臣,才被司马家顺利取代。

有这种认知的司马炎,当然不会重蹈曹家的覆辙。所以登基后立刻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为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

也就是说,司马炎不但让宗室有了封地,还让他们名正言顺的掌了兵权。在他的设想里,有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朝中出不了可以威胁皇权的权臣,那么皇帝在诸王的拱卫下就可稳坐龙椅了。

不能说他想错了,因为他死后,继位的司马衷虽然是个半白痴,权臣们却只敢操纵他,不敢夺取皇位。为什么?因为司马家的王爷太多了。

但司马炎没料到的是,藩王是把双刃剑,固然可以制衡外敌,但当他们把兵锋对准彼此的时候,也就造成了更大的灾难。

为了争夺帝位,司马衷的叔伯兄弟们纷纷作乱,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四年,大家手中都有兵,谁也无法控制局面,各方打得精疲力竭,元气大伤,人民饱受战火之苦,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最可恶的是,司马们不但自己打,还借助异族的力量打击对方,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异族来了就不想走,“五胡乱华”因此而来。这是汉人的大劫难,汉文化遭受巨大打击,人口损失千万以上。

而这一切,都源于司马炎分封宗室。如果他眼光往前一点,不只看曹魏,还看到周和汉,不做出这种决定,那么这些惨烈的后果有可能避免。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对于司马炎来说,分封诸王是他的一种政治手段,他并不是没想过大肆封王后的弊端,可是在当时的局势之下,封王是他这个时代所能采取的、用来压制世家大族崛起的最好办法。可以肯定的是,司马炎是读过《史记》、《汉书》的,对秦设郡县制,使得皇帝成为天下权力中心,而两汉初期分封诸侯王,导致了国家内乱这些情况了然于心。

正如《晋书》记载:周代以前的朝代皆采取封王制度,“广树蕃屏,崇固维城”,才能延续近千年之国祚,而秦朝则收拢诸王权力,全部集中于秦始皇一人,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秦二世暴虐无道,诸王被屠杀殆尽而无还手之力,到最后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大乱,赳赳大秦不过十四年就灭亡了。

到了汉朝建立,刘邦在铲除了战国时期留下来的异姓王制度后,大封同姓诸侯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吸取秦朝的教训,虽说有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可也仅此一例,反而诸侯王的存在,使得吕后无法改朝换代、王莽之后能有光武中兴等好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地立了诸侯王的好处。

而离晋朝最近的曹魏,在魏文帝曹丕害死了手握兵权的任城王曹彰后,压制曹氏诸王的权力,将他们不断更改封地,削弱他们在地方的影响,最盛者如陈王曹植,自曹丕继位后一生被迁移最少四次,到司马懿夺权之后,轻而易举地就干掉了楚王曹彪,将曹氏诸子全部迁居到邺城囚禁,这就是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不立同姓诸侯王的弊端。

在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自然也对周、秦、汉、魏四代对于诸侯王的安置方法进行了对比:周、汉封王而国祚最长,中间权臣乱国势但还能有拨乱反正的力量存在,而秦、魏不封诸王则国祚衰败,除非秦始皇、曹操他们能永生不死,否则不封王的弊端将会在他们身后立马显现出来。对于务实的司马炎来说,他必然不会把王朝的命运放在虚无缥缈的仙丹之上,两相其害选其轻,这就是司马炎大封诸王的主要原因。

和明朝一样,晋朝的诸王同样是为了压制当时时代逐渐崛起乃至于影响到皇权的势力,不同的是:明朝是以藩王压制武将,而司马炎立诸王是为了压制权力日盛的世家大族

自高平陵之变开始,司马家就一直在清洗忠于曹魏的士族,首当其冲的就是曹氏子孙,手握兵权的大将军曹爽被夷三族,曹操诸子中年纪最大的楚王曹彪被迫自杀,原楚国官员基本清空,子孙贬为平民,楚国废除。之后太原王氏、琅琊诸葛氏,以及大将毋丘俭、文钦,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等尽皆诛灭,自上而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

可是光靠杀人是不可能收服曹魏诸臣的,所以司马家三代采取的是剿抚并用的方针,以残忍手段来杀鸡儆猴,让那些不敢反抗、或者说还未反抗的大臣士族们自保不暇,不能再团结在一起对付司马氏,然后再从其中选择较为听话的士族,给予高度的地位和信任,让他们转化为支持司马家的基石。




在公元264年,也就是灭蜀当年,司马代魏前三年,司马昭恢复了西周时期的五等爵位,用来封赏支持司马家的大臣们。像琅琊王氏,王祥为雎陵侯,颍川陈氏,封陈温(重臣陈泰之子)为陈慎子,平阳贾氏,重臣贾充为临沂侯、鲁公,颍川荀氏,荀勖为安阳子、荀顗(荀彧之子)为临淮公,太原王氏,王沈为博陵侯,河东裴氏,裴秀为济川侯等等,封爵共六百多人。

魏咸熙初,厘革宪司。是荀顗定礼仪,贾充正法律,而秀改官制焉。秀议五等之爵,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于是秀为济川侯,地方六十里,邑千四百户,以高苑县济川墟为侯国。

司马家对士族的收买可谓豪爽,仅裴秀一人就有一千四百户,要知道曹魏时期的官员,最高者的宣威侯张绣,也不过才有编制不满的两千户。靠着这大棒加胡萝卜的手段,司马家逐步收服了曹魏士族,为之后的改朝换代定下了基础。

到了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这些世家大族就已经成为了一股股新兴的势力,彼此争宠、党同伐异,而司马炎对他们也很宽容,毕竟司马晋离开了他们也建立不起来,不但允许他们敛财占田、在地方为非作歹,司马炎基本不闻不问,等到事态严重了再找个替死鬼就可以了。王石斗富就是司马炎纵容士族的典型例子。


上层官员的骄奢淫逸,受苦受难的自然就是下层百姓,在士族们的互相攀比、互相兼并下,还没享受到所谓太康之治的穷苦百姓逐渐沦为流民,就像东汉末年的流民一样,他们大规模地涌入关中地区,和当地的羌、氐部落进行了一次次融合,为了避免朝廷派人来捉拿,流民借羌氐的力量组成防备营,公开和朝廷对抗。五胡十六国时期最先举旗建立政权的,就是关中地区的巴氐族首领李特。

可是世家大族的权力日益膨胀,也引起了司马炎的忌惮,但是士族的势力自爷爷司马懿时期就兴起了,到了西晋建立时已经是根深蒂固,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他铲光,所以司马炎找了一个自以为稳妥的办法:分封诸侯王,赐予兵权,以军队压制各自国内的士族势力。

司马炎虽然大封诸王,可也不像汉初分封的那样给权过重,这是他总结经验教训后的政治智慧,但由于分封太多,分封太散,也导致了最后万劫不复的地步

在灭蜀之后,司马炎一口气就分封了二十七个诸侯王,在其封国内设置军队,大国民两万户,士兵五千、中国民一万户,军队三千,小国民五千户,军队一千五百,仿造汉初制度,将封国内的赋税、百姓、任命官员权力全部交于诸侯王管理,由中央派刺史管理封国民事。司马炎这种做法在西晋初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虽说封国过多,可他们所能掌握的最多军队不过五千,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平定封国内的起义和监视士族,封国之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2. 诸侯王虽然管军事和赋税,可他们不管民事,也就是对国内的建设工程他们是无法插手的,城建、水利、农业这些都由朝廷派来的刺史负责,可以很好限制诸侯王的威望,将其处在刺史的监督之下,这一点也被后来的大明借鉴了;
  3. 像赵王司马伦、汝阴王司马骏等人,都不同程度地担任过都督的职权,这让他们可以在战场上有较好的历练,司马骏对抗鲜卑入侵、司马伦镇守关中等,以免日后真有什么动乱的话,诸王成了睁眼瞎子,啥事都不会,这点后来的明朝就不如了。

此外司马炎大封诸王,也有互相钳制的作用,因为诸王基本都和自己封国内的士族姻娅相联,互为表里,时间一长很可能陷入春秋战国这样的分裂局面,所以诸王分封过散,军队较少,可以很好地让各国互相钳制、互相监督,日后就算真的有某个王爷有了坐龙椅的心思,恐怕没走到半路就得给其他诸侯王给灭了。



不过司马炎的本意是好的,可他却忽略了一件事:过度分散诸侯王的权力,这就已经类似于秦朝、曹魏郡县制了,当皇帝有能时,诸侯王可以被很好地压制住,可到了君主无能之时,这些诸侯王就会变成一把把利刃,直捅朝廷腹心

晋惠帝司马衷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白痴皇帝”,本来是无缘帝位的,可是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轨早死,司马炎虽然有二十多个儿子,可司马衷是皇后杨氏所生,在司马轨死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了,历代废长立幼之教训可谓是历历在目,司马懿也不敢随便更改,何况此时的晋朝天下也算是稳定,司马炎晚年怠政,早已给国内外的虚假信息给蒙住了:

  1. 晋朝一统天下,内部吴蜀平定,外部鲜卑被打趴下了,国家赋税增加,有“太康之治”之称,士族和诸侯王成为了两根擎天之柱,共同维护着晋朝江山,可对其内部的暗流涌动却毫不在意,甚至于放任自由;
  2. 司马炎在灭吴后也开始奢靡起来,仅从东吴末主孙皓那里收编来的就有数千嫔妃,人说“后宫佳丽三千”,司马炎是“后宫佳丽三万”,为了能够雨露均沾,司马炎别出心裁发明了“羊车望幸”,他那二十多个儿子就是最好的见证了;
  3. 司马炎只看到表面,没看到细节:吴蜀虽亡,可士族们的频繁敛财早已激起了民愤,只是因为力量不足而暂时无法起事,外部少数民族被打败后,一部分外逃,可也有一部分内迁,和当地百姓结合起来,自成一体,诸侯王们军队虽少,但掌握着实际重权,成为了尾大不掉的大患;
  4. 在泡沫经济的欺骗以及没空管理政事的情况下,司马炎执意地认为只要自己的儿子不是真白痴,有正常人的智力,按照在自己设立的运行规则执政的话,晋朝肯定就能迎来远超两汉的盛世。

当然司马衷也不是个真白痴,要不然的话他是瞒不过玩了一辈子鹰的司马炎,按照《晋书》的记载来看,司马衷并不是一个痴呆小儿,最多算是个没有执政本事的庸君和耳根子软、怕老婆的妻管严而已,所以司马炎也没有进行废长立幼之事,而是照旧把司马衷扶上了帝位,由外戚杨骏(司马衷外祖父)和汝南王司马亮一起辅政。

司马炎去世后,外戚干政,把宗室势力排挤出朝廷,紧接着外戚和后党又发生了剧烈的争斗,皇后贾南风(贾充之女)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了政变,杀了杨骏,尽灭杨家,以宗室司马亮和士族卫瓘辅政,结果贾南风为了独揽大权,再次联合楚王司马玮杀害司马亮和卫瓘,贾南风再杀司马玮,任用贾氏一族,权势滔天。最后在贾南风谋杀了司马衷长子、德才兼备的司马遹之后,终于引起了宗室和士族的不满,八王之乱就这样开始了。


总结:虽然司马炎分封诸王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可却不是最主要的,如果不是司马炎纵容士族,劳民伤财,引发了各地民变,如果不是贾南风、杨骏之间的争斗不断,如果不是司马衷的无能,这八王之乱其实还是爆发不起来的,要知道诸王中公认最有威望的司马亮、有诛杨大功的司马玮,他们在被清算的时候可都没办法反抗的,这足以证明司马炎对诸王的制衡已经起到了作用,他们始终不能以一己之力对朝廷造成过大的影响,要不是贾南风倒行逆施,杀害储君的话,宗室、士族、寒族三分也联合不起来,一起合击贾氏,到最后诸王混战,给了五胡南下的机会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为了能够有效制衡世家大族和地方豪族的势力,让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执行力能够得到强力的渗透,同时又不会违背世族权益,引起其反对,那么运用皇权的绝对统治,分封同姓诸侯王就成为明智选择。晋武帝司马炎希望通过分封同族亲戚,使其能够压制地方豪族的势力,成为中央政府的屏障。即所谓”革魏余弊,遵周旧典,并建宗室,以为藩翰。“

立国后,司马炎即分封宗室27人,各诸侯国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行挑选。除此之外,司马炎还允许各王国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并令诸王都督各州军事,坐镇一方。掌管封国军政和地方军务的司马诸王成为西晋王朝各军区的司令员。在攻灭吴国后,一统全域的司马炎开始调整军政权力的布局,诸多藩王进入朝廷中枢,藩王身兼地方军政长官和枢要官员两重身份,这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河南二手物品交易


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搞宗王政治?认为司马炎不该搞分封的首先应该注意一点,在整个两晋南北朝到隋的几百年时间里,所有的王朝都是搞宗王政治给宗室实权的!

如果说搞宗王政治给宗室权力是错误的,那几百年间出现的各个王朝为什么总是一次次的重蹈覆辙?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类似的,因此他们做出了类似的选择,哪怕明知道这种选择有太多弊端,还是得义无反顾的去做,因为其他选择的问题更大!

司马炎分封诸王给宗室实权有太多的必须如此:

首先西晋皇族宗室掌握巨大权力,那是晋宣帝景帝文帝几十年经营天下的既成事实。晋武帝的叔祖司马孚,还有几个叔父都掌握着巨大的权力,没有这种强大力量支持,司马家凭什么凌驾于诸多士族豪门之上取而代之建立西晋呢?

而在这种曹魏皇权已经衰弱,西晋皇室各个房支势力巨大的情况下,如果晋武帝不给司马家分封诸王给宗室实权,他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炎取代曹魏呢?难道大家支持司马炎取代曹魏的目地就是放弃自己手中的巨大的势力权力被司马炎当猪养?往前来看,曹魏代汉时,曹操为了巩固帝位,把地方军权基本交给曹真曹仁曹休等等旁系手里,自己清洗了曹植,在这种情况下上位的曹丕固然对自己兄弟曹植曹彰下手狠辣,但是有生之年,曹魏主要权力者一样是曹真曹休等诸夏侯曹啊。

而从曹魏灭亡的经验总结来说,诸夏侯曹氏代表的皇族的衰弱和被清洗是其灭亡的决定性因素。在那种士族豪门如日中天的情况下,晋武帝司马炎无力削弱打击各路豪门,在这种情况下削弱自家皇族势力,不是找死吗?虚弱的皇族靠什么驾驭各路强势豪门呢?

分封诸王给宗室实权的宗王政治的问题就是普通人都看的明明白白,难道有人以为晋武帝司马炎这种从出生就是以从政作为职业培养的政治家连这也看不见?司马炎看不见,之后两晋南北朝到隋朝几百年诸多皇帝都看不见这个问题?问题他们都不得不大搞宗王政治,而他们建立的王朝和帝国都在骨肉相残中走向灭亡,这本身就说明,宗王政治有太多的不得已。

我们回看历史,总会觉得当事人很愚蠢;但是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看到当事人面对的复杂环境,把当时的形势想的太简单了。最简单的事实就是:晋武帝司马炎大搞宗王政治,加强皇族实力,但是司马炎一死,西晋中央立刻先后被强大的豪门杨氏和贾氏先后把持。

我们可以说司马炎明知道宗室对皇权是威胁还给宗室大权是自取其乱,问题是在司马炎大力经营强大宗王势力存在的情况下,司马炎死后不久,杨氏贾氏这种豪门掌握了大权都敢利令智昏做出种种专权跋扈乃至危害司马家皇权的行为,如果西晋皇室如曹魏皇室一样衰弱不堪,那杨氏贾氏还会对司马家客气吗?大举接管朝廷权力,甚至大举清洗司马家皇室,谁敢反对呢?

当然,从理论上说,最好是把士族豪门统统削弱和清洗了,总之,那种以出身血统就能当大官,父子兄弟遍布朝野内外的豪门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当然,最好把皇室当猪养,免得他们威胁皇权,但是,做到的吗?

刘邦也是类似的情况,如果没有强大的宗王势力存在,强大的吕氏外戚凭什么尊重刘氏的地位呢?那些和刘邦一起打天下,深知刘邦底细的勋贵们凭什么尊重刘氏乖乖臣服呢?难道有人真以为那些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豪杰们都认为刘邦是天命神授,大家都心甘情愿的当刘邦的臣子还要继续当刘邦儿孙的臣子?朱元璋也是类似的情况,自然不敢不封建同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