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长安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座谈会精神,按照“学校建好思政课、马院管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基本思路,强化课堂主渠道的改革创新,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努力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支持思政课建设,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政策扶持上全力支持思政课建设,均对思政课建设作专门安排部署,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实施”运行机制。学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建设“名师示范课堂”,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实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展示制度化、常态化。依托学校交通、地质和建筑三大行业优势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特聘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开设《交通强国》《地学人与国土文化》《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行业思政”的三维统一,在加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和“职业自信”。构建“课堂—课程—科研—学科”一体化工程,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形成教学科研向学科专业靠拢、教师向团队和基地靠拢、团队向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靠拢的发展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陕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优势,结合教师的理论专长和课程特色,深化“一课一品”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

始终坚持“学科建设是龙头,科学研究是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以智库平台为依托,以团队打造为抓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重点,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陕西省“追赶超越”战略,强化科学研究,全面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规模、提升科研层次。对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自主设置“环境与社会发展”二级学科博士点,深化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以“入主流,强特色”为基本遵循,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范式,不断丰富学科内涵,彰显学科特色。 始终坚持开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理念,把做好党的理论宣传教育作为重要职责,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大众化,广泛开展主题宣讲、理论传播和政策宣传。立足本校干部建设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容,做好校内党员干部的理论宣讲和干部培训。坚持“走出去”战略,以绩效考核为手段,鼓励教师深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理论宣讲。强化对外合作,特别是陕西省党史研究室、政策研究室等部门合作,依托马院现有的5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科研成果服务陕西“追赶超越”和“三个经济”战略。

坚持教师发展是马院发展的前提,按照“团队+梯队”的思路,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返聘优秀退休教师回到思政课堂、学历背景相关的党政干部进入思政课堂、优秀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堂的方式,解决近期师资队伍不足和进人难的问题。通过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教师提升计划”和“教师科研创新岗计划”,进一步提升马院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绩效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教师分类管理,在“人岗匹配”的基础上,激发教师内在活力,盘活教师存量。

陕西教育报刊社 记者 丁洪刚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