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这段时间以来,太屋人深耕上海于各大社区,伸出过无数次援手、测量过无数次体温、说过无数次“注意安全”,

我们相信,这些小事会积少成多、社区会变得更加温暖美好。

专业的本职工作帮助人们完成安家梦想,而这持续多年的红马甲志愿活动就是太屋人对所有客户的另一种“售后服务”。

流通一部

抗疫,太屋人孟娟娟在行动!

我们团队的经纪人在二月初就都到了上海,隔离期结束后,那段时间正好是大家返沪的高峰期,我怕社区居委忙不过来,就去问他们需不需要人帮忙,他们表示工作人员缺口很大。回到店里之后,我提了这件事,店里所有经纪人都表示要加入。我们当时排了个值班表,分批去小区帮忙。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孟娟娟团队小伙伴在小区执勤

疫情期间,为了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居民的快递和外卖都放在小区门口。之前天气还算不错,东西都放在小区门口的空地上。后面几天要下雨,小区工作人员一时找不到那么大的遮雨棚,但是如果没有遮雨棚的话,快递就会被淋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会增加。

我们团队商量之后,把门店里的遮雨棚搬到小区门口,团队里几个小伙伴三下五除二就把遮雨棚搭了起来,帮助社区居委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难题。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太屋小伙伴帮助小区搭遮雨棚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小区进进出出的居民看到了这赶在下雨前迅速支起来的遮雨棚觉得我们很热心,给他们测体温的时候,他们会问“这个遮雨棚是你们太平洋的吗?这段时间你们辛苦啦!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抗疫,太屋人赵孝营在行动!

今天是我当社区抗疫志愿者的第28天。

平时除了带看和签约,基本天天都去小区执勤,执勤时间一般是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因为这段时间小区的人进出比较频繁,小区工作人员忙不过来。他们24小时两班倒还是很累的,我在这儿能帮多少是多少,他们也能稍微休息会儿。

执勤的主要工作是登记小区来沪人员的信息、给进出人员测体温、核实居民是否隔离期满,登记并发放通行证。

有一次我在登记人员信息,上海市政府的领导过来慰问工作人员,看到我们穿着红马甲,他们竖起来大拇指:“各个小区门口都有你们太平洋房屋的红马甲在帮忙,真的很了不起!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太屋人在小区门口协助测体温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和同事都很受鼓舞,更加觉得我们每个太屋人都是太屋的一张名片——我们的服务、行为都关乎着外界对我们的看法,个人的努力可以让企业变得更好、也可以让社区变得更好。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抗疫,太屋人在行动!

口罩隔离病毒,隔离不住人和人之间的爱和温暖。有好几次,给小区进出的居民测体温的时候,他们会问我“你是隔壁太平洋的小刘吧?这段时间真的谢谢你们!

戴着口罩也被人认出来让我很感动,觉得小区的每个人就像家人朋友一样,这份志愿者的工作让我们和邻居的心贴得更近了。

流通七部

抗疫,太屋人陈辉在行动!

2月3号我就返沪了,刚到上海那天,在住的小区门口登记信息,返沪的人有点多,保安明显忙不过来了,登记的人、取快递和外卖的人、出门的人,很快就排起了长队。我看了心里也着急,想着隔离期满后要第一时间去帮忙。

身边几乎所有同事都加入了这场抗疫行动,因为我们平时每周也会定时去社区做志愿者,这次协助社区抗疫,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我们都感到自己肩上有沉甸甸的责任,一刻也不敢懈怠。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在小区门口执勤的陈辉

疫情期间很多人为了减少出门,会囤上很多生活用品和食物,华银苑的王姐在网上买了三箱水果,快递送到小区门口,王姐一个人搬不动。我刚好在门口给大家测体温,就马上过去帮她把水果搬到家门口。这件事之后,我在门口执勤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观察,看谁的东西多,就帮他们送回去。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阳光下,鲜艳的红马甲

因为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人,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一开始社区居委也不好意思麻烦我们,居委刘阿姨说:“这都多少年了,你们太平洋房屋每个礼拜雷打不动来社区帮我们打扫环境卫生、照顾小区的孤寡老人,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又要辛苦你们来帮忙,有你们在社区里呀,大家都安心了不少。”

这么温暖的“售后服务”,你见过吗?

▲太屋人志愿者们

这番话我不止听过一次了,每次听到我都觉得很自豪,为做了这些有意义的事而自豪,更为自己身处在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而自豪!

愈是艰难险阻,

愈益众志成城,

涓滴可汇海,

春暖已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